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欲戴皇冠

  “殿下,老臣以为当下明王和汉王旧臣,能用则用之,待诸州稳定之后,再根据官员考校而能者上,庸者下,否则会造成各州无官管辖的境况。”
  勤政殿。
  李然等景州重要的文臣分列站立。
  正在商议新占据诸州的统辖问题。
  毕竟打江山容易,这打下来的江山如何管才是真正的问题。
  “臣附议,臣附议。”李然的话说出,不少大臣附和。
  在此之前,一些年轻的官员主张更换各州所有官员,派遣景州准备的官员前去接任。
  争吵一番后,李然表态才终止了争论。
  “新占领的各州情况复杂,各种旧势力盘根错节,景州的储备官员年轻,且不了解当地情况,容易用力过猛,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对抗,正如左傅所言,大军征战之时,当有了个稳定的后方,消灭了残余势力后,再徐徐改善。”刘钧选择了支持李然。
  “是,殿下。”众人齐声道。
  此次刘钧召集众人,所为的便是此事。
  定策之后,便挥手让他们离去。
  这时候,刘让突然出列,高声道:“殿下,下官有一事要奏。”
  “何事?”刘钧疑惑道。
  刘让一向喜欢和稀泥,基本上从来不当出头鸟。
  现在突然出列,让他有些意外。
  “殿下,细数这些年,荣朝战乱不止,百姓流离失所,如今明王,晋王更是引狼入室,致使百姓蒙难,如若再由这些虎狼之人操弄天下,百姓之未来堪忧,下官望尽天下,如今能救黎民于水火之人,唯有殿下,望殿下为天下苍生着想,当登基为皇,重铸中原!”刘让字字如同雷,响彻整个勤政殿。
  李然眼角带笑。
  在府衙中,他早已和大臣们达成了共识。
  靖王该称帝了。
  不过,这话他让刘让说出来而已。
  “殿下,刘知府所言,正是老臣心之所想,殿下,国不可一日无君啊。”李然突然跪了下来。
  在他之后,文臣跪了一地,同声道:“请殿下为苍生主持公道。”
  望着一票跪着的大臣,刘钧无奈地笑了笑。
  这些家伙早就在期盼着这一天了。
  不过放眼如今的天下,似乎也到了这个时候了。
  否则一盘散沙的荣朝还会遭受更多的,来自外面的苦难。
  不过,有些道理他是懂得。
  这登基之事,他虽然心中已经同意。
  但是不能一口就答应,而是要三推三迎。
  如此一来,在史官的笔下,他就是被臣子逼迫登基。
  于是刘钧没有说话,只是摆了摆手。
  李然见刘钧同以往的表现不同,顿时大喜。
  带着大臣又一次高呼,请刘钧自立为皇。
  如此三次之后,刘钧道:“既然如此,为了天下苍生,本王便不再推辞,自今建国,国号宁,为天下安宁之意。”
  “是,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钧的话音落下,李然等人生怕刘钧反悔似的,忙把皇上的称呼喊出来了。
  勤政殿的声音在王府传出很远。
  王府中的家丁和婢女听见了,很快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毕竟这段日子,私下要求靖王自立为皇的消息很多。
  这时,他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向勤政殿而跪。
  口中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道道声浪响起,从前面传到后面。
  汤圆,平儿和青儿也听见了这道声音。
  她们面露喜色,也是跪了下来,口中高呼。
  赵玉燕听见声音立在门口。
  在她身边,一个六岁的孩童眼神中带着迷茫,“姑姑,他们在干什么?”
  赵玉燕的嘴角带着笑意,“你表兄要当皇上了。”
  “皇上。”孩童半懂不懂的样子。
  赵玉燕道:“快,跪下来,从今以后,你要像他们一样尊他为皇,以臣下的姿态侍奉他。”
  孩童点了点头,听话地跪了下来,像其他人一样山呼万岁。
  赵玉燕的眼角带着一丝晶莹。
  她知道早晚这一天会来临,如今这个世间只有她的儿子才能做中原的皇帝,也只有他的儿子配当这个皇帝。
  至于曾经的荣朝,注定会变成人们心中遥远的记忆。
  而她们这些前朝的记忆,也会逐渐被忘却。
  转过身,她走进寝殿,将她父亲留下的遗诏和茂王留下的遗书拿了出来。
  让所有人出去,她拿起景州生产的火柴,将两样物品点燃。
  这两样东西,刘钧一直让她保存着。
  她知道,是该让这个秘密永远消失了。
  这个孩子永远都不会知道他真正的身份。
  这是为他好,做一个富贵公子逍遥一生本就是他父亲的遗愿。
  万岁的呼声渐渐消失。
  勤政殿中大臣们为何时举办登基大典而争论了一番。
  直到傍晚,众人才回去。
  刘钧正式登基后,府衙的职位等等都要变动。
  毕竟马上就是属于宁朝的时代,而不再是靖王。
  大臣离去后,刘钧称帝的消息不胫而走。
  整个景阳城陷入了狂热。
  “嘿,咱们也要城皇城根的人了。”
  小吃摊上,一个商人兴奋道。
  “当今天下,没人比靖王更适合做皇帝,这是顺应人心啊。”
  “可不是,靖王当了皇帝,咱们的日子就更好过了。”
  “……”
  小吃摊外,商铺之中,这样的议论比比皆是。
  接着,又随着火车传到了其他各府。
  而府衙,为了照顾到更多的官员和将领,将大典的时间通知了各府。
  要求各府重要官员前往景阳城。
  同时,消息也传到了在外征战的大军中。
  金菱城。
  陈宪入驻这里后,继续派出士兵清缴漏网的东瀛士兵。
  靖王要登基建立宁朝的消息送达后,他便坐不住了。
  “张副将,这里就交给你了,本将要回去参见皇上的登基大典。”陈宪兴奋道。
  张副将苦着一张脸,虽然也想回去,但军令如山,他只能遵从。
  “回来后,我会给讲讲的。”陈宪看出这位副将的心思,安慰了一句。
  梁州。
  苏缙刚行军之此,便得到了刘钧要登基的消息。
  嘿嘿笑了两声,他道:“早就等着这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