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张昭的想法

  试行改革卫所司购买的院落并不大,只有三进,在东城外的价格大约是十二两左右。
  王承裕手下有官吏约四十余人。他将临时衙门设置在这里,主要原因也是经费不足。否则,设在城中多有牌面?
  仲夏的上午,小院里略显安静。知了不停的鸣叫,树荫落地。
  试行改革卫所司虽然有不少官吏,但是大部分都被王承裕派出去做事。登记、更改军户的户籍需要和顺天府诸县的官吏一起编造成册。他做事就像他治学一样严谨。张昭要不是昨天就派人和王承裕预约,今天也见不到他的人。
  王承裕时年三十九岁,正值年富力强时,这些天在京中奔波,面相变得有些发黑。一袭青衫,剑眉星目,名儒气度。
  王老大人时至今日,依旧是正七品的都给事中,所以官袍就是青色的。
  王承裕招呼着张昭落座喝茶,道:“子尚昨日在宫中面圣,今日就来找老夫。昨日是什么情况?”
  张昭面露苦笑,端着茶杯,沉吟道:“我所设想的国子监改革失败。武将过多的涉足朝政,不妥!另外,天子赐我一万盐引用于修建京西北的府邸。”
  张昭和王承裕其实算不得多熟。但是,两人的政z前途是捆绑在一起的。而且,张昭信的过这位西北名儒的品性,在他面前直接把原因点出来。
  张昭冒起来太快。他实际上在京中没什么朋友。想想,如果是一步步科举,生员、举人、进士,这一路走来,十几年的苦工,总能有志趣相投的朋友。
  如果是武勋世家,或者在军中服役,一样会有同袍,交几个生死兄弟。
  但张昭直接是带着新军卫打出偌大的军功,直接封爵。他想要找人吐槽一下昨天在广寒宫的遭遇,还真没人。李幽是故人,他却信不过。能聊一聊的人,就剩下他的老泰山:王承裕。
  王承裕明显的有点难以相信:竟然是因为天子猜疑导致这个提议失败。
  他这个女婿什么人?他这双招子看过不下万人,大致还是清楚的。张昭绝对没有篡位,或者架空皇帝的想法。
  然而,这就是天子啊!不是看你有没有那个心思,而是看你有没有那个实力。
  再往深里想,弘治皇帝对张昭应该是定性:武将。不允许他越界。这对雄心勃勃,锐意进取,试图改变天下的张昭而言,有点残忍!
  王承裕久经风波,他父亲几起几落。张昭这点小挫折算什么?抿一口茶,道:“那子尚你现在打算怎么办?”
  张昭叹口气,闻着袅袅升起的茶香,道:“国子监改革必须得停止。我本来的设想是让报纸行业率先兴起,而解开国子监的禁锢,可以让京中有足够的文字编辑、记者。
  这条路现在明摆着走不通。只能换一个方向。我打算在京中开设一所职业技术学校。专门培养印刷工人。招收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培养他们简单的读写识字。”
  义务教育暂时搞不成,那就只能先搞职业技术学院,培育产业工人。只要教会一批识字的工人,后面不一定是搞印刷产业,将来可以转到纺织行业。
  报纸行业当然不止真理报社这么大。想想看,后世的一个报社集团下辖多少刊物?养活多少人?
  不过,张昭是假培育印刷工人的名号,执行识字扫盲。然后将他们转到纺织行业去。
  弘治皇帝已经表露出让他不要参政的意图,他在弘治朝只能在军事领域做出一些变动。然而,时间不等人啊!他只能先从经济上着手。国泰商行有开设纺织厂的计划。
  京师和天津卫的郊外就是非常合适的棉花种植区。原材料有,再把工人培养出来,再搞出纺织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曙光就会出现!纺织机都有了,蒸汽机还远吗?
  王承裕并不知道张昭的打算。但是看得出来张昭情绪并不算低落,一些诛心的安慰话就没必要讲。
  譬如:天子最终还是信任你的,不然不会赐你盐引;天子如此敲打你,将来君臣相安,若不拦着你,只怕君臣难以善终,天子终究是一片好意。
  这些话,他相信张昭都想的明白。
  王承裕点点头,赞同张昭的想法,“你要办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印刷工匠来反哺报社也可行。一所专门培养工人的学校,不至于犯什么忌讳。”
  张昭道:“我想也是。今日来,还有一事。想请老泰山加速推动军籍转化为民籍之事。赎买土地的事情先搁置。至少在天津卫的卫所废除之前不要管。”
  其实,按照正常的逻辑,张昭突然被弘治皇帝敲打,他出宫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听缘由。
  之前,张昭还奉命和太子亲近。弘治皇帝真的是有意敲打他,不会以这样的方式。所以,必定是有人在弘治皇帝面前告了他的黑状,令天子生怒。
  但是,张昭出宫后压根就没想去查什么。还查个屁,他脑子不傻就知道是谁干的。
  别人不知道,他这后世来的穿越者,难道还不知道张鹤龄是个什么鸟人?难道还不知道张皇后是什么性子?又能不知道张皇后的枕头风有什么威力?
  王承裕不是官场小白,张昭之前和他畅谈过数次,他知道张昭的习惯,喜欢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现在张昭明确的要求他搁置赎买土地的事情,便有点明白了。
  王承裕看着张昭的神情,沉吟片刻,徐徐的道:“行吧。”
  他的性格,清平正直。但是明显这次利益集团反扑的力度有点大啊。差点把张昭送进去。他已经不是只求名的言官了。
  张昭拱手一礼,正色道:“老泰山但请放心,这件事我会解决。对面的人太多,需要分化拉拢。不过,咱们近来不要搞动作,略微等一等。”
  兵者,轨道也。能而示之不能。王承裕笑笑,伸手示意张昭喝茶。他对待学生是很严厉的,对自己的要求也很严。否则,何以称一代名儒。但是他做事绝不迂腐。
  更何况,他和张昭共事这段时间,对张昭这个女婿还是很满意的。喝着茶,忽而想起一件事,略带点教训的道:“你在小安镇那栋屋舍,地方倒是大,却布置的乱七八糟。哪有一点读书人的格局。你在京西北的那三千亩地,我推荐一个人给你设计。”
  所谓读书人的格局,就是儒家士大夫那一套。反映在建筑布局,就是四合院这种。
  四四方方,正房居中。象天法地,君臣相佐。
  张昭在小安镇的布局,简直像狗啃的一样,一点规则都没有。他自己住在东南角。
  张昭厚着脸皮道:“好。”
  他最近正在想这个事。他的步骤是先把围墙修起来,再找人设计,等资金到位之后再破土动工。
  这倒是打瞌睡就有枕头来。其实,王老大人不给他推荐,他是准备找驸马崔元或者萧敬问问。最好的工匠,园林设计师,一定是在皇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