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卷 第八十七章 大典

  开国大典是一件宏大却麻烦的事情,尤其是杨锐要求仪式必须古今结合,告天祭地祭祖和阅兵式都要在此过程后体现。不过后世的阅兵式是在*之下长安街之上,而现在天街即在,长安街上阅兵是不可能的,拆了整个天街也是不可能,所以阅兵最后认为或许能安排在正阳门下举行。
  话说如此,可一到正阳门就知道正阳门也是举行不了阅兵式的,那正阳门前楼之下本就不是直街,而是一道弧形街道,瓮城的东西两边还是火车站,东边是去天津的,西边是去保定的,两站还有铁路经过正门相通。即便是把正阳门下的街道修直了,这正阳门前楼也要拆掉,因为这本来就是军事要地,有那些射箭孔在,阅兵时诸人将无法观礼,而且相对于六十米的承天门来说,这三十多米的前楼太窄了,就是拆除了上面的建筑,观礼时也站不了几个人。
  天街拆了章太炎诸人不乐意,因为这是皇权的象征,没天街就没皇帝,并且这还要改变历史旧观——承天门下金水河要盖住,玉带桥要拆除,甚至连华表也要挪位置,弄到最后看到改过的样子杨锐也是不赞同;而正阳门前楼拆了杨锐也不愿意,这是历史古迹,一点也动不得;最后还有个办法就是在正阳门后、大明门前面再建一个类似承天门大小的城楼,然后把棋盘街扩宽,这样什么都不要拆,可问题是棋盘街东边就是公使区,即便是建了一座阅兵观礼的城楼,那阅兵也只能阅西面的这一半,东面根本就过不去。
  开国大典没有办法举行阅兵式,这是杨锐没有预想到的。不能阅兵。那就是不能展现肌肉,不能威慑洋人,这让他很是不满。是以当国会代表提议有皇帝就必须要有年号的时候。杨锐便建议那些文人们务必要在年号上加一个‘武’字,以展现新中华的气势。总理大人有命。诸人不得不从,他们最后从易辞上‘古之聪明叡知,神武而不杀者夫’这一句里遴选出‘神武’二字,做年号的同时,也拍了杨锐的马屁,意思是说总理大人英明不凡,神武天授。当然也有人想出‘圣武’二字,但当即就被章太炎否了。这和‘昭武’一样,是属于反贼叛逆用过的年号,很不吉利。
  杨锐没想到那些文人的用心,只想要一个威武的年号彰显国威,神武初听不如朱元璋的洪武,但也就是那么个意思,当下就觉得可以,不过自己一个人不妄定年号,只把这事情甩给国会和朱宽肅去想,最后诸‘武’之下。他们选的还是‘神武’二字。
  从各地前来京城授勋的千名军官士兵因为不能参加阅兵式,只好在大典当日分立皇城干道两边,以这样的方式被检阅。在他们中间只有少部分人在开国仪式完成之后。将进皇极殿受封爵位,而剩下的则在郑亲王府由杨锐亲自颁发勋章。封爵只是念个圣旨,而授勋则是要一个个的挂勋章,但幸好这不是杨锐一个人颁发,不然近千人他就是颁到第二天天亮也颁不完。
  除了封爵授勋,新朝太庙的规制也被改动了,之前配享太庙的只是皇帝的亲眷还有一些文武功臣,现在的规制则是只要是为国而死的,都可以配享太庙、以受祭奉。杨锐本对这种虚的东西毫无兴趣。但看到章太炎提出的时候,一边听着的李子龙居然连呼吸都停顿了。顿时明白配享太庙制度对这个时代人们的吸引。这还不是一个厚黑拜金的时代,而是一个重礼知辱的时代。真要是战死者也可入太庙,那部队的战斗力会如何?怕不是要变成敢死队吧。
  1912年的开国大典似乎是前朝开国大典的翻版,但实际上跟着朱宽肅祭天的不再是文武百臣,而是六百名国会议员。这虽是有体现皇权将全部授予国会的意思,更有杨锐不想半夜三更起来跟着朱宽肅去天坛跪跪拜拜的意思。
  三月初九这一天半夜三更,天坛这边礼部的官员就开始忙活,郊社令、良酝令等官员将祭酒装在尊爵之中,大祝官也将祭祀用的玉币放在竹篓,大官令带领进馔之人将各色食物分别盛放在笾、豆、簋、簠等礼器内。四更天的时候,奉礼郎又带领赞者数人入坛,再由这些赞者引导太祝、令史、诸执事们入坛,三拜之后,奉上祭品,各就各位。
  天坛上面摆弄祭品、准备三牲,天坛下面已经站满了国会议员,幸好早春的天气不冷,要不然半夜起身站在这里受冻一般人估计受不了。天坛上祭品摆弄完毕的时候,赞引官开始引导着这六百议员列队等候,只等乐工和舞者进入上面的乐县、天坛再清扫一遍的之后,鼓乐声响起的时候,议员们按照之前排练好的队列进入天坛,在划定的区域里站好。
  天坛忙活,紫禁城那边也忙活的不得了,三更的时候卫戍部队就已经列好了大驾仪式的阵势,只到了四更末,朱宽肅在侍中的奏请声中出了行宫,被亲卫们请上玉辂车直行天坛。临近天亮的夜最是昏黑,但为了典礼,从皇城出承天门,再出大明门、正阳门,一直到天坛都灯火通明,甚至整座城市也亮起了火光,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新朝的祭天大典。
  方君瑛昨天拿到步枪就藏身于正阳门大街一间事前就租好的阁楼里。刺杀杨锐不是她的提倡,而是来自党的命令。她明白杨锐死后程莐更会悲苦,可这是革命,容不得半点温情。虽然程家柽给她安排了的稳妥退路——刺杀之后快速逃离,并进入公使区以逃脱搜捕,而后再坐外交马车离开北京千万日本,但她却不想照办,除了不愿翼附日本人之外,她还觉得自己做的对不起程莐,只希望刺杀之后早早的死去算了,这也算是一命抵一命……
  心下既定,那处事自然就利落。天坛那边还没有准备的时候,黑暗中她便进入了阁楼外面的藏身处。她只想等着杨锐诸人祭天完毕,回紫禁城的时候找机会开枪。这个时候折腾了一半夜的警卫一定身心俱疲,是最容易刺杀的时刻。
  方君瑛苦等,杨锐则在安安稳稳的睡觉,去年冬至祭天他就把事情推给临时国会了。他认为文武百官只是伙计,上天之代表天子,万民之代表议员才有资格祭天,因为他们是这个国家的主人,而政府则是主人的佣人。佣人是没有资格祭天的。他这样的歪理邪说要是放在前朝一定是异端,但在新朝这样的说法却是以民为本的体现,这不光是议员同意,便连素来反对复兴会政略的梁启超也出声附和,称此议体现了民为重、官为轻之意,只是忧虑北京可以如此,就怕北京下面的那些州县不会如此,毕竟有太多嘴上自称是公仆、实际却是主子的官僚了。
  在礼部布置的开国大典上,文武百官根本就不会出现,只等第二日国会召开。议员们投票之后,杨锐才将被正式任命为大中华国总理大臣,并于当日组阁;而廷尉府人员。将由其提名并通过国会表决任命。和总理大臣的任期不同,廷尉的任期是极为漫长的,确切的说只要身体健康,这廷尉将在这个位置上一直做下去。
  这一天杨锐起床的时候,北京外城的天已经发亮,这是一个难得的晴日,在雨水不断的早春,天气好的只让人不敢相信。此时已经换好祭天大裘和冠冕的朱宽肅在太常博士的带领下,开始登台祭天。不断的跪拜、奠基、跪奉、进熟之后,晨光之中早已经精疲力竭却担当太祝一职的章太炎开始宣读祭天的祝文:
  “维黄帝四千零一十年岁次壬子。三月甲辰,初九日辛未。嗣天子臣礼部尚书领代议士敢昭告于昊天上帝:‘自清失道,四海横流,丧权辱国,于斯为焉。幸有义士起,提剑鞠旅,首起戎行,扶翼万里,尅成鸿业。孤本前明余脉,荷上天慈眷,海内相推,恭承大宝,以安天下。新朝即开,效上古之先圣,还诸权于万民,定有天下之号曰‘大中华’,改元神武,恭诣太庙,追尊四代考妣为皇帝皇后,立大社大稷于京师,以册宝立妃张氏为王后。谨以今年三月初九日,合祭天地于园坛,不敢不告。’”
  章太炎祭文读完,再次进熟之后,乐县内的乐工开始奏乐,洪钟大吕之中,文舞出而武舞进,只等这一段云门舞完,又有国会议长、副议长,再按照朱宽肅样子复祭一次天帝。三献之后,便是赐胙、开燎,点燃柴堆只等柴烧到一半的时候,太常卿便喊典礼完毕,这劳民伤财的告天祭地才告完毕。
  告天就是用火把进献的东西烧到天上,祭地就是把祭祀的东西埋到地下。身处阁楼的方君瑛看着南面有烟火升起,便知道仪式已经到了开燎,马上就要结束了。果然半个钟不到,便看见朱宽肅的玉辂车远远的行来,估摸着来人快到了,方君瑛缓缓的撩开遮挡枪管的破布,子弹也轻轻的推上膛,人则按照以前教的,开始均匀的调整,狙击镜里就等着目标出现,然后再精准一击。可就在这时候,对面的某处忽然闪现一丝亮光,她惊讶间忽觉得头上一疼,而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十多分钟后,白茹带着几个安全局的特工闯进了这个房间,看到倒着血泊里的方君瑛,她绷着脸没有言语,同行的一个人拿着照片对着方君瑛的脸庞看了看,然后对着她说道,“是她!”
  “把这收拾一下,看看能不能查到些什么。”白茹吩咐着,说完之后临出门的时候她叹了口气,再叮嘱道,“好好的把她葬了吧。”
  “是!长官。”下属恭敬道。昨日局长就通报了要注意狙击手刺杀,但诸人找来找去还是没有找到这刺客会藏在什么地方,最后还是白茹凭着经验在正阳门大街选了一个地点警视周围。在朱宽肅的辂车要赶到、方君瑛出枪的霎那,敏锐的她立即发现了这边狙击镜的反光,在方君瑛未开枪之前,她便毫不犹豫的开枪将其击毙了。
  方君瑛被击毙的消息不到十分钟就传到杨锐耳边,杨锐听完之后脸色不变的问道:“不可能只有方君瑛一个人刺杀,陈其美一定还有后招。”
  “先生。我猜想也是如此,可在北京城内,也就只有方君瑛冒了出来。其他几个人都躲在使馆区,而方君瑛身上也没有找到什么证据。那枪虽然是日本步枪,可日本的这种金钩步枪在中国也不少,难以确定这就是日本人指使干的。”刘伯渊想到使馆区心中就很是气恼,要不是那里不能抓人,他早就把程家柽几个人给抓过来了。
  公使区就是国外之国,杨锐对此也是理解,见刘伯渊那边确实没有什么消息,杨锐只好道:“那就是盯紧一些。千万不能松懈了。还有程家柽电报里说‘西风雨’。那其实是日本人惯用的暗号,是说日本的西面,也就是我们这边的情况不好,雨很有可能是开战的意思。”
  后世看多了二战片的杨锐对程家柽那句‘西风雨’很是忌讳,按照历史,偷袭珍珠港是‘东风雨’,现在搞什么西风雨,难度日本要偷袭自己不成?所以这个词一出,只让杨锐神经紧绷。
  杨锐知道很多一般人不知道的事情,刘伯渊对此早就习以为常了。他见杨锐提及开战,便道:“先生,要不要我们就在公使区内找个地方。就在里面抓人审人,这样就不要把人带出来了,把消息带出来就可以。”
  “就在里面抓人、审人?”杨锐奇怪道,“那如果抓人的时候行动不密,岂不是我们的人也要被洋人抓住,而且我们还不能承认这是我们的人?”
  “是这样的。先生。”刘伯渊也是无奈才会想出这样的办法。
  “还是先算了。万一程家柽本身就是一个陷阱,引我们上钩怎么办呢?”杨锐反问,“现在还没有一个国家承认我们,公使区那边不能出事。不然对外交不利。”
  “明白了。先生。”刘伯渊也知道这种办法不是太好用,他只是一时心急说出来而已。“那先生。方君瑛之事要是……要是夫人问起该怎么说?”
  杨锐并不知道方君瑛要杀的就是自己,以为她要杀的是朱宽肅。闻言便道:“不要管她,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白茹枪再晚开一秒,朱宽肅可就要见天帝了。对了,说道证据,你们那边可以想想如何引入指纹破案,”杨锐想到一个东西,忽然把话题越说越玄,见刘伯渊听不懂只好解释道:“每一个人的指纹都是不同的,在那把步枪上、装枪的木箱子之上,总是会有一些不小心留下的指纹,把这些指纹想办法取下来,然后再和有嫌疑的人一一去对应,那就能找出凶手。”
  杨锐说的就是按指印的原理,刘伯渊虽然懂,但闻及要和有嫌疑的人一一对应,也倒抽口气道:“先生,这指纹那么小,要是一一去对应,能对应的来吗?”
  “你去试试就知道了。”杨锐佯怒道,“指头只有十个,嫌疑人有多少个?安全局在国内行事,总是不能乱来的。你那边招了些仵作是还是不够的,办案是要讲科学。”
  杨锐教训完刘伯渊,便独自会内服穿礼服去了,一会封爵,他是少不了的。本来爵位他是不想要,可他不想要复兴会没人敢要,所以最后只得答应。和封蒙古人的不同,汉人这边除了朱宽肅的亲眷,封的最高者只是公爵,复兴会之前的委员都是公爵,不过王季同、虞自勋不受,章太炎欣然,其他几人没有不接受也没有高兴,只是建议除了蒙古藩王外,其他什么藩王府、公爵府、伯爵府,还是只先立一个牌坊,画地为府为好,等国家有钱的时候在建。
  皇极殿中一番折腾,礼部官员把圣旨一读,乱七八糟的藩王、公、候、伯、子、男等爵就新鲜出笼了。杨锐对此没有高兴,反而有些遗憾,他想的是阅兵不知道那年哪月才能实现,总不能放到永定门外吧。那都已经是北京的外城了,有铁路穿城而入不说,那也太远了些吧。
  杨锐这边有心思,忙活了一天的章太炎却说不出的畅快,对他来说,革命已成、国已立、爵已封,此生经此永无大憾了。皇极殿大飨宴上他见杨锐皱眉,软着腿喘着气道:“竟成今日不该有心事,毕竟是大喜的日子,我们大家都得高兴才是。”
  他如此说,只让旁边诸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杨锐见此只好讪笑。虽然都是一个组织的,但他的喜好并不代表所有人的喜好,每个时代人们的价值观都会不同,有些相近的东西他可以强加给诸人,但有些比较离谱的东西他是没有办法强加过来的。比如说开国阅兵,在章太炎等人看来,这其实是军礼的一种,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立国之日行的应是祀礼,而非军礼。
  “枚叔你不困?”杨锐笑问道,他知道章太炎为了祭天,一晚上根本没睡,他只是一个文人,年龄已过四十,精力已经没有年轻人好了。
  “不困!不困!”章太炎红着眼睛,把要打的哈欠又强行吞了回去。他或许是身体上已经疲倦,但精神上去是亢奋,“竟成,我问你,祭完天回紫禁城的时候,为何还有枪声?”
  “枪声?”杨锐想到了白茹那一击,直言道:“是有。有人要刺杀,不过现在没事了。”
  杨锐一说刺杀,章太炎就满脸愤怒,他低着声音道:“是孙汶派人做的?”
  “是以前同盟会的人,但是不是孙汶派的,暂时不知道。”杨锐道。
  “什么叫暂时不知道,这明明就是他弄的事情。他这是要与全天下为敌!”章太炎激愤道。“刺客死了没有?”
  “死了。”杨锐道,“枚叔,你就放心吧。现在仪式已经结束,孙汶就是想闹,一时半会也闹不出什么乱子来。”
  “我回去定要撰文批驳!”杨锐波澜不惊,章太炎却是愤恨不已,“开国之日,居然派人刺杀一国之君,简直叫人孰可忍不可忍!”
  “枚叔,你还是省点笔墨吧。”杨锐道。“你知道孙汶在日本怎么说的吗?他说‘支那人皆废物,唯我独豪。我才是支那的救世主,凡是服从我命令的就来。’我看这个人已经是疯了,对付这样的疯子,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国家越来越兴旺。中国复兴之日,就是孙汶灭亡之时。”
  “可也不能便宜了他!”章太炎越想越恨,今日祭祀之礼可是费了他无数心血,却不想差一点就喜剧便悲剧了。
  “他一次次的破坏,人一个个的死光,没有再比这样慢慢变成孤家寡人更痛苦的事情了。我们越是不把他当回事,他就是越是狂躁不已。今日刺杀一事,我觉得还是不公布为好。”杨锐道。他很想知道中日大战中国胜而日本负,台湾光复、朝鲜独立,孙汶将作何反应,再回去去美国洗盘子吗?
  杨锐想到此的时候,乐声又起。礼部弄得是明朝大飨之仪,让人分不清这是吃饭还是行礼。仪式上每进一爵酒,就要奏乐,不但奏乐,后几次还要表演歌舞。只等第九爵奏驾六龙之曲,演百花队舞之后,这才开始撤酒吃饭。明朝的礼仪极为繁琐,虽然杨锐要求其简而又简,但这顿饭吃的极为不适。不过宴会麻烦,菜肴却很是精致味醇,以往吃得根本不能比。到此杨锐不由想到,这内务府要是开成了全球中餐连锁店,那这生意……
  杨锐在皇极殿赴宴,形色匆匆的刘伯渊举着令牌一路小跑进了皇城,他此时也不顾什么礼仪了,披了件太监的衣服来到杨锐跟前,在杨锐的差异中重声道:“先生,袁世凯被刺了!”
  “什么!”杨锐闻言大惊。他一直防着宋教仁,却不想原来是袁世凯。
  *
  戊卷终。()
  开国大典是一件宏大却麻烦的事情,尤其是杨锐要求仪式必须古今结合,告天祭地祭祖和阅兵式都要在此过程后体现。不过后世的阅兵式是在*之下长安街之上,而现在天街即在,长安街上阅兵是不可能的,拆了整个天街也是不可能,所以阅兵最后认为或许能安排在正阳门下举行。
  话说如此,可一到正阳门就知道正阳门也是举行不了阅兵式的,那正阳门前楼之下本就不是直街,而是一道弧形街道,瓮城的东西两边还是火车站,东边是去天津的,西边是去保定的,两站还有铁路经过正门相通。即便是把正阳门下的街道修直了,这正阳门前楼也要拆掉,因为这本来就是军事要地,有那些射箭孔在,阅兵时诸人将无法观礼,而且相对于六十米的承天门来说,这三十多米的前楼太窄了,就是拆除了上面的建筑,观礼时也站不了几个人。
  天街拆了章太炎诸人不乐意,因为这是皇权的象征,没天街就没皇帝,并且这还要改变历史旧观——承天门下金水河要盖住,玉带桥要拆除,甚至连华表也要挪位置,弄到最后看到改过的样子杨锐也是不赞同;而正阳门前楼拆了杨锐也不愿意,这是历史古迹,一点也动不得;最后还有个办法就是在正阳门后、大明门前面再建一个类似承天门大小的城楼,然后把棋盘街扩宽,这样什么都不要拆,可问题是棋盘街东边就是公使区,即便是建了一座阅兵观礼的城楼,那阅兵也只能阅西面的这一半,东面根本就过不去。
  开国大典没有办法举行阅兵式,这是杨锐没有预想到的。不能阅兵。那就是不能展现肌肉,不能威慑洋人,这让他很是不满。是以当国会代表提议有皇帝就必须要有年号的时候。杨锐便建议那些文人们务必要在年号上加一个‘武’字,以展现新中华的气势。总理大人有命。诸人不得不从,他们最后从易辞上‘古之聪明叡知,神武而不杀者夫’这一句里遴选出‘神武’二字,做年号的同时,也拍了杨锐的马屁,意思是说总理大人英明不凡,神武天授。当然也有人想出‘圣武’二字,但当即就被章太炎否了。这和‘昭武’一样,是属于反贼叛逆用过的年号,很不吉利。
  杨锐没想到那些文人的用心,只想要一个威武的年号彰显国威,神武初听不如朱元璋的洪武,但也就是那么个意思,当下就觉得可以,不过自己一个人不妄定年号,只把这事情甩给国会和朱宽肅去想,最后诸‘武’之下。他们选的还是‘神武’二字。
  从各地前来京城授勋的千名军官士兵因为不能参加阅兵式,只好在大典当日分立皇城干道两边,以这样的方式被检阅。在他们中间只有少部分人在开国仪式完成之后。将进皇极殿受封爵位,而剩下的则在郑亲王府由杨锐亲自颁发勋章。封爵只是念个圣旨,而授勋则是要一个个的挂勋章,但幸好这不是杨锐一个人颁发,不然近千人他就是颁到第二天天亮也颁不完。
  除了封爵授勋,新朝太庙的规制也被改动了,之前配享太庙的只是皇帝的亲眷还有一些文武功臣,现在的规制则是只要是为国而死的,都可以配享太庙、以受祭奉。杨锐本对这种虚的东西毫无兴趣。但看到章太炎提出的时候,一边听着的李子龙居然连呼吸都停顿了。顿时明白配享太庙制度对这个时代人们的吸引。这还不是一个厚黑拜金的时代,而是一个重礼知辱的时代。真要是战死者也可入太庙,那部队的战斗力会如何?怕不是要变成敢死队吧。
  1912年的开国大典似乎是前朝开国大典的翻版,但实际上跟着朱宽肅祭天的不再是文武百臣,而是六百名国会议员。这虽是有体现皇权将全部授予国会的意思,更有杨锐不想半夜三更起来跟着朱宽肅去天坛跪跪拜拜的意思。
  三月初九这一天半夜三更,天坛这边礼部的官员就开始忙活,郊社令、良酝令等官员将祭酒装在尊爵之中,大祝官也将祭祀用的玉币放在竹篓,大官令带领进馔之人将各色食物分别盛放在笾、豆、簋、簠等礼器内。四更天的时候,奉礼郎又带领赞者数人入坛,再由这些赞者引导太祝、令史、诸执事们入坛,三拜之后,奉上祭品,各就各位。
  天坛上面摆弄祭品、准备三牲,天坛下面已经站满了国会议员,幸好早春的天气不冷,要不然半夜起身站在这里受冻一般人估计受不了。天坛上祭品摆弄完毕的时候,赞引官开始引导着这六百议员列队等候,只等乐工和舞者进入上面的乐县、天坛再清扫一遍的之后,鼓乐声响起的时候,议员们按照之前排练好的队列进入天坛,在划定的区域里站好。
  天坛忙活,紫禁城那边也忙活的不得了,三更的时候卫戍部队就已经列好了大驾仪式的阵势,只到了四更末,朱宽肅在侍中的奏请声中出了行宫,被亲卫们请上玉辂车直行天坛。临近天亮的夜最是昏黑,但为了典礼,从皇城出承天门,再出大明门、正阳门,一直到天坛都灯火通明,甚至整座城市也亮起了火光,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新朝的祭天大典。
  方君瑛昨天拿到步枪就藏身于正阳门大街一间事前就租好的阁楼里。刺杀杨锐不是她的提倡,而是来自党的命令。她明白杨锐死后程莐更会悲苦,可这是革命,容不得半点温情。虽然程家柽给她安排了的稳妥退路——刺杀之后快速逃离,并进入公使区以逃脱搜捕,而后再坐外交马车离开北京千万日本,但她却不想照办,除了不愿翼附日本人之外,她还觉得自己做的对不起程莐,只希望刺杀之后早早的死去算了,这也算是一命抵一命……
  心下既定,那处事自然就利落。天坛那边还没有准备的时候,黑暗中她便进入了阁楼外面的藏身处。她只想等着杨锐诸人祭天完毕,回紫禁城的时候找机会开枪。这个时候折腾了一半夜的警卫一定身心俱疲,是最容易刺杀的时刻。
  方君瑛苦等,杨锐则在安安稳稳的睡觉,去年冬至祭天他就把事情推给临时国会了。他认为文武百官只是伙计,上天之代表天子,万民之代表议员才有资格祭天,因为他们是这个国家的主人,而政府则是主人的佣人。佣人是没有资格祭天的。他这样的歪理邪说要是放在前朝一定是异端,但在新朝这样的说法却是以民为本的体现,这不光是议员同意,便连素来反对复兴会政略的梁启超也出声附和,称此议体现了民为重、官为轻之意,只是忧虑北京可以如此,就怕北京下面的那些州县不会如此,毕竟有太多嘴上自称是公仆、实际却是主子的官僚了。
  在礼部布置的开国大典上,文武百官根本就不会出现,只等第二日国会召开。议员们投票之后,杨锐才将被正式任命为大中华国总理大臣,并于当日组阁;而廷尉府人员。将由其提名并通过国会表决任命。和总理大臣的任期不同,廷尉的任期是极为漫长的,确切的说只要身体健康,这廷尉将在这个位置上一直做下去。
  这一天杨锐起床的时候,北京外城的天已经发亮,这是一个难得的晴日,在雨水不断的早春,天气好的只让人不敢相信。此时已经换好祭天大裘和冠冕的朱宽肅在太常博士的带领下,开始登台祭天。不断的跪拜、奠基、跪奉、进熟之后,晨光之中早已经精疲力竭却担当太祝一职的章太炎开始宣读祭天的祝文:
  “维黄帝四千零一十年岁次壬子。三月甲辰,初九日辛未。嗣天子臣礼部尚书领代议士敢昭告于昊天上帝:‘自清失道,四海横流,丧权辱国,于斯为焉。幸有义士起,提剑鞠旅,首起戎行,扶翼万里,尅成鸿业。孤本前明余脉,荷上天慈眷,海内相推,恭承大宝,以安天下。新朝即开,效上古之先圣,还诸权于万民,定有天下之号曰‘大中华’,改元神武,恭诣太庙,追尊四代考妣为皇帝皇后,立大社大稷于京师,以册宝立妃张氏为王后。谨以今年三月初九日,合祭天地于园坛,不敢不告。’”
  章太炎祭文读完,再次进熟之后,乐县内的乐工开始奏乐,洪钟大吕之中,文舞出而武舞进,只等这一段云门舞完,又有国会议长、副议长,再按照朱宽肅样子复祭一次天帝。三献之后,便是赐胙、开燎,点燃柴堆只等柴烧到一半的时候,太常卿便喊典礼完毕,这劳民伤财的告天祭地才告完毕。
  告天就是用火把进献的东西烧到天上,祭地就是把祭祀的东西埋到地下。身处阁楼的方君瑛看着南面有烟火升起,便知道仪式已经到了开燎,马上就要结束了。果然半个钟不到,便看见朱宽肅的玉辂车远远的行来,估摸着来人快到了,方君瑛缓缓的撩开遮挡枪管的破布,子弹也轻轻的推上膛,人则按照以前教的,开始均匀的调整,狙击镜里就等着目标出现,然后再精准一击。可就在这时候,对面的某处忽然闪现一丝亮光,她惊讶间忽觉得头上一疼,而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十多分钟后,白茹带着几个安全局的特工闯进了这个房间,看到倒着血泊里的方君瑛,她绷着脸没有言语,同行的一个人拿着照片对着方君瑛的脸庞看了看,然后对着她说道,“是她!”
  “把这收拾一下,看看能不能查到些什么。”白茹吩咐着,说完之后临出门的时候她叹了口气,再叮嘱道,“好好的把她葬了吧。”
  “是!长官。”下属恭敬道。昨日局长就通报了要注意狙击手刺杀,但诸人找来找去还是没有找到这刺客会藏在什么地方,最后还是白茹凭着经验在正阳门大街选了一个地点警视周围。在朱宽肅的辂车要赶到、方君瑛出枪的霎那,敏锐的她立即发现了这边狙击镜的反光,在方君瑛未开枪之前,她便毫不犹豫的开枪将其击毙了。
  方君瑛被击毙的消息不到十分钟就传到杨锐耳边,杨锐听完之后脸色不变的问道:“不可能只有方君瑛一个人刺杀,陈其美一定还有后招。”
  “先生。我猜想也是如此,可在北京城内,也就只有方君瑛冒了出来。其他几个人都躲在使馆区,而方君瑛身上也没有找到什么证据。那枪虽然是日本步枪,可日本的这种金钩步枪在中国也不少,难以确定这就是日本人指使干的。”刘伯渊想到使馆区心中就很是气恼,要不是那里不能抓人,他早就把程家柽几个人给抓过来了。
  公使区就是国外之国,杨锐对此也是理解,见刘伯渊那边确实没有什么消息,杨锐只好道:“那就是盯紧一些。千万不能松懈了。还有程家柽电报里说‘西风雨’。那其实是日本人惯用的暗号,是说日本的西面,也就是我们这边的情况不好,雨很有可能是开战的意思。”
  后世看多了二战片的杨锐对程家柽那句‘西风雨’很是忌讳,按照历史,偷袭珍珠港是‘东风雨’,现在搞什么西风雨,难度日本要偷袭自己不成?所以这个词一出,只让杨锐神经紧绷。
  杨锐知道很多一般人不知道的事情,刘伯渊对此早就习以为常了。他见杨锐提及开战,便道:“先生,要不要我们就在公使区内找个地方。就在里面抓人审人,这样就不要把人带出来了,把消息带出来就可以。”
  “就在里面抓人、审人?”杨锐奇怪道,“那如果抓人的时候行动不密,岂不是我们的人也要被洋人抓住,而且我们还不能承认这是我们的人?”
  “是这样的。先生。”刘伯渊也是无奈才会想出这样的办法。
  “还是先算了。万一程家柽本身就是一个陷阱,引我们上钩怎么办呢?”杨锐反问,“现在还没有一个国家承认我们,公使区那边不能出事。不然对外交不利。”
  “明白了。先生。”刘伯渊也知道这种办法不是太好用,他只是一时心急说出来而已。“那先生。方君瑛之事要是……要是夫人问起该怎么说?”
  杨锐并不知道方君瑛要杀的就是自己,以为她要杀的是朱宽肅。闻言便道:“不要管她,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白茹枪再晚开一秒,朱宽肅可就要见天帝了。对了,说道证据,你们那边可以想想如何引入指纹破案,”杨锐想到一个东西,忽然把话题越说越玄,见刘伯渊听不懂只好解释道:“每一个人的指纹都是不同的,在那把步枪上、装枪的木箱子之上,总是会有一些不小心留下的指纹,把这些指纹想办法取下来,然后再和有嫌疑的人一一去对应,那就能找出凶手。”
  杨锐说的就是按指印的原理,刘伯渊虽然懂,但闻及要和有嫌疑的人一一对应,也倒抽口气道:“先生,这指纹那么小,要是一一去对应,能对应的来吗?”
  “你去试试就知道了。”杨锐佯怒道,“指头只有十个,嫌疑人有多少个?安全局在国内行事,总是不能乱来的。你那边招了些仵作是还是不够的,办案是要讲科学。”
  杨锐教训完刘伯渊,便独自会内服穿礼服去了,一会封爵,他是少不了的。本来爵位他是不想要,可他不想要复兴会没人敢要,所以最后只得答应。和封蒙古人的不同,汉人这边除了朱宽肅的亲眷,封的最高者只是公爵,复兴会之前的委员都是公爵,不过王季同、虞自勋不受,章太炎欣然,其他几人没有不接受也没有高兴,只是建议除了蒙古藩王外,其他什么藩王府、公爵府、伯爵府,还是只先立一个牌坊,画地为府为好,等国家有钱的时候在建。
  皇极殿中一番折腾,礼部官员把圣旨一读,乱七八糟的藩王、公、候、伯、子、男等爵就新鲜出笼了。杨锐对此没有高兴,反而有些遗憾,他想的是阅兵不知道那年哪月才能实现,总不能放到永定门外吧。那都已经是北京的外城了,有铁路穿城而入不说,那也太远了些吧。
  杨锐这边有心思,忙活了一天的章太炎却说不出的畅快,对他来说,革命已成、国已立、爵已封,此生经此永无大憾了。皇极殿大飨宴上他见杨锐皱眉,软着腿喘着气道:“竟成今日不该有心事,毕竟是大喜的日子,我们大家都得高兴才是。”
  他如此说,只让旁边诸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杨锐见此只好讪笑。虽然都是一个组织的,但他的喜好并不代表所有人的喜好,每个时代人们的价值观都会不同,有些相近的东西他可以强加给诸人,但有些比较离谱的东西他是没有办法强加过来的。比如说开国阅兵,在章太炎等人看来,这其实是军礼的一种,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立国之日行的应是祀礼,而非军礼。
  “枚叔你不困?”杨锐笑问道,他知道章太炎为了祭天,一晚上根本没睡,他只是一个文人,年龄已过四十,精力已经没有年轻人好了。
  “不困!不困!”章太炎红着眼睛,把要打的哈欠又强行吞了回去。他或许是身体上已经疲倦,但精神上去是亢奋,“竟成,我问你,祭完天回紫禁城的时候,为何还有枪声?”
  “枪声?”杨锐想到了白茹那一击,直言道:“是有。有人要刺杀,不过现在没事了。”
  杨锐一说刺杀,章太炎就满脸愤怒,他低着声音道:“是孙汶派人做的?”
  “是以前同盟会的人,但是不是孙汶派的,暂时不知道。”杨锐道。
  “什么叫暂时不知道,这明明就是他弄的事情。他这是要与全天下为敌!”章太炎激愤道。“刺客死了没有?”
  “死了。”杨锐道,“枚叔,你就放心吧。现在仪式已经结束,孙汶就是想闹,一时半会也闹不出什么乱子来。”
  “我回去定要撰文批驳!”杨锐波澜不惊,章太炎却是愤恨不已,“开国之日,居然派人刺杀一国之君,简直叫人孰可忍不可忍!”
  “枚叔,你还是省点笔墨吧。”杨锐道。“你知道孙汶在日本怎么说的吗?他说‘支那人皆废物,唯我独豪。我才是支那的救世主,凡是服从我命令的就来。’我看这个人已经是疯了,对付这样的疯子,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国家越来越兴旺。中国复兴之日,就是孙汶灭亡之时。”
  “可也不能便宜了他!”章太炎越想越恨,今日祭祀之礼可是费了他无数心血,却不想差一点就喜剧便悲剧了。
  “他一次次的破坏,人一个个的死光,没有再比这样慢慢变成孤家寡人更痛苦的事情了。我们越是不把他当回事,他就是越是狂躁不已。今日刺杀一事,我觉得还是不公布为好。”杨锐道。他很想知道中日大战中国胜而日本负,台湾光复、朝鲜独立,孙汶将作何反应,再回去去美国洗盘子吗?
  杨锐想到此的时候,乐声又起。礼部弄得是明朝大飨之仪,让人分不清这是吃饭还是行礼。仪式上每进一爵酒,就要奏乐,不但奏乐,后几次还要表演歌舞。只等第九爵奏驾六龙之曲,演百花队舞之后,这才开始撤酒吃饭。明朝的礼仪极为繁琐,虽然杨锐要求其简而又简,但这顿饭吃的极为不适。不过宴会麻烦,菜肴却很是精致味醇,以往吃得根本不能比。到此杨锐不由想到,这内务府要是开成了全球中餐连锁店,那这生意……
  杨锐在皇极殿赴宴,形色匆匆的刘伯渊举着令牌一路小跑进了皇城,他此时也不顾什么礼仪了,披了件太监的衣服来到杨锐跟前,在杨锐的差异中重声道:“先生,袁世凯被刺了!”
  “什么!”杨锐闻言大惊。他一直防着宋教仁,却不想原来是袁世凯。
  *
  戊卷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