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节 纠缠
唐帝国战列舰主炮使用的穿甲弹有两种,一种是在21年,也就是战争爆发的那一年服役的21式穿甲弹。这种穿甲弹重1050公斤,装100公斤炸药,其装药量可以说是世界上所有同类穿甲弹中最大的,就连“大和”后来使用的460毫米穿甲弹的装药量也远远不及。实际上,这是唐帝国在战争初期主要为对付日本的“扶桑”,“金刚”,等战列舰设计的穿甲弹,准确地讲,应该是半穿甲弹。
当时,“扶桑”,“金刚”,等战列舰的装甲防御是出了名的糟糕,日本除了“大和”之外的战列舰并没有采用重点防护的装甲敷设方式,仍然是全面防护,因此主装甲带并不够厚,而其装甲钢的质量又是出了名的差。因此,即使是21式半穿甲弹仍然能够很轻易的解决掉日本的战列舰,甚至连“尊严”级用的17式穿甲弹都能够很轻易的击穿日本战列舰的主装甲。在没有必要继续提高穿甲能力的时候,增大装药量是提高炮弹威力的有效办法。不过,日本的联合舰队很快就完蛋了,除了战争初期双方的几艘老式巡洋舰在琉球岛打了两次无伤大雅的海战之外,实际上,双方的战列舰一直没有碰头的机会。结果,21式穿甲弹基本上没有派上用场。到了美国参战之前不久,唐帝国海军才发现,21式穿甲弹对付“科罗拉多”级之前的美国战列舰还算犀利,可面对“北卡罗莱纳”级之后的新式战列舰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23式穿甲弹应运而生。因为该穿甲弹是在23年底定型的,因此就被称为23式穿甲弹。第一批量产地23式穿甲弹在24年初送到了第三特混舰队,正好赶上了“马里亚纳群岛战役”。可当时海军仍然有不少21式半穿甲弹,因此在歼灭“Z舰队”的作战中,仍然主要使用21式穿甲弹,23式穿甲弹只用了100多发。
23式穿甲弹重1200公斤,是重径比最大的穿甲弹之一。实际上,“重弹”(指炮弹的重量与口径比偏大)是美国海军的发展传统,在一战时。唐帝国海军仍然不怎么喜欢重弹,因为重弹降低射速,降低炮弹的初速,还将减少弹药储备数量。在速度重要,还是重量重要这个问题上,唐帝国之前是一直偏向于速度的,即炮口初速高的穿甲弹更有效。
实际上,这个观点并不完全正确,在远距离炮战中,重弹地存速能力好。而且剩余能量大。穿甲能力反而更优秀,这也是美国海军为什么偏重于重弹的原因。
21式穿甲弹就是“轻弹”,虽然在之前的战斗中已经证明这种半穿甲弹的威力对付老式战列舰已经足够了。但是在面对各国海军装甲更厚,防御更强的新式战列舰的时候则有点力不从心。在唐帝国海军的试验中,21式穿甲弹甚至很难在10海里的距离上击穿350毫米的装甲钢板,而当时,美国的三种新式战列舰,还有英法地新式战列舰地主装甲厚度都超过了350毫米,有的达到了400毫米,甚至有的部位接近450毫米。显然,21式穿甲弹根本就对付不了别地国家的主力战舰。
无奈之下,唐帝国紧急启动了新穿甲弹的研制工作。而且很快就有了结果。实际上,23式穿甲弹上采用了大量的老技术,最大的变化就是减少了装药量(仅18公斤),增加了炮弹的重量,并且采用了铜披帽。
披帽的最大好处就是让炮弹在大着角的情况下不至于弹飞,仍然能够直线前进,穿透装甲,对穿甲能力并无多少帮助(这与几十年后的穿甲弹披帽不一样)。而在试验中,23式穿甲弹在10海里的距离上可以轻易地穿透420毫米的高强度装甲钢板。对440毫米的装甲钢板的穿透率达到了七成左右,这个成绩已经非常的理想了。
这次,第三特混舰队的四艘战列舰上的主炮都用的是23式穿甲弹,没有用完的21式穿甲弹全被送到了后方去,准备用来做教学使用(实际上,后来很多都被用到了对地支援中,其100公斤地装药量完全可以当作高爆弹使用)。
严师琪对23式穿甲弹很有信心,“北卡罗莱纳”级炮塔正面装甲也就16英寸(406毫米)厚,而“南达科他”级的炮塔正面厚度虽然达到了457毫米,可其他关键部位也就最多400毫米左右,而且23式穿甲弹在10海里的距离上有大概三成的可能性击穿45)毫米的装甲。
“广州”号首先炮击的就是位于美舰队最前面的“北卡罗莱纳”
号,从第四轮齐射开始,就将目标转移到了“华盛顿”号上。跟在“广州”号后面的“昆明”号从第三轮齐射开始加入战斗,最先炮击的也是“北卡罗莱纳”号,从其第三轮齐射(总共第五轮齐射)的时候将炮口对准了“华盛顿”号。最后面的“贵阳”号与“成都”号则从第五轮齐射的时候加入战斗,而且一直在炮击“北卡罗莱纳”号。而此时两舰距离“北卡罗莱纳”号在12海里之上。
一点四十八分,当第一批巨弹落下来的时候,“南达科他”号上的金凯德立即注意到,那不再是200毫米的炮弹,而是400毫米的巨弹!两种炮弹落在海里爆炸时产生的水柱大小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炮弹爆炸时发出的爆炸声也有很大的区别。这下,金凯德紧张了起来,唐帝国的战列舰距离他们最多十四海里,可问题是,此时没有一艘战舰上的雷达发现了唐帝国的战列舰!
急地不仅仅是金凯德,美军战舰上的所有官兵都很急。雷达最多发现11海里外的目标,可现在雷达上根本就没有敌战列舰的踪影。那四艘巡洋舰倒是很清楚,可那四艘巡洋舰对战列舰够不成任何的威胁。与巡洋舰对战,几乎就是在浪费宝贵的主炮弹药,最重要的是,唐帝国的战列舰到底在哪?
到一点五十八分的时候,“北卡罗莱纳”号与“华盛顿”号上的了望员都发现了东南方向上的炮口闪光,可距离确实太远了,而且闪光的频率很低,根本就无法准确的测算出距离来。金凯德也沉不住气了。
他一方面命令后面的巡洋舰编队跟上来,战列舰上的副炮继续对付那几艘巡洋舰,而主炮全都转移到了敌战列舰巨弹打来的方向,对准有炮口闪光的方向炮击。同时,他还让舰队左转五度,尽量拉近距离。
也就是说,此时金凯德的六艘战列舰开始朝正南方向航行。战场地另外一边,严师琪指挥地四艘战列舰的航向则是25度,双方的距离实际上并没有能够快速缩短。严师琪很清楚这一点,他的战舰上的雷达能够清楚的辨认出对面的那六艘战列舰。而从敌舰队半天没有反应过来判断。美战舰上的雷达难以发现12海里外的目标,就更别说开炮还击了。
因此,严师琪再次让舰队右转5度。把距离保持在12海里到14海里左右,就算在这个距离上穿甲弹难以击穿敌战舰上的主装甲带,但总是有点机会,而且不会被敌人的炮弹打中。
两点刚过,最先遭到打击,而且随后一直遭到两艘战列舰上18门巨炮轰击的“北卡罗莱纳”号中弹了。一发从“成都”号上打出了23式穿甲弹正中“北卡罗莱纳”号B炮塔左侧后方的副炮群,将这里地两座127毫米双联装副炮给炸上了天。虽然这发23式穿甲弹没有能够击穿“北卡罗莱纳”号的主装甲带,可却将副炮炮塔里的炮弹全部引爆,这艘倒霉的战舰上冒起了火光。美军的损管人员用了十分钟的时间才扑灭了大火,可这十分钟里。对手可以打出五轮齐射了。
在接下来的五轮齐射中,“贵阳”号再接再厉,将一发23式穿甲弹打在了“北卡罗莱纳”号的钟部水线以下,炮弹在穿过了大概15米的海水之后集中了战列舰地主装甲带。可惜的是,在12海里以上的距离上,23式穿甲弹对12英寸的装甲板的穿透率只有五成左右,而且这还是在水线以下,这发穿甲弹并没有击穿战列舰的主装甲带,让这附近的上百名美军官兵被震死了十多人。震伤几十人。
接着,“成都”号打出的炮弹再次命中了“北卡罗莱纳”号。这发炮弹准确命中了A炮塔,当时“北卡罗莱纳”号的炮口已经指向了左前方,炮弹打在了炮塔正面,而炮塔正面装甲是最厚的,这发23式穿甲弹仍然没有能够击穿装甲,只是让这座炮塔在半个小时之内无法使用,而且3号炮管被炸歪,再也无法使用了。
在“北卡罗莱纳”号遭受“摧残”的时候,紧跟在其身后的姊妹舰“华盛顿”号的日子也不好过。”华盛顿”号挨打的时间要晚一点,可与其对阵的是“广州”号与“昆明”号这两艘战列舰,两舰的炮击比屁股后面的两艘姊妹舰还要准确得多,特别是“广州”号的炮击准确率,几乎达到了一个难以想像的地步。
“广州”号对“华盛顿”号的第一轮齐射全部打空,第二轮齐射有一发炮弹落在了“华盛顿”号左舷外大概150米处,炮弹在海面下穿行了数十米才爆炸。第三轮齐射就给“华盛顿”号点了名,一发炮弹打在了战列舰的1号烟囱根部,在穿过了上层甲板之后,在战列舰的主装甲带上爆炸。虽然炮弹没有能够穿透水平装甲板(着角太大了),但是也将这附近的十几个舱室炸成了废墟,同时导致战舰的1号烟囱被毁,而这发炮弹带来的效果将在后面表现出来。第四轮齐射仍然全部打偏了。在第五轮齐射的时候,又有一发23式穿甲弹准确的打在了战列舰的后桅杆处,直接炸断了后桅杆。该战舰的雷达正是装在后桅杆上的,“华盛顿”号立即变成了瞎子。
“昆明”号的炮击准确率比上不“广州”号,在对“华盛顿”号的四轮炮击中,仅仅只打中了一发炮弹,而这发炮弹直接打在了战舰B炮塔的基座上。虽然炮弹没有能够穿透炮塔基座的装甲(炮塔基座是重点保护地区,因为下面就是战舰的主炮弹药舱),但是却导致B炮塔的转动机构被震坏,B炮塔仅能向左转75度!
两点十五分时,“华盛顿”号的问题暴露了出来,因为1号烟囱被打坏,位于1号与3号锅炉舱里的四台锅炉无法达到最大输出功率,战舰也就无法达到27节的最快航速。到两点十八分的时候,战舰的速度已经降低到了25节。
这下,金凯德面临两种选择,要么让“华盛顿”号撤出战斗,要么就让舰队的速度降低下来。显然,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对金凯德来说都不是个好选择。如果降低舰队的速度,对手更容易保持距离,可以更从容的将他手里的六艘战列舰给干掉。可要让“华盛顿”号离开编队,就意味着舰队少了六分之一的战斗力,而且“南达科他”号肯定将成为下一个打击的目标,或者是“北卡罗莱纳”号遭到四艘战列舰的集中炮击,恐怕要不了半个小时,连“北卡罗莱纳”号也将完蛋。到时候,他就要四打四了,而且是对付四艘比“南达科他”级更先进的战列舰。
打到这个份上,金凯德做出了一个“聪明”的选择,他让两艘“北卡罗莱纳”级战列舰仍然对着远方的炮口闪光进行炮击,同时让四艘“南达科他”级再次向左转向15度,朝着严师琪所在的方向冲了过去!海魂
第十卷
锁链群岛
第二十六节
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