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所谓名将
天子见谁,其实并不算是太大的事。比如,到礼部尚书张升这个层次,天子见个大臣他就要紧张,那还干不干活?
但是,张昭面圣的消息之所以迅速在京中传开,主要有两点因素。
其一,参与人物和时长。
天子是在皇后、永嘉公主在场的情况下召见张昭。这就不是一般的亲近。
这种待遇文臣想都不要想。文臣和皇帝,不管关系多么亲近,私人关系顶天就是到“帝师”这一条线。张昭这属于武勋、太监特有的荣耀:近臣。
但是,有那个武勋能够在皇帝面前谈笑风生近两个时辰呢?
注意,“谈笑风生”这个词不是凭空猜测的,而是宫中的太监们嘴里流传出来的。
地位如英国公张懋,替皇家掌握天下兵权,确实能够和皇帝单独密谈两个时辰,但肯定是谈国家大事,要谈笑,那怕还是有点困难的。
英国公再怎么是人精,他都已经六十多岁,要和三十二岁的弘治皇帝谈四个小时的闲话,那基本不可能。
而如李广(已故)、崔元、裴贯中等人固然是可以和天子谈笑,但这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人物,类似于府里养的清客。
张昭是以什么身份?国朝统兵的大将啊!而且是排位第一的大将。这个排位第一,分别是名望:他现在公认的“名将”。
当然,这个名将,张昭自己知道有多少水分。自打曾文正公之后,文人统兵,跟着他学就可以了。
二战时就有几个比较像的例子:击败沙漠之狐隆美尔的蒙哥马利。还有美国那一票所谓的“名将”,什么艾森豪威尔之流的。美国人编的历史书连华盛顿那种货色都是最伟大的将军,而且排名第一。真尼玛不要脸。
华盛顿作为美国的政治人物,开国领袖,其功绩要承认。但他指挥打过什么仗,水平怎么样,自己心里没点逼数?大把的史料写的清清楚楚。
还有,吹的牛逼上天的五星上将在彭总面前还不是跪?主席就说了,他们就是个纸老虎。
所以,这种伪名将,归根结底的秘诀,就是曾文正公的六个字:结硬寨,打呆仗。
说的再透彻点,就是拿国家实力(人力、财力、兵器)硬堆出来的胜利。
张昭虽然心里不认可这种“名将”,但他自己确确实实就属于这类人。所以,他一到战场上,绝不插手具体指挥,只关心全军的战略,物资储备、运输。
回归正题。
其二,张昭被人为大明朝排位第一的大将,还在于他手中的实力。新军一出,谁与争锋?
所以,归纳起来,弘治皇帝和张昭谈了近两个时辰,传递出来的就是一个确切无比的信息:此人正当红。
这是弘治朝最靓的仔!
而京中消息传得如此之快,还有第二个原因。张昭身上牵扯的事情太多。
这并非是说张昭最近又开始上跳下窜。而是,战胜朵颜三卫之后,朝廷有一系列的事情要“收尾”:把大宁都司和各种好处要切切实实的吃下去。
张昭职责所在,不断的提出新的建议。涉及到:资源法,银元推出,都司制度改革、蓟镇军整训、兵器更换、大宁都司架构、废除匠籍、对奴儿干都司的策略、移民等等。
瞧瞧,这都多少事?
众朝堂大佬们难道就不关心弘治皇帝答应了没有?
别看此时明朝的文官集团力量非常大,但要说能独立执政,那是在骗小朋友。
明朝文官最巅峰的大佬:杨廷和(他当了几十天没有名头的皇帝),张居正。
张相公的辉煌履历和事迹就不必多说了。他干了十年的摄政王。
但是,杨大佬需要太后的名义,张相公需要太后、内廷大佬冯保的配合。所以,这天下还是姓朱。
现在还是弘治朝,且弘治皇帝已经执政十五年多。
弘治皇帝如果私下里应允张昭某些建议,对庙堂诸公来说会非常麻烦。他们拿什么名头去阻拦呢?总不能因为不合他们的心意就真的“乞骸骨”吧?
这又不是“争国本”、或者皇帝乱命。这两种还可以骗一骗廷杖,政务意见不同的事,喊破天有个鸡儿用,各凭手段罢了。
现在不像以前“公论自在人心”。现在的公论在报纸。想把张昭搞臭也得要材料,光靠骂和编故事是不顶用的。
…
…
张昭没有关注京中的舆论风波,下午从皇宫中出来,到李教谕家中蹭一顿饭。
顺天府府学现在已经放假,李教谕在家里清闲的很,不是看书看报,就是和亲朋好友相聚。
张昭到的时候,李教谕的次子这段时间正好从外地回京,一起闲聊了小二十分钟。然后,带着陈夕凤、侍女们去城南的平江伯府祭拜。
平江伯陈锐虽然是郁郁而终,但总就是曾经挂将军印,充兵官,统领十万大军的武将,事后祭拜的灵堂不会在三五日就撤了。
张昭今天过来祭拜,主要陪金凤过来。死者为大,顺路上一柱香。
“伯爷,这边请。”
在灵棚中祭拜后,陈家的一名子弟将张昭带着到旁边的上房静室休息。这里距离女眷所在地不远。
少顷,嗣平江伯陈熊,带着弟弟陈泰过来招呼张昭。
兄弟两人披麻戴孝,脸上的哀伤表情到这时,十天的时间过去,其实已经麻木。
陈熊约三十多岁,中等身量,但看脸色、身形就给人两个字:胖、虚。他站着拱手,感激涕零的道:“伯爷能来祭拜,家父九泉之下有知,足可欣慰。”
张昭对陈熊感官其实很一般,金凤老说她这个兄长:贪鄙好色,好高骛远。对两人点点头,安慰道:“人死不能复生,你们兄弟节哀。”
闲话片刻,张昭结束和两兄弟的谈话,派人去里面和美妾陈夕凤说一声,先一步回府中。
陈夕凤、陈初静、薛云梦要在这里住两三天。张昭过年前再来接她们。
…
…
第二天上午,李幽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