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恩重如山
他的心中想道“这一次自己做的可真好,这一下师父就不会再说什么!再找理由就有点过分了。现在终于是可以享受师父的夸耀了。”
只是这一次久久的没有一点的动静,自己感受不到自己师父的感觉。他回过头看着自己的师父说道“师父!您看我这一次怎么样,是不是已经做得很好了。”
师父没有理他,只是保持着微笑的样子安然入睡了。他走过来,看着自己的师父,感受他的气息却什么也感受不到。他突然地着急起来说道“师父!师父!您可不要吓我啊!师父,您怎么了。”
这个时候他曾经依靠的人就这样离开了。荆轲的心中也是十分的痛心,他已经是失去了自己的主心骨。未来的日子需要他自己一肩去承担,可是这样的力量真的是难以捉摸。
面对这样的局面,看着自己的师父。荆轲悲愤万分,他抱着自己的师父在附近的山腰上面找一块清净的地方。后背依靠山川余脉,左右依附通风而聚水气。
同时前面有河道,不断地有水流流过。所谓风水着,顺风顺水。不偏不倚,这边刚好是一个不错的地方。但是在山的一侧有一个漏,这个漏是山民们经常伐木造成的一个空缺。
正所谓美中不足,这样的局面使得荆轲有些失望,不过他并不是很在意这样的环境。虽然自古以来,代代相传中庸之道以求长生之意。
风水好的地方不仅仅是对于人未来的一种期望,而且庄稼也能够茁壮的生长。产量可以比一般的地方要高产很多,这样的环境一般被誉为风水宝地。
正是因为这样的环境,因为可以让谷物更好的复苏,所以备受人们期待喜欢。这样的思想不仅仅是中国古代,甚至是很多的文明都有这样的情况,大家注重重视这样的地域。
埃及的金字塔还是中国的金缕玉衣,两者都是对于重生的一种向往。当然两者相比之下埃及的更加残暴,喜欢干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木乃伊。
对于风水的追求是希望可以将达到一个特定的环境,这个环境的湿度,温度,空气质量有一个严格的要求。所以不是非常的极端,符合传统的认识。
荆轲自己亲手一点点的挖出一个墓穴来,将自己的师父用衣服包起来。放在里面,然后又一点点的将他埋葬!自己的心中一下子就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才好。
埋好自己的师父以后,荆轲三跪九叩。他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静静地看着自己的师父的墓碑。这是他的再生父母,心中还是有些遗憾。静静地坐在那里。
三跪九叩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礼行,这样的礼数是对于一个人极为的尊重。能够这样可以看得出来荆轲对于师父的尊重和恩情,才会行这样的大礼,即便是自己的最严自己的一切都可以放下。
当然了,在战国以前很少有人行这样的礼出来。做出这样的礼行都是发自内心的一种佩服和感恩,能够行这样的大礼着一定是有过再生之情分。
即便是孔子时代孔子行礼和众弟子的行礼也是鞠躬为主,这样的大礼是不常见,也不是重要的礼数。它的发展成为上下级必然的礼节是对于人的侮辱等级的划分之后变了味道。
权贵希望通过自己的权力希望证明自己也是圣人一般,只是往往是事与愿违。荆轲坐在这里,这个时候再也听不到师父的呼唤。师父已经走了,这里也安静了。
他坐在那里说道“师父!您说我现在应该是何去何从,留在这里。可是留在这里毕竟是太无聊了,也没有人出来帮助我,自己一个人在这里就像是失去了方向一样。
如今您也去世了,如果我被什么野狼野狗之类的叼走了。您说您这一辈子就这一个高徒我死了,谁来传承您的技艺呢?我也没有孩子,早晚就要失传,剑圣之命真的就没有了。
想来想去,我还是下山吧!只要我下了山之后就可以将您的技艺发扬光大,特别是现在。天下大乱,您说我这五步之内杀一人的剑术究竟是有什么作用。
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我流落在民间传承我们剑道的心法。这也不失是一种对您的传承,您老人家这么多年的心血也是没有白流是不是。而且下山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说完话之后,荆轲自己的心中已经不是像以前一样他想到“下山也出去,浪一浪。这样的生活才是我应该有的生活,到时候多给您带一些徒子徒孙回来也是一件好事情。
如今这荒野之中已经没有我留恋的东西在,早早地下山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下了山之后就可以享受享受,那么的繁华,那么的美好。”
荆轲只下山过一次,这一次还是很多年前的事情。那个时候自己什么也不知道,看着世间的繁华他的心中十分的羡慕。这一切真的是一种美好的事情,他并不理解世间的残酷。
对于未来美好的向往,是这个时候荆轲原本初心的展现。正是因为自己的初心,荆轲所要面临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世界将变得无比的破碎。
回头看着自己的师父坟墓,他的心中已经是失去了这里的期望。他这个时候转身准备离开这里,所能够带走的只能是一种对于未来的期望。
回到自己住的地方,荆轲这个时候看着眼前的一切说道“永别了!走吧!”
他一把火将自己曾经所有的故事都给结束了,他准备离开。不再回头,坚定地背影似乎和未来的自己一样,既然已经选择自己的未来,就不会回头。火光冲天,看着自己的背影艰难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