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饮鸩止渴

  在韩国的王城,伴随着合纵联盟的解散,韩国马上就要面对来自秦国的威胁。韩王看着大臣张平,郑安阳说道“如今秦国已经破解了合纵之势头。
  他们接下来的事情会不会是攻打我们韩国,这样的时候可不得了。不知道诸位爱卿有没有什么良策出来,如果有什么良策寡人定当重赏,你们说说吧!”
  几大家族在下面看着这样的形势没有人愿意做出头鸟。看着周围的环境,每一个人都期待这个时候别人站出来。在最后面的姬光默默地站在后面准备随时出手。
  姬光在自己的心中想道“如今韩王焦灼,几个大臣心中也是各怀鬼胎。他们的家族利益这个时候肯定不会有人站出来,要想解决这样的问题看来非我莫属了!”
  错综伏在的利益关系使得这个时候的贵族不敢轻易地出手,面对现在的危机他们只是望着却步。作为韩王的心腹大臣张平这个时候因为众人都在也不敢说话,只是看着韩王,等待着他的发号施令。
  大殿之上没有人说话,韩王这个时候自己的心中很着急,也想要解决问题。他就是十分的劳累,韩王坐在上面十分的乏困,也不知道自己已经等待了多久,总之是已经困了。
  站了两个多时辰,大家还是一言不发。张平看着众人心中说道“这都是怎么回事,他们怎么会这样。究竟谁说个话啊!如今大王看来是要玩狠的了,得想办法才行。”
  在旁边的几个人心中也是想要找机会出来,于是大家就开始用眼神挑逗身边的人。大家的眼神交流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一点的效果,都是在看别人的时候假装看不见,都再等待着。
  看着贵族冠冕堂皇的样子,这个时候在后面的姬光抓住时机走过来说道“大王!微臣有一个提议不知道大王是不是有想法,微臣说来给您听一听。”
  声音之大震耳发挥,他这一闹让几个大臣吓得不轻,反应过来之后大家也欣喜若狂,因为只要有人提意见大家就可以表决。这样就不用在这里站了。
  韩王正在睡觉,听到有人大喊!一下子就把他给吓得不轻。反应过来的他这个时候,看着眼前的人们说道“怎么!天色不早了是不是要退朝了!你们~”
  睁开眼睛一看前面跪着一个人,自己赶紧改口说道“爱卿!你是不是有什么好的办法出来,您不妨说一说让我们听一听,大家好解决问题。”
  姬光看着大王说道“大王!如今你知不知道郑国这个人,听说他是一个工程设计师。听说这一次干旱,秦国受灾非常的严重。关中之地也是民不聊生,如果我们能够借着这样的机会将郑国引荐给秦王。
  到时候郑国给他们修一个水利工程至少得年,而且他们还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出来。只要他们中计了,我们就不用担心秦国的巨大压力,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我们韩国也不损失什么,他们秦国一定会因为这样的事情元气大伤。到时候我们五国伐秦,他们必然是得不偿失。只要躲过一时,我们以后就不用担心了。”
  一听到这个好消息之后,韩王的心中一下子就找到了感觉。他觉得这是一个一本万利的好事情,而且自己也没有损失什么,心中对于姬光的意见是非常的赞同。
  他兴奋的看着姬光说道“爱卿!这才是我的好爱卿!您的说法很对,我就应该这样做,这是我们韩国最好的一个办法了。不费一兵一卒就将秦国元气大伤无力东出。
  您的想法很好,那就想办法!将郑国包装好,送到秦国去!记住一定要他起到作用,让秦国建设国家,建设大工程!建设一个可以消耗他们时间更长的国家力量。”
  姬光看着韩王,这个时候已经是信心满满,他的心中只有一件事情就是要为秦国带走这个人才。郑国的名声在韩国新郑已经是有着不小的声音,所以这个时候姬光才会知道。
  他这个时候想要借着这样的事情联系秦国,同时在韩国立足。面对这样的绝好机会,他刚好站在这个舞台的中心,问题的关键地方。所以他这个时候非常有权利,有信心去做这件事情。
  为了能够确保这件事情可以顺利完成,他谦虚的说道“微臣说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国家的需要,但是还不知道究竟可行不可行!大家不妨可以说一说自己的意见。
  几位大人都是知道国家安危,国内外形势的人,你们不妨说一说这样的事情究竟能不能做。你们对于这样的事情怎么看,我们要不要送郑国去秦国。”
  郑安阳看着姬光笑着说道“这样的事情真的是再好不过了,这样就能够消耗秦国的国力。如果这个工程能够持续数年,我相信秦国自己都会坚持不住甚至是垮台,到时候我们就可以群起而攻之。
  都说秦国人很聪明,我想这个时候他们一定是不会知道我们做的事情,他们现在一定还在梦里面。心中对于我们感恩戴德,却不知道这是我们的计谋!!”说话间大家都笑了。
  紧随着公孙无名看着众人说道“到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找一个靠得住的人出来。一定要舍得花钱才行,这样才能够打通秦国的上下关系,这样的事情才能够办成。这样的事情我想姬大人一定是有自己的计划。”
  公孙无名最后的一段话就是替大家说出来,这也是大家的意思。既然这个问题是姬光提出来的,这件事情就交给姬光。让他好好的全心全意的去做这件事情。
  大家没有意见,这个时候的韩王更是没有意见。他真的是巴不得自己败江山的时候慢一点,只要韩国不再自己的手中亡国就是自己的一大幸事。对于人才流失更是没有一点的感觉。
  对于自己的国家,韩王已经不知道这是不是自己的国家,到底是不是自己说的算,反正是混着过日子。过一天是一天,正是这样的想法使得他要逃避责任,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法阻止秦国进攻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