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粮草队
“老二呀,有没有看到系统公告,黄镶起义了?”
“老大,看到了,我正在跟哥几个讨论明天出兵的事宜呢,老大怎么了?难道…你也要去剿匪?”
“嘿嘿,那肯定的,到时候我可得多弄点战功,搞不好还给我升的官啥的。那多好呀,嘿嘿,赚钱的买卖我都想干。”郭文凯笑着说道。
“不是老大,你要是就这么派兵出去了,你不怕别人看着眼红,从背后给你来那么一下子呀?啊?不是说树大招风吗?”老二疑惑的问道。
“的确是,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总是害pà
自己太出头,搞得成为众矢之的。可是,也就在刚才我才想明白,众矢之的怎么了,只要是我实力足够强劲,手握万**军,我看还有谁能够与我抗衡?所以,我现在就要摆出自己50%的实力,显现在大家面前,要告sù
大家我郭文凯就是有实力,不怕你们来。再来,上次斩敌(玩家)1000人的壮举,已经给了他们深厚的印象了,难不成他们还要鸡蛋碰石头,吃饱了没事干,找死?我看不会吧?”郭文凯有些自信的回答道。
“嗯,老大,你说的也在礼。反其道而行之,或许能够起到威慑的效果。”老二周理强微微一思索说道。
“嘿嘿,那肯定的。对了,这几天你也别闲着了,赶紧领着人前去平乱吧,我相信系统的第一个大的类似于副本的史诗的发生,一定会有不少的好东西给我们的,你小子可得抓紧点呀,万一出了什么帮派的好东西被别人拿走了,你小子可别后悔呀?啊?哈哈~”郭文凯打趣道。
“老大,你可别吓唬我,我可得今晚开会,明天出发,要是我一激动今晚就带队出发了,人没点齐,你可得负责任呀!”
“那我可不管你了,嘿嘿。我可要马上出发了,嘿嘿,你慢慢等到明天吧,我可要抢粮、抢钱、抢美女啦~”
一番打趣之后,互相说了再见,郭文凯便开始和几位将领讨论了具体的行军问题。
大约2个时辰之后,李仇便带着军队急行军赶来了。
“启禀主公,李仇奉命率众赶到,听候主公调遣!”
“倍之多礼了,快快请起。怎样?此次带来将士多少。”
“启禀主公,除去副寨主三千界领300人镇守山寨之外,李仇率众500人前来,听候调遣。”
“好!倍之,有劳了。只是…有一事还望与倍之商量一番,有点那个挖墙脚的嫌疑,还望倍之体谅才好呀。”
“主公下令便好,李仇谨遵主公命令。”
“好,倍之。就在今日,我们刚刚建成了先登营与假山越兵营,只是…这兵员不是十分充足,不知倍之可否让…”
“倍之谨遵主公之令,卑职马上集合队伍,请主公挑选,请主公莫要担忧。”
“好,倍之,有劳了。”郭文凯高兴地说道。
“我命令:鞠义,孙浩何在!”
“末将在!”
“即刻随李仇李将军挑选各营之将士,半个时辰之内必须挑选完毕,半个时辰之后全军准bèi
出发,目标直指黄镶起义军,不得有误。”
“末将领命!”
半个时辰后。
“启禀主公,征兵完毕,请主公查视。”
“嗯,好。”
“启禀主公,先登营增兵至32人,假山越兵增兵至217人。”鞠义上前禀告道。
“好,众人听令,出发!”
“是!”
郭文凯一声令后,伴随着一阵白光,众人便来到了庐江。庐江陆康府邸外。
“战天村村长郭文凯,率众前来助战,还望陆大人分配任务!”郭文凯来到陆康面前抱拳说道。
“郭大人,多礼了。郭大人连夜来此助战,看着天色已经不早了,郭大人何不暂且休息一晚,明日在做出战之准bèi
,如何?”
“陆大人,吾受天子大恩,虽为小官小吏之列,但未尝不记国家于胸中,今闻黄镶之叛举,吾甚焦急,遂千里加急而来,望陆大人成全。”郭文凯忽然假正经了起来,其实说起来就是某些人想要第一个赶紧消灭敌人,缴获战利品,建功立业了。
“郭大人,陆某多虑了。那我可要下令了?”
“郭某接令!”
“我命令,郭文凯所属各部,歼灭敌军补给部队,接令!”
“领命!”
“郭大人…”正当陆康陆大人想要再跟咱们的郭村长聊几句的时候。郭文凯却急了,急忙回话道。
“陆大人,末将马上执行任务去了,末将告辞!”郭文凯赶忙一个抱歉,赶忙转身离开了。
嘿嘿,某些人,一出了陆太守府,便马上急乎乎的拿着地图向任务指明的方向赶去。
任务简介:
由于地主的压迫,黄镶带领着大量的佃农和农民加入了反抗大军的行列。起义军的规模越累越大,需yào
的粮草越来越多。黄镶派军队大约300人,四处收集粮草,为下一步行动做准bèi。
为进一步遏制黄镶起义军的发展势头,请尽快击垮敌人——黄镶军的收粮队伍。
奖励:1金,声望100,以及所有歼敌缴获所得。累计黄镶起义军人头数。
累计黄镶起义军人头数:
简介:在黄镶起义军失败之前,斩杀黄镶起义军的人头数计算,将根据人头数计算军功。
看着,郭文凯便带着众人,一行400余人向任务指定地点急行军赶去。
顺路,赶紧打开百度搜索了一下陆康:
陆康:东汉末官吏。字季宁,吴郡吴(今江苏苏州)人。少惇孝悌,勤脩操行,太守李肃察其孝廉。肃后坐事伏法,康敛尸送丧还颍川,行服,礼终,举茂才,历三郡太守,所在称治。灵帝中平年间为庐江太守。
看来这位陆康还是个孝子。汉代,举孝廉,是民间进入仕途的必要途径,倘若你没有孝心,对不起,任何人都不可能进入仕途之路的,当然你走后门不算,嘿嘿。不过到了东汉后期,越累越多的人依靠钱财,买官卖官的事情越来越多了,到了最后皇帝尽然都明目张胆的卖官,到了东汉末年,这个举孝廉的制度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
醉憨求收藏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