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不得低于百分之三十

  陈学胜只看到当前的利益,他有这种局限性,属于正常现象,因为他就只能看到这么远,也许nm公司在他眼里就是巨无霸,就是难以超越的偶像企业。
  但是,胡铭晨好歹是十几年后回来的人,他的眼界就不能也与陈学胜一样。
  在胡铭晨重生前那个知识爆炸性的年代,他看到了太多了不起的企业,辉煌过后就灰飞烟灭,这些企业无不例外的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企业产品和发展路径已经不再适合于时代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根本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他们的高速发展,就是靠吃十几亿人的广大市场红利而已,一旦红利渐弱,竞争加剧,他们就会像修建在沙滩上的房屋一般轰然倒塌。
  彭博电子有限公司刚建立没多久,还处在发育成长阶段,这个时候最适合调整,一旦时间再长,公司的基因形成,那就大船难掉头。
  胡铭晨既然是这家公司的大股东,或者说是这家公司的真正老板,那么他就必须要为这家企业灌输他的思维和想法,要为这家企业把握好未来的航向,从而让这家企业未来可以成长为一家伟大的,为员工为社会为国家谋福谋利的企业。
  胡铭晨计划先从根子上说服陈学胜,如果说服不了,胡铭晨不排除抽身,自己另外单干的动作。
  “别说百亿,就算是千亿,那又如何?一个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时时刻刻都有被竞争对手取代的可能。就像一个没有真本事的人,就算现在运气好捡了点钱,他也不会长久的富下去。nm公司有什么核心竞争力?你能告诉我吗?你觉得他能像ge那样的公司存在那么多年吗?”胡铭晨反问道。
  “核心竞争力,nm公司就是靠品牌啊,它的品牌就是竞争力,市场上就认nm这个牌子。至于ge......我不是很了解,只晓得它是发明家爱迪生创立的。”陈学胜的回答显得有些疲软,底气不太足。
  “陈叔,首先我们说说nm的品牌,那根本算不得核心竞争力,是,品牌很重要,可是品牌也得有内容啊,品牌靠什么,靠产品啊。那产品又靠什么?只能靠创新,靠质量把关,只有创新才会有新的产品出现,只有创新才能赢得先机。相应的,也只有把好质量关,才能赢得客户的继续信赖,企业才能更加的壮大。nm公司这两者有吗?就我所知是没有,他们几乎没有任何的研发力量,因此,他们所做的产品,也都不是跨时代的新产品。在质量把关方面,他们一样很差,这点与他们技术力量不够有直接的关系。说白一点,他们今天所取得的成绩,就是靠广告,也就是你所说的品牌而已。换成你,要是每年也砸上亿元的广告费下去,你也能搞成的品牌也未必比nm差,那有什么的呢?如果广告费再多给五千万,行业第一也不是什么难事嘛。”胡铭晨以一种不屑的轻蔑口吻说道。
  陈学胜也静静的听胡铭晨讲解分析,遇到他觉得有道理的,他也会点头认可。
  “我告诉你,nm这样的公司,是最容易打垮的,可反过来,像ge这种百年历史的公司,想打垮就很难很难了。你都说了,这家公司是爱迪生创立,或许因为这个原因,这家公司一直比较注重技术开发,二十几年前,这家公司投入到研发上的资金,就比八个nm公司的营业额还要多。到目前为止,这家企业的研发人员超过两万,光物理学博士就好几百人。你想想,像这样的公司,只要他们掌握了最尖端最前卫的技术,他们能轻易倒下去吗?人家就算啥也不干,光收专利费也能收不少。换言之,这几公司就算是不行了,人家卖专利,也可以卖一大笔钱。这也就是为何1892年成立,到现在一百多年了,人家还能那么强大的根本原因。你觉得nm公司的那个品牌和人家的这个品牌会是一回事吗?我告诉你,nm公司别说一年一亿的广告,就是一百亿的广告投入,也比不过。因为核心技术是买不来,他们现在是花了一些钱买技术,但都是二三流的,顶多就是自己弄个外观设计而已。”胡铭晨喝了一口水后继续道。
  胡铭晨说了那么多,陈学胜也有点受到触动。可是并不表示陈学胜就完全赞同胡铭晨的战略设想和发展路径了。
  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自信心的问题。陈学胜的心里,他是没有那么宏远的信心的。在他看来,像彭博电子有限公司这样的小公司,做好代工赚钱才是第一要务,不管是ge还是nm公司,对他来说都有点遥不可及。
  换言之,陈学胜没有成为一名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家的雄心,而胡铭晨有,不但有,胡铭晨已经千方百计的在往哪个方向迈进。
  “你说的这些,我都觉得有道理,可是我们公司还很小,与人家我们还差得远,就算我们搞技术研发,又能投入多少钱?那些应该是大公司才有实力玩的玩意。就像我们这个工业区,几十家公司,真正花大价钱去搞研发的,一家都没有。”陈学胜挣扎着道。
  “所以这些公司,最终都成不了气候啊,或许他们现在能过得滋润,能挣到辛苦钱,可终究一天,他们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桶。当别人用上汽车货车拉货的时候,再好的马车也是落后的,也是要输的。满清末年我们的大门是被什么打开的,坚船利炮,那时候养人才出动多少人,我们拿着大刀长矛的又有多少人,结果还不是签订一个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你说那些是大公司才能玩的玩意,那大公司也是由小公司长成的啊,哪个公司一创立就了不起?还不是得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ge公司那成千上万的专利,也不是一天干出来的,技术靠积累,人才也得靠积累。否则我们永远不会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更不会有自己的核心人才。”胡铭晨有理有节的道。
  “那你说怎么办?我们现在该如何做?”陈学胜说不过胡铭晨,只有退而求其次了。
  “很简单,列出一个规则来,比如利润的多少投入技术研发,或者营业额的多少投入技术研发,这个比例一定要控制住。”胡铭晨道。
  “那你觉得呢?什么样的比例合适?就我所知,大多数的公司都不超过百分之三。”
  “百分之三,百分之三能做什么啊。就因为我们国家的企业研发投入过低,我们才会一直处在产业链的最低端。”胡铭晨说到这里,又喝了一口水稍作犹豫,“考虑到我们现在的经营状况和方式,用营业额来衡量有些不靠谱,我们的利润太低。这样,用利润来划比例吧,利润的百分之五十用于科技研发和改造。”
  “百分之五十?那就是一半了呗,这比例是不是也太高了?这样投入的话,我们还怎么扩大产能啊?就比如我们现在利润四百八十万,岂不是要有两百四十万去养技术人员?”一听胡铭晨说利润的百分之五十,陈学胜就差点跳起来。
  在鹏城这么多年,他就没有听说过哪家公司会拿这么高比例的利润来做技术研发。
  一个企业光靠技术研发也是不行的,业务费用要,管理费用要,激励奖金要,扩大生产更是一大笔,更何况做品牌的话还有品牌推广费用,就是广告费。这些钱都要从利润里面来,就比如彭博电子有限公司,等开年了,陈学胜他这个老板就要给员工发红包,给有贡献的员工发奖金。
  研发站了一半,其他的部分,就等于大幅减少,势必会影响到公司的延续和发展。
  “如果你觉得这个比例高了的话,那我们也可以适当降低一些。关键是我们的利润率太低。”胡铭晨看陈学胜的激烈反应,也不得不退让一下,怎么说他也是第二大股东和总经理。
  “百分之十,我觉得百分之十算多的了,一年也是几十万,差不多够十来个技术人员的开销。”陈学胜自己说了一个比例道。
  “百分之十,几十万能做什么啊。最低也不能低于百分之三十。做技术研发可不光光要考虑人员工资,还有他们的设备费用和科研消耗,那都是不菲的。咱们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好,要保证他们的需要,否则岂不成鸡肋?”胡铭晨立刻就否定陈学胜的建议。
  “百分之三十......明年就得投入一百五六十万啊,这也太多了。”陈学胜苦着脸道。
  “陈叔,你别看现在投入多,要是他们真能搞出什么名堂来,收益更多。你知不知道现在有些企业做雷达?你知道人家的利润是多少吗?”胡铭晨道。
  “我不清楚。”
  “我告诉你,他们的利润不会低于百分之两百,有些甚至可以达到百分之三百,或许还更高,一百多块钱的东西,销出去随便都是四五百。你以为他们靠什么,不就是靠掌握了点技术而已吗。你要相信,我们今天的投入,也许以后的回报就会是十倍,百倍,甚至千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