第一五四章 猎物

  残阳如血,冬日的大地一片萧条,瑟瑟北风吹过,更加的悲凉。巨鹿城北的原野上,旌旗东倒西歪,时而弥漫起一阵硝烟。
  满地的鲜红的血迹,无数的冰冷的尸体倒在地上,时而有未死的发出几声痛苦的呻吟。此情此景,向世人诉说着战斗的惨烈与残酷。
  巨鹿城北秦楚一战,秦国大将军王离率领的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被斩杀殆尽,王离本人也成为阵亡了的一员……
  王离死了,自刎而死,死的体面!
  王家男儿,流血不流泪,誓死不降,更不会成为俘虏,王离践行了祖父王翦订立的家训。
  临死前,他看着身上那件传承三代人的铠甲,忍不住想哭.想当年祖、父二人意气风发,率大军攻城拔寨,灭五国。
  然而今天,身为大秦第一名将世家子孙的他,兵败巨鹿。十万精锐败于项羽五万楚军,二比一的巨大优势下,全军覆没。
  身为王家子孙,身为大秦国的大将军,王离丢不起这个人!
  之前意气风发从上郡而来,想着祖父当年首灭赵国,让王家兴盛起来,成为大秦第一功勋世家。~之后祖、父二人先后离世,才被蒙氏一族盖过了风头。
  为此,王离立志要超越蒙恬,重现王家昔年的荣耀。让大秦国的士兵和百姓明白一点,王家永远是秦国名将武臣之首。
  在上郡的长城下,憋屈了很久,一直没有机会。这一遭好不容易有机会出战河北,参与平叛赵国之战。他高兴不已,特意穿上他王家祖传的铠甲,为的就是和祖辈一样,在赵国的土地上建功立业。重现王家的不世荣耀。
  一切的一切在昨天都显得那么真切,那么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然而现在,不过一天的时间,在项羽猛烈的冲击下。一切都化为泡影,一切都灰飞烟灭。
  现实是残酷的。不仅是梦想破灭。王家的中兴之路从此断送,还以为兵败留给家族不可磨灭的耻辱。
  看着铠甲,王离的心情太过复杂,终究比祖父和父亲差的太远。直到此时他才发现,自己竟这样差劲,自己之前太过骄纵自傲。他甚至在想,能封侯为大将,被人夸赞的种种荣誉都和自己无关,而是看在祖父和父亲的面子上。
  一个人在精神上否定了自己。生命也就没有存活的意义,也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王家家训,宁死不为俘虏。不能让楚国人活捉,所以只能选择死。
  惨烈的失败,辱没了王家门楣。坠落了祖辈名声,无颜在苟活于世,为一死以谢先祖。
  断送了秦国十万大军。很可能导致整个巨鹿之战的失败,继而影响秦国国运,于家于国有罪,只能以死谢天下。
  所以王离必须死!
  这是王离自刎的深层原因,最直接的诱发因素却是撤退半路收到的那个消息。
  苏角所部为楚将尹旭攻破,请求援助!
  他指望这苏角能援救自己,苏角又何尝不是等着自己前去救援,事实上,他们谁也援助不了对方。
  他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理会,苏角五万大军怎么会被尹旭的一万六千人打的落花流水。他有自知之明,自己不也十万人败给项羽五万了吗?有什么资格去指责别人!何况计较这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最后一丝希望就这样破灭了,先得到消息的王离再也支撑不住,精神和信心完全崩溃。最终导致了秦军完全丧失斗志,被楚军杀了惨不忍睹,几乎全军覆没。
  相比王离,苏角暂时是幸福的。尽管他这边情形也不好过,被尹旭打得惨不忍睹,已然岌岌可危。但至少他还有个希望,期盼着大将军王离率军前来解救。…,
  这注定又是空欢喜一场,苏角还不知道,他期待的王大将军永远不会再来了。
  相反王离临死时,还留一个他一个难题,同时留给他一个机遇。
  苏角前前后后的遭遇,全部源于尹将军。
  晨间,尹旭一得到项羽出兵攻打王离大营的消息,立即和手下的蒲俊、桓楚、苏岸等人商议,筹划着自己的行动。尹旭否定了桓楚和苏岸的提议,同意了蒲俊的提议,决定前往攻打苏角所部。
  一来是拖住苏角,让他不能回师救援王离。二来是想让作壁上观的诸侯联军瞧一瞧,展示一下楚国大军的战力和尹将军自己的个人能力。还有一个,就是尹旭个人的想法。
  为此,尹旭曾热情地邀请赵国大将军陈余,请他与自己一道出兵。谁知陈余惧怕秦军威势,不敢出兵,找各种借口,百般推辞,拒绝了。
  强扭的瓜不甜,既然人家不愿去,尹将军也不强求,咱还是亲自出马的好。独来独往,不受牵挂羁绊,随心所欲打的更顺手。故而独自一人带着麾下的一万六千人马,直接向巨鹿西北苏角的驻地杀了过去。
  苏角今年三十多岁,土生土长的秦人。是秦国新近崛起的新一代将领,曾随蒙恬、王离北逐匈奴,驻守上郡多年。
  秦二世元年,蒙恬死后,苏角奉命调回关中。陈胜、吴广起义后,曾派遣部将周文攻克函谷关,进入关中地界。苏角分明率军驻守戏水,率军抵抗。
  随后,面对秦军凶猛的攻势,少府章邯临危受命,率大军前来征讨。苏角随同章邯先后在曹阳,渑池大败周文。后苏角调回上郡,在王离手下为将。
  此番王离长途跋涉,前来赵国配合章邯作战,苏角和另一位将军涉间随行而来,成为王离名副其实的左膀右臂。
  到达巨鹿城下后,涉间奉命攻打巨鹿城,苏角的任务则是压制六国诸侯联军。
  其实苏角麾下不过五万秦军,诸侯联军远远不止这个数字,却惧怕秦军威势,一直龟缩着不敢出战。
  对此苏角多有有点得意,又想起当初歼灭周文所部的场景。更加不把起义军看在眼里。正是因为这种惯性思维,为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苏角得意洋洋,尚不知身边有位猎人正在暗自观察,而自己已然成为别人眼中的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