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李轩的抉择
想到这里,李轩就自言自语的说道:“除非有一种拼音可以把整个世界的所有语言发音都能标注,才可以对中国的古代语言进行标注。”
郑教授也是迎合说道:“是啊,只是却很难啊。”
“不对!有一种方法可以,而且还能把中国的古代汉语详细的发音标注出来!!”李轩一边说一边高兴的看着郑教授。
郑教授则是惊讶的看着李轩道:“什么方法?难道你想到了?”
李轩认真的对郑教授说:“教授,如果用国际音标对古代汉语进行标注,不知道行不行得通?”
国际音标,早期又称万国音标,是一套用来标音的系统,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由国际语音学学会设计来作为口语声音的标准化标示方法。国际音标的使用者有语言学家、言语治疗学家、外语教师、歌手、辞书学家和翻译学家等人。
按照国际音标的设计,它只可以分辨出口语里下列音质的对立成分:音位、语调以及词语和音节的分隔。若要表示诸如齿间音(或双齿音)和由唇颚裂所发出声音的音质,则有另一套获广泛使用的国际音标扩展系统。
国际音标遵循“一音一符,一符一音”的原则,最初用于为西方语言、非洲语言等的标音。经过多年发展,在中国语言学者赵元任等人的努力下,国际音标逐渐完善(改进了国际音标的声调符号,添入了舌尖元音音标等),已可为汉语等东方语言注音。
直到2007年,国际音标共有107个单独字母,以及56个变音符号和超音段成分。
而国际音标就是一种可以把世界上的所有语言都可以进行标音的方法。一开始李轩没有想到这个,主要是他刚才钻进了汉语拼音的怪圈了。当他跳出来之后,立马就想到了国际音标。
郑教授听到李轩的话后先是一愣,然后说:“小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一位语言学家就曾经使用国际音标对古汉语进行标音,但最后还是卡在了上古汉语那里。”
李轩听到郑教授的话后并没有放弃,而是对着郑教授说:“教授,国际音标自从发明到现在,就一直在改变,即便是现在,国际语音学学会也会对国际音标增增减减,别说如今的了,就是在2007年国际语言学会重新修订的国际音标,都比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完善太多了。所以我想试一试,不提别的,就说国际音标如今在世界上面的使用情况,绝对不负于万国音标的名称。所以我认为还是可以的。”
郑教授听到李轩的话后先是想了一下,然后对着李轩问道:“小轩啊,如果你准备这样做的话,那你还要系统的学习国际音标啊。”
李轩则是笑着说道:“这个教授不用担心,国际音标我已经很熟悉了。”当初李轩在自学英语,甚至自学别国语言的时候,最开始是单纯的学习,后来就是用国际音标进行学习,所以,李轩早就对国际音标很熟悉了。但也因为李轩最开始使用国际音标学习的是外语,所以也没有想到用其进行古汉语标音。
郑教授听到李轩的话后先是惊讶了一下,然后说:“好,小轩,既然你有这个想法,而且想法也非常不错,如果你成功了那么绝对会对中国的语言学做出巨大贡献的,所以我支持你。”
李轩笑着说道:“多谢郑教授。”如果国际音标真的可以对古汉语进行标音的话,那就相当于,给古汉语标上了汉语拼音一般,只要熟悉音标的人就可以立马念出来。想到这里,李轩就一阵的激动。
之后,李轩并没有多呆,而是再一次回转图书馆,去寻找郑教授写的目录上面的书。
来到图书馆之后,李轩直奔古籍修订专栏,然后是语言学的专栏,开始寻找,找到一本就开始寻找下一本。
“《尔雅音义》孙炎?就是你了。”
“《声类》,魏左校令李登所著,收了。”
“《韵集》,《文心雕龙、声律》刘勰著。《经典释文》,《切韵》《韵书》《唐韵》··········”
从最早的南北朝有关书籍,一直到清朝的,李轩全部寻了一遍,然后做好的笔记,一些无法拿走的书籍也只能先记下,后面再进行研究。就连有关于现代普通话书籍李轩也都找了一遍。
之后,李轩就捧着大量的书籍,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在之后的时间里,李轩开始忙了起来,并且除了自己有关于考古和文学的研究之外,还多了一份古代语言学。而李轩也深深地痴迷其中,甚至有的时候研究结束准备休息,但抬头一看,天空已经开始发亮了。
就这样,一直到半个月后。这天李轩让赵龙带自己出去散散心,而赵龙也知道李轩这段时间比较辛苦,于是带着李轩来到了密云水库,二人就在水库旁边钓鱼。
这个时候,李轩突然感觉到自己的鱼竿有鱼咬钩了,于是立马用力一拉,一条长不到十公分的小黑鲤鱼出现在李轩的面前,而且还不停的扭动着身躯。
李轩叹了一口气,然后把鱼钩从鱼嘴里拿出来,直接把这条可怜的小鱼给放回水库里面。
今天李轩之所以出来散心,主要是自己的研究遇到了分水岭,还有就是想出来透透气,毕竟李轩已经让自己憋了半个月了。
李轩最近正在做一个决定,那就是想要为古汉语的标注做一本书,之所以是书,就是因为古汉语的发音虽然与如今大行径庭,但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没有断层的国家,使用汉字几千年,除了很少的字体,基本上意思没有变化。
所以就不用像修订字典一样的做,只是负责对汉字进行注解标音,至于汉字的意思还有与之对应的词组,则是交给新华字典了。不过李轩也不是只标注单字,比如在上古汉语中,有许多的字体大部分现代人都不认识,即便是翻译成简体字也不认识,因为在现在这个时代,那样的字已经成了生僻字了,许多人别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可能连读都不会读。
比如簋(gui三声),这个字代表着是一种器物,一种青铜礼器。而且这个字还是非常常用的,相当于鼎。
但在现在,基本上很少有人认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