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兀剌海城

  大宋宣和元年,辽天庆九年,夏雍宁五年,七月初四日,孙途所在的辽国商队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后终于抵达了西夏国内。
  在历经几番艰险,穿过茫茫的戈壁大漠,越过就是这六七月份还有着积雪的牟那山后,他们终于得以从荒无人烟的地带走出,渐渐看到了一些人影,再往前行了一程后,一座占地极广的城寨也已出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让本已疲惫不堪的众人的精神陡然就是一振。
  这是一座周长近二十里的城池,城墙皆由黄土夯筑而成,高达七八丈,远远地看上一眼,就足以让人感受到此城的肃杀与威严。事实上,这等城池摆到大宋也就比寻常县城规模大些,连青州城都比它要高大许多,但是因为它所处的环境——四周除了高山就是荒漠,唯有一城孤立其中——此时在众商人眼中就显得格外气势逼人,也让人有种依靠与安全的感觉生出。至少在入此城后就不必再担心露宿野外会被野兽或马匪什么的偷袭了。
  不过在想到马匪一词时,已经临近那座有数十兵卒守卫的高大城门前的众人心里还是有些发紧。要真如他们所猜想的那样,那伙化名灰狼的马匪乃是西夏军队假扮,一旦此事泄露,他们所有人都只有死路一条了。
  但既然都已经到了这儿,就断没有胆怯回头的可能,当先的几名商人在互相打了几个眼色后,便都怀着忐忑的心情大踏步地走上前去。
  守城的西夏便军对他们倒是颇为热情,为首的军官只是询问并查看了一下众人随身的货物马匹,以及相关过所后,便在收下一笔不菲的入城费后放了众人入城。其实像这等边城和里头的百姓守军最乐于见到的就是商队的到来,因为他们的到来就意味着大量的货物与商机,能让整座边城变得越发的鲜活热闹起来。
  而在看到为首的商人付钱给军卒时,孙途还稍微愣怔一下,这付出去的铜钱居然是大宋的宝钱,而非他想象中的金银等贵重金属,或是辽国自制的钱币。
  事实上,如今中原三国,包括吐蕃、南诏等小国虽然都各自铸钱,可是因为工艺等方面的不足,他们铜钱的质量都很不稳定,远比不了大宋的宝钱。这在各自国内还不是问题,可一旦进行跨国贸易就无法让别国信服了,所以几十年下来无论辽夏还是其他各国全都形成了默契,跨国交易只用宋人的宝钱!
  可以说如今的大宋在经济、文化、科技等等方面都是整个时代最为先进的存在,甚至论起影响力来都比千年后的灯塔国更大,但奈何如今的大宋偏偏在军事上显得有些弱势,于是纵然其他方面远超别国,也只能自保而无法真像那灯塔国般当起了所谓的世界警察,其实就是天下最大的搅屎棍子。
  此时的孙途可不知道这等大势,虽感奇怪也没太往心里去,很快就随着队伍一起进入了这座名叫兀剌海的关城。
  与大宋那些城池,以及辽国的西南两京相比,这座外部看着还有些规模的城池的内部则显得很是凋敝,除了连绵一片的军营外,只有几百处稀稀拉拉的民居散落在城池的西南方向。
  从城门这里直通向城内的大街上,此时也没见多少人,少有的那些位身上穿得也都是残旧的衣物。不过这里就是普通百姓的身材都要比宋人军卒还要健壮些,红黑色的脸膛,古铜色的皮肤,以及露在外头的肌肉,迎面就给人一种粗犷豪迈的气息。
  当孙途还在四下里领略西夏国的民风特色时,其他商人却已经开始为下一步的行动做准备了。他们很快就在城中找到了那唯一一间的客栈。这客栈占地虽然极大,但客人却是少得可怜,一见今日来了一支百多人的商队,店老板早已喜得两眼都快瞧不见了,急忙点头哈腰地就亲自上前招呼,而一旁的伙计则都不用人吩咐的,就帮着那些商队伙计把马匹等牲口带去后边圈养起来。
  商人们这一个多月餐风露宿的早已疲惫不堪,现在入了城池自然放松下来,赶紧就让客栈老板把好酒好菜送将上来。对方一听更是大喜,急忙又跑去后边吩咐厨房的人把最上等的酒菜给尽快做出来。
  等到他把这些东西都安排好后,几个商人才和他聊起了这兀剌海城的具体情况和商机来。这也是他们一到店里就大把花钱的其中一个目的,只有这样的客栈老板才是这城内最好的眼线耳目。
  这位拿着商人们递过来的一袋子铜钱,更是笑开了花,当下就用有些生硬的汉话为他们做着本城的介绍(与几国间贸易多用宋宝钱一样,几国人间对话也习惯了用大宋官话,这也是宋国文化经济软实力强过别国太多的表现):“我们这兀剌海城只是一座边关军城,除了驻军之外,其他人口不过三五千。本来因为靠近大辽的关系,还能时常有商队前来,从而吸引一部分本国商人也来这里碰碰运气。可是自从五年前,前方戈壁里出了马匪后,商队是来得越来越少喽,于是渐渐的,商人也来得更少,连西南那边开了有好几十年的榷场都要彻底关闭了。”说着,很有些颓然地叹了口气:“想想当年,我这店里每月也能接待好几百人的,可现在,一年都难接到几百人。”
  众人一听这话,又各自生出了一丝不安来。好在对方也没有在马匪这事上多作纠缠,随后又笑了起来:“不过各位这几天到来倒是好运气,因为再过五六日,就是我国内半年一度的大集市日,到时附近许多人都会来城里购买换取一些东西,你们要是不急着走,说不定还能换上一些好东西呢。”
  虽然货币早在几千年前就已流行开来,但西夏国内一些偏僻的百姓依然不可能随便拿出钱币来,所以这等集市上也就保留了以物易物的传统。而在得知此事后,几名商人都露出了一丝喜色,这可是个发财捡漏的好机会啊。
  论起见识、心机和口才等等方面,这些商人都是要远超过寻常百姓的存在,这还是指的那些身在城市,见过吃过的主儿。而那些接下来会赶来兀剌海城进行交易的夏国偏远牧民就完全是一群头脑简单的家伙了,在商人眼中,他们分明就是一群待宰的肥羊。倘若把握住机会,他们都能以极低的代价从那些百姓手里换取到大量的好东西,就是用一张毛皮换一大块宝石什么的都大有可能,更别说其他了。
  孙途在旁听着,也看到了那些商人眼中闪过了贪婪之色,不觉有些好笑。本来看他们这架势似乎是打算尽快离开兀剌海这是非之地,尽早赶去后方更大的城池做买卖的。可现在看来,这些人是得在此逗留一段时日了。
  另外,他也看出这位客栈老板也是带着自己的目的才说这些的,毕竟这一百多人的商队入住客栈,人吃马喂的每日的消耗就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他自然就能从中赚取相当丰厚的利润了。可以说他才是暴赚不赔的那个,至少别人还没换到好东西呢,他已经有大笔的钱财入袋了。
  不过孙途对此的兴趣倒不是太大,他来西夏也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怀着要搅乱夏国,让其至少在几年内腾不出手来搅事。而要做到这一点,兀剌海这等边境小城根本没有任何价值,必须去夏国的重地,比如银州、灵州之类的地方。
  正思索着如何开口跟他们告辞,同时向皇甫端借些钱财傍身呢,那边的客栈伙计已经将一坛坛的本地好酒,以及一道道原汁原味的当地美食给端了上来。
  早已饥肠辘辘的众人当下也不再多说,便围坐在了一起喝酒吃肉起来。这里的酒论滋味当然不好,不但酸涩,甚至还带着些苦味儿,但好在它足够烈足够劲,只要习惯了它的味道后倒也别有一番风味。至于菜嘛,其实就是肉了,而且几乎都是用烤炙而成的,几乎看不到烹煮出来的食物。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因为此处的海拔已经比辽宋等地高了许多,想把肉食彻底煮熟耗费的时间可比直接炙烤要长得多了。当然,这还不是最关键的一点,更主要的是,就是这兀剌海唯一的客栈里,也就两口锅而已,根本来不及为他们准备大量的食物。大宋可是一直都把铁器作为绝对的禁售品的,辽国还好,在西夏,尤其是这等边远城市里,铁锅什么的完全就是奢侈品一般的存在了。
  可即便菜式简单,众人依然吃得津津有味,风卷残云间,就把刚杀的三只羊都给吃了个干净,然后才各自回客房歇息。
  就是孙途,此时也没有急着提出离开,而是先好好地睡上一觉再说。毕竟这一路而来,他们都没有真正踏实地睡过一觉啊……
  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