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扶持计划实施

  ……
  黄秦听过后久久无言,此时此刻他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惊讶?激动?惶恐?亦或者失落?总之五味杂陈。
  心想:到头来自己终究逃不过傀儡的命运。
  或许有:他说的是否真实?。把整个燕国皇室都杀了?这可不是儿戏?
  或许还有:那个药不会是假的吧?万一吃下去醒不来怎么办?这种把戏见惯不惯了。
  瞬间心中闪过无数念头,一时间大脑非常混乱。
  “你莫不是在消遣我?”
  到最后仍然不敢相信,憋出这么一句。
  “你觉得自己还有什么可供我消遣的价值吗?如果不信大可吃下,然后用你的眼睛去看,用心去体会便知真假。况且你有的选吗?”
  这一句才彻底让他放弃抵抗。答应起码还有生的可能,不答应即可面临死亡,他毫不怀疑石林会这么干。
  虽然同他打交道次数并不多,但这人心狠手辣远近闻名,对待生命如同草芥,很像他们灵族的一贯作风。
  沉吟片刻,黄秦最终选择妥协。
  “好吧,我答应你。该怎么做!”
  “聪明的选择!”
  随后两人密谋了长达数十分钟,把整个计划完完整整核对一遍。当石林走出房间时,外面的守卫均已撤离。
  直到此时黄秦才明白,谢佐不是其对手的根本原因。
  伴随漯南的解放,老皇帝终于得已脱困,没有了锦衣玉食又缺少下人的伺候,不过短短时间,明显看起来苍老了许多,可那浸入骨髓的傲气不曾降低半分,反而越加变本加厉。
  “叫那个姓石的过来磕头谢罪,竟然将我这堂堂燕国皇帝当做交易筹码?他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主人的存在!”
  后面的话越说越离谱。
  “他不过是我们秦家请来帮忙的一条狗,拿钱办事却连主人意思都敢杵逆,简直大胆包天,来人啊!把他给我捆了!”
  站在台阶上显得气势十足,只不过周围士兵没有一个听他的,均是视而不见。
  这已经不是当年的那支燕国正规部队了,有了新的领导班子,摒弃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现在是一只崭新部队。
  全部由他石林一手提拔,尤其是著名的圆桌会议和燕云十八将,把持着国家大部分权利,他一失了势的老头,谁会鸟他?
  见身旁士兵连头都懒得抬,不由更加生死,正欲再次发作,被士兵连推带搡的架进附近马车。
  “行了,别那么多废话,赶紧走吧。还要赶路呢!”
  “你们……”风中只留下含糊不清的两个字,就再无其他话语,后面想说瞬间戛然而止。
  围观百姓看热闹不嫌事大,还有不住起哄的。
  “皇帝老儿,怎么不说了,你的本事呢?处决谁啊?让我们看看呐?”
  民众早就对他心生不满,否则也不会稍有鼓动即揭竿而起,巴不得人人看他笑话。
  互送马车一共三辆,这也是为他安全考虑,毕竟乃一国之君,沿途有卫兵保护,整整两百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场面可谓蔚为壮观。
  某方面讲,石林也是给足了面子。
  这边老皇帝的车队启程前往燕京,那边押送战犯黄秦的队伍先一步出发,他们的目的地皆是燕京,只不过他是去受公开审判地。
  罪名当然是叛国,做给人看无非抱着杀一儆百的态度。
  “走吧……别看了,到时候一路上有你看的机会。”
  在同石林碰面的第二天,便启程解往首府,出城的那一刻,街道两旁挤满了百姓。
  没有言语谩骂,没有激进人群,当然同样没有赞赏。世间很多人并不知晓谢佐的存在,黄秦却是家喻户晓,广大群众把这场内战最后算在了他的头上。
  对于持续数年的战斗,心中颇为感慨,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差,用一个词形容,就是矛盾。
  从所住位置出到城门,需经过中央大街,两旁群众争先恐后,都想亲眼目睹这个,带领自己全家老小奋斗过的男人。
  窃窃私语……
  黄秦听不清楚旁人说什么?他正被关在木制牢笼内,保持站立姿势只能勉强露出个脑袋,四肢带着沉重铁镣,不下五十个全副武装的士兵在押送护卫。
  吱嘎……吱嘎……的声音在安静的街道上显得那么突兀,就在黄秦看不到的一处酒楼,正有两个人细细品茶。
  “你让我劫的就是他?”
  “是的,地点时间按我说的办,把他送到指定位置你就不用管了,剩下的他自会处理。”
  “你这样做,秦玉那边又如何解释?”
  “哼……聪明的她自然不会去问。”
  ………………
  另外一边——燕京,身处大本营的秦玉,在得知老皇帝被安全解救消息格外开心。
  信上交代让她务必做好接驾工作,同时通告皇城内的所有子嗣,不要忘记,按照规矩应当在城外十里亭跪拜迎接。
  这个规矩秦玉自然知道,身为灵族她当然无需跪拜凡间人类,只在城内恭迎即可,派遣他人便是。
  至于人选,石林没说,不过礼仪司官员提出。
  按照祖宗规矩,皇帝回京,必须全部人等出面迎接,三宫六院妃子可以不去,但是皇后和各宫娘娘,还有诸位太子殿下必须前往。
  想到这秦玉犹豫再三,还是觉得有必要按照传统来。
  随即下旨,吩咐各宫照办。
  “啪……”
  接到消息后,各家反应均不相同。
  有些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些则大骂前方无能。
  “笨蛋!笨蛋!笨蛋!那些个蠢猪为何不把那老不死的干掉,这样我就有希望一步登天!”
  虽然一年多来,石林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可还是不乏一些涌动的暗流,尤其是经此一役,围绕皇位的继承问题,可以说各方倾尽全力,把宝压在了这最后一颗稻草上。这是那些利益集团,认为最后的机会。
  他们坚信,石林毕竟是个外来户,内战结束,皇帝人选依旧会落在秦家头上。秦玉乃一介女流不足为惧,只要押对宝,待他走后,时间会抚平一切,到那时天下依然还是他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