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二章 问题的关键

  三个人离开中国棋院时已经过了三点,算起来他们在黄德志那里聊了竟然快一个小时,连茶水都续了三回,这让第一次见到黄德志的孙学刚非常感慨,他没想到这位当今国内棋坛的掌门人是如此的平易近人,此外那位国青队的主教练给人的感觉也很不错,性格爽朗,行事果断不拖泥带水,虽然脾气有点儿急,但为人古道热肠,急功好义,是那种可以信赖的人,不过话说回来,最让他惊讶的还是王仲明,说实话,即使到了现在他也想不明白黄德志,刘志峰为什么会对王仲明那么好——要求在中国棋院与职业棋手一起训练比赛,按道理这应该王仲明求着人家的事儿吧?终究你即使有钱,愿意支付在棋院参与训练比赛的一切费用,棋院也可以拒绝你的要求(就好比国青队,即使是职业棋手你想参加队内的训练比赛就可以了吗?水平不到,人家觉得你的加入只会浪费人家的时间和精力,给钱也没人愿意陪你玩儿),但是黄德志和刘志峰给人的感觉却是非常的热情,倒好象是怕王仲明不来棋院训练似的,这正常吗?虽然对三星杯赛的详细情况不是很了解,但孙学刚也知道每次代表中国棋院出战的职业棋手至少也有四五十位,其中大部分都是积分排行榜上前四十名的一流棋手,超一流棋手,这还没算上中国棋院直接推荐进入本赛的两名种子优手以及在上届比赛进入四强而争取到的额外名额有这么多的职业棋手在三星杯上冲锋陷阵,以中国棋院院长的高度,犯得着为一位业余高手操那么多的心吗?难道在这位中国棋院院长的心中,王仲明的份量比那四五十位职业棋手还来的
  “王老师,你明天什么时候搬家去棋院宿舍?到时候我好派人帮你搬东西呀。”虽然满脑子的疑问,但孙学刚也不好去问,将车驶出棋院大门开上主路后,他向王仲明问道。
  “谢谢你。不用麻烦了,我没什么行李,住宿舍无非是带些换洗的衣服再有些书籍资料,一个旅行箱足够装下了,我自已一个人应付的过来。”王仲明答道。
  “噢,那好吧。对了,比赛名额的事儿到底会怎么解决呢?看王老师你似乎对这个问题不怎么关心的样子,是不是已经想到棋院会怎么处理了?”既然对方用不着自已的好意,孙学刚也就不再强求,想起另外一个问题。他好奇的问道。
  “呵,能有什么办法,报名人数超过指定名额,解决的办法无非几种,要么是按报名的时间先后,要么是按报名者的资历,要么就是选拔淘汰。如果是第一种,现在报名人数已经超过十人,且棋院之前没有公开宣布有此项规定。等事情发生了以后再提出这个条件显然难以服众,所以可以排除。按报名者的资历,说起来其实也就是棋手个人的综合成绩和近绩表现,以前中国棋院在分配参加国际比赛的人选名额时曾经实行过类似的方法。将棋手参加各种比赛按规模大小,重要程度,所得名次和距现在的时间长短依照一定的标准换算成分数,再用分数折算成参加国际比赛机会。每参加一次国际赛事,本年度就减去相应的分数,如此。分数高,参加国际赛事的机会就多,分数低,参加国际赛事的机会就少,这项规定执行了有相当长的时间,从某种角度也可以说是现在职业棋手积分排行榜的前身,尽管这样的方法存在相当的缺陷,现在棋院已不再使用,但不可否认是当时解决棋手参加国际比赛名额分配难题的一个好办法。不过,业余棋手没有类似等级分评定体系,虽然在网上谁多棋迷自发研究出各种的评分标准和评比结果,但中国棋院显然不能把那些评比结果做为选派参赛棋手名额的依据,而在短时间内,棋院也来不及推出自已的一套为各方面都能接受的业余棋手积分评定体系,因此这个办法也行不通。所以说到底,最后最可能选择的办法还是选拔淘汰,让想参加三星杯的人先自已pk一下,优胜劣汰,把人数减少到十个以下就行了。这样的办法虽然费时费力,却是最公正公平,也是最不会引起争议的办法。”王仲明笑笑答道。
  “呃,真的吗?陈老,您觉的呢?”孙学刚又向陈淞生请教到。
  “差不多也就这个样子了,按以往的惯例,中国棋院在完成国内报名后需要在两周内将名单送交韩国棋院进行最后的确认,所以中国棋院必须在两周内把参赛名额的问题解决,通过比赛来决定谁参加谁不参加,大家各凭自已的实力争取机会,要是我肯定会采取这样的方案。”陈淞生答道。
  “真的就这么简单?那我刚才问黄德长的时候他怎么不马上给个回应,既然是最合理,最公平,最为大家所接受的方案,有必要非得拖到明天再表态吗?棋院每年搞那么多比赛,虽然两个星期的时间是有点儿紧,不过特事特办,对棋院而言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吧?”孙学刚有些纳闷的问道。
  “呵,你嘴上说说当然轻松了。”陈淞生笑道。
  “呃,怎么?我说的不对吗?”孙学刚奇怪问道——截止到刚才,报名参加三星杯的业余棋手总计十五人,算上了后三天,估计也超不过二十人吧?二十个人的比赛用得了多大的场地,多少的准备时间?虽然没有组织过围棋比赛,不过比这种规模大的多的会议他负责办理的多了,难道办一场围棋比赛比那些会议还要难吗?
  “呵,你说的也不能说有错,单要是办一场十几二十人参加的比赛,不要说是棋院,就是随便四大棋社之一都不是什么难事,问题是,这场比赛事先不在计划之中呀。你要知道,棋院和普通民间公司不同,他的每一笔支出都要有预算和理由,如果没有指标,就算是买个拖把都不能批,现在突然冒出来一个比赛,不论规模大小,支出总是少不了的。如果参与棋手都在北京地区倒还罢了,住的再怎么远,花两三个小时总能赶到中国棋院,反正参加三星杯预选赛本就自费,也不必在意有没有对局费,两三轮的比赛,淘汰几个人,只要不涉及到资金,什么事儿都好说。但麻烦的是,这些棋手在北京地区的只有几个,大部分山南海北的都有,上海,南京,广东,湖南,四川,先不要说这些棋手是不是有别的事情,能不能协调出一个时间聚到一起比赛,就算可以,比赛地点设在哪里?设在北京,那些外地的棋手赴京比赛坐不坐火车,坐不坐飞机?到了北京吃在哪里,住在哪里?不设在北京,其他地方也一样存在这些问题。因为这个选拔淘汰赛是临时搞的,事前并没有在接受报名时公布,那么这些费用的支出便属于计划外支出,由谁来负责呢?”陈淞生笑着问道。
  “这样呀?”孙学刚这才恍然大悟,想不到这里边还有这么多需要考虑的问题,正所谓隔行如隔山,自已对这个圈子知道的还是太少了。
  “,呵,你也用不着担心,虽然有着种种麻烦,但黄院长主持大局这么多年,什么样的情况没有见过,什么样的难题没有遇过?和那些真正的难题相比,这根本就是小菜一碟,他肯定能找到办法解决的。”见孙学刚沉默下来,陈淞生以为他在担心参赛名额的难产,所以笑着安慰道。
  “陈老,以您的估算,搞这么一个比赛大致需要多少资金?”孙学刚忽然问道。
  “嗯,这个比赛不需要奖金也不需要有对局费,主要的花费出在交通和住宿两项,现在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参加,暂时算是二十人吧,淘汰一半可以采用抓阄对决的方式,那样只需要一天的时间就够用了,所以通算下来,我估计万块也就差不多了。”掰着手指一样一样算着,陈淞生最后给出一个大概的数字。
  “万?这么点就够了?”孙学刚惊讶道,这个数字比心里预估少得太多了。
  “呵,你以为多少?不过我这也是随口一说,不是那么靠谱,比如说,集中全国二十位最顶尖的业余高手跑到北京只下一盘棋就决定三星杯参赛的名额,估计很多人会觉得太草率,运气成分太大,万一抽签注的结果是强强相遇,弱弱相遇,岂不是自损自耗,凭白让韩国人占便宜?所以,最大的可能是采用积分制,轮次不需要太多,三或四轮便可以拉开差距,如果以业余比赛惯常的一天两赛的话,加上刚到北京需要休息的一天,总共三天,所以实际费用应该更高一些。当然,这也得看招待棋手入住饭店的标准如何,如果是星级饭店,再翻上一番也不一定。”陈淞生笑道。
  “呵,就算翻一番也没多少嘛。我先打个电话。”孙学刚笑道,方向盘一转,他将车停在路边,然后开门下车,掏出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