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物业收购案
深夜时分,别墅里的其他人早就回房睡了,李亚东刚被潘笛生驱车过来,拉去他家灌了一顿酒,喝得迷迷糊糊的和齐家兄弟一起回来。
“老板,颜姐还在后院。”别墅里,齐龙突然上前说道。
“哦?这么晚还没睡?”李亚东诧异,挥手道:“行吧,你们也累了,先去睡吧,我去看看。”
还未临近后院,便听到有水波荡漾的声音传来,从后门走出一看……
只见月光下,一个穿着黑色比基尼的娇影,在泳池里自由穿梭,如同一条灵活的鱼儿一般。
李亚东一时看得有些呆,实在是太美了。
“发什么呆啊,要不要下来游一圈?”颜玮娴从水里冒出头,湿漉漉的长发披散在白皙的面颊,以及锁骨上,笑着问。
“算了,刚喝了酒,一身酒气,下去游一圈明天又得换水。”李亚东摆摆手道。
“……”颜玮娴没好气的瞥了他一眼,“你好歹也是亿万富翁,能不能别这么小气?”
“这……不是小气,是勤俭,勤俭懂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亚东讪讪一笑。
实际上他是怕下去之后就上不来,俗话说酒能壮胆,他发现自己当下的胆子就很大,有种把颜姑娘就地正法的冲动,这还是相隔几米之外的想法,若是近距离接触一下,估计就真的保持不住。
“你是怕吧。”颜玮娴似笑非笑的望向他,“怕我吃了你?放心吧,我还没饥渴到想对你用强的地步。”
“你这……”李亚东苦笑,什么叫你对我用强,这位姑娘,麻烦注意一下措辞好吗?
搞得哥们儿好像是那种谁都可以蹂躏一下的软货一样。
“行了,你也赶快起来吧,我感觉天儿还是有些凉,别弄感冒了。”李亚东岔开话题说道。
“你这是在关心我?”
“我……是怕你明天回去不方便,万一在路上生病了,多麻烦。”
颜玮娴在香港已经待了五天,准备明日就返回海蓝。
“是啊,明天就要走了,时间过得可真快……”
颜玮娴咬了咬红唇,喃喃自语。
这几天在香港的日子,是她多年来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有个很体贴的男人,每日陪着她游山玩水,饿了,会给她买好吃的,渴了,总会适时地递上水瓶……
可惜的是,这个男人却不属于她。
她知道他有在京城有一个女朋友,北大学生,虽未谋面,但想来肯定很漂亮,而且又那么年轻,青春洋溢。
可她,却已经老了,她今年已经三十岁整,而眼前的这个小男人呢,不过才二十三岁。
其实,她真不该想太多……
“还有什么交待吗?你知道的,我可是要睡懒觉的,明天起来就走,可没时间理你。”
“还别说,真有一件事情想麻烦你。”忽然想到什么,李亚东不由说道。
颜玮娴身形一动,来到泳池边,也不上来,像只慵懒的小海豚一样,趴在塑料软杆上,露出脑袋和丰满的胸脯,望着他一副静待下文的模样。
李亚东下意识的瞥了一眼,好大,好白啊……
“就是之前你提到过的两张《汽车制造许可证》,我估计一张海蓝政府会留着自用,打造政府企业,至于另一张,就不知道会落到谁手里,也不一定是胡生彪,你帮我留意一下,但凡有什么消息,第一时间通知我。”
“你想要?”颜玮娴诧异。
“当然了,那种好玩意儿,也就比银行执照稍微好搞一些,谁不想要?”
“真造汽车?”颜玮娴又问。
“真造!难道还开玩笑?不然你以为我要干嘛,把它弄过来转手卖掉?我才没那么傻。”李亚东蹬着眼珠子说,“要真能搞到手,目前大话不敢讲,但我保证你们海蓝以后的街道上,一眼望过去,全是我造的汽车。”
这点信心李亚东还是有的,至于海马,恕他并未放在心上。
他要真的从这个年代就开始在海蓝建厂造汽车,海马大概也就可以洗洗睡了。
别问他哪儿来的信心,脑子里装着未来几十年的记忆,岂是摆设?
别的不说,国人买车不是首看外观吗?
这个年代哪个设计师敢跟他怼创意?
颜玮娴眼神明亮,像个好奇宝宝一样的询问,“那造出来会卖很贵吗?”
“这个……我倒是也有些想法,最好弄两个品牌,一个走高端路线,要与世界接轨,打造一流的民族品牌,另一个则是走平民路线,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以实用为主,售价不会太高,特地是在海蓝,汽车原产地,肯定会给予一些优惠政策,让更多人开得起。”
“那我帮你!”听他这么一说,颜玮娴顿时满口答应下来。
她不相信那张《汽车制造许可证》,落在任何人手中,会比眼前的这个男人更加合适。他有长远的发展眼光,有卓越的商业才能,最重要的是,他有庞大的资金支持。
倘若他能在海蓝办厂造汽车,那对海蓝的经济而言,绝对会是一件大幸事。
眼下的海蓝,真的是太穷了!
“行,那你多留意一下,一有消息就通知我,如果有可能,我会不惜一切代价将它拿下。”李亚东笑着说。
“好!”颜玮娴用力的点头。
对方显然没有领悟她所谓“帮”的含义,她不仅会留意,还会动用自己在海蓝的一切关系,努力促成此事。
……
颜玮娴走了,李亚东亲自驱车将她送到关口。
临别之际,在颜姑娘的强烈要求下,李亚东送上了一记拥抱。
倒也没有太多别的想法,只当颜姑娘从小在国外长大,习惯了某些礼节罢了。
花了小半月的时间,黄德平终于将一份大型物业的收购案,交到了李亚东手中。
这份文件很详尽,其中涉及的物业数量多达十一处,几乎遍布整个香港,不光有物业的介绍与图录,还有物业背后的持有者资料,以及他们的初步报价。
显然,这些物业黄德平不但亲自物色过,还与其持有人,已经有了第一次碰头。
“不错,很好……”李亚东坐在别墅一楼客厅的沙发上,看得频频点头。
黄德平的能力,可见一斑。
最优秀的员工,绝对不是那种能按时按量完成老板交待任务的人,而是那种能想老板所不想,超额完成任务的人。
首次任务便得到老板的夸奖,黄德平也是高兴异常,适时地给出了自己的意见,“老板,我个人觉得,第三份资料和第七份资料中,这两处写字楼,都是很不错的选择。一处位于中环,一处位于铜锣湾,都是相当好的商业地段,而且楼龄很新,都不超过五年,若非这次股灾让持有者损失惨重,他们肯定不会拿出来卖。这两处物业我做过调查,去年的全年租金一个是两千五百万,一个是两千七百万,而且保持稳定增长的状态,拿下其中任何一座,都是稳赚不赔的,单是租金,预测就能让我们十五年内回本,而以眼下房地产的发展趋势来看,大楼本身的潜力,也是巨大无比。”
“哦?”李亚东赞赏的看了他一眼,想不到他私底下还做了这么多功课。
若真论对香港房地产未来走势的了解,这个世界上恐怕没人能比得上李亚东。
实际上以他看来,这十一处物业,买下任何一处,都是稳赚不赔的。
只是有几处所处的地段稍强人意,未来的回报率会低一些。
相比较起来,他如果将这些资金投资到别的地方,或许会有更大的收益。
当然,那也仅限于他。
对于其他人而言,买来就是赚了。
他听从黄德平的建议,眼神在第三份资料和第七份资料上,着重留意了一下。
位于中环的这幢写字楼,他倒是知道,就在港湾大厦不远处,多少层他没数过,不过黄德平的资料上倒有写,二十八层,持有者报价4.8亿。
位于铜锣湾的这幢写字楼,李亚东似乎没见过,楼层要矮一些,只有二十三层。
不过从它的租金收益还要高过中环写字楼中,就不难看出,所处地段显然更好。
所以它以二十三层的建筑,报价5.2亿,也在情理之中。
这时,李亚东就想起了上辈子曾看过的一则新闻,还是关于刘銮熊那家伙。
在二零一六的时候,刘銮熊分拆了自己位于湾仔的夏悫大厦的十六层楼面。
注意,是分拆,而不是整体出售。
夏悫大厦楼高二十七层,有几层早年已经出售。
而就是这十六层楼面,每层却是接近五亿港币的售价,从这十六层楼面之中,刘銮熊套现八十多亿港币。
而同为甲级写字楼,位于湾仔的夏悫大厦,显然不及位于中环与铜锣湾的这两处写字楼。
黄德平预测单从租金角度讲,这两处写字楼会要十五年回本,那只是他的预测罢了。
而李亚东却知道,香港的办公租金有多贵,接下来将以每年5-10个百分点,火速上涨。
这也于大陆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密不可分。
中国,是一个拥有十数亿人口的巨大市场,那些老外们此时口上说不在乎人民币,但实际上没人敢轻视、或是说甘愿放弃这样一个市场。
他们都将香港作为中国的桥头堡,随着大陆逐渐开放,以香港作为跳板,打内地主意的商人,将会越来越多。再加上也有不少国有企业忙着赚外汇,欲与世界接轨,也将香港当成融入世界的港口。
在这两股势力的冲击下,香港就那么大的一点弹丸之地,土地不变得更值钱,才叫怪事。
“资料可靠吗?”李亚东思忖片刻后,问道。
“老板,这一点请你放心,所有资料都是我亲力亲为,绝对真实可靠。”黄德平点头。
“那好,这两处物业你跟持有者进一步交涉一下,尽量把价钱压到最低,我想……全部拿下!”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