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风云变幻

  第一百八十二章风云变幻
  从因果关系上讲,伏尔加格勒战役是埃利斯塔战役的必然结果
  后来,魏成龙在其自传中就提到,如果没有埃利斯塔战役的大胜,伏尔加格勒战役就绝对不会在三月中旬开打,而他就能获得足够的兵力与足够的时间,攻占克拉斯诺达尔与罗西斯克
  当然,考虑到魏成龙与戚凯威的关系,他的自传明显不大靠谱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没有埃利斯塔战役的严峻胜利,魏成龙肯定会早的动用战略预备队最间接的结果就是,伏尔加格勒战役不会在三月打响,而魏成龙指挥的军队也不可能攻占克拉斯诺达尔与罗西斯克,旷日持久的伏尔加格勒会战将在三月份、最迟四月初宣布结束
  战后,以至有很多人认为,如果伏尔加格勒会战在三月底或者四月初结束,战局将对中国愈加有利比如,能够把用在该方向的部队派往西伯利亚,加快在西伯利亚战场上的进攻度还有一些人认为,这会使牧浩洋提前发动攻打澳大利亚的作战行动,比如提前到五月初如果出现前一种情况,中国陆军就有能力绕过伏尔加格勒,避免在这块残酷的战场上丧失大量兵力,同样有可能按照战略计划在年底攻占莫斯科如果出现后一种情况,则意味着中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战略反击将提前半年开始,也就意味着最终有可能提前半年结束第三次世界大战
  当然,这些都是推测
  只有一点能够肯定,即历史不可改
  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围攻伏尔加格勒的战斗由战略级降为战役级,即原先制订的战略包抄行不通了
  现实上,这也是导致伏尔加格勒会战僵持不下的主要原因
  如果是战略级进攻,队能充分利用战略机动能力的巨大优势,在愈加广阔的战场上消耗美俄联军的有生力量,通过几次大规模的歼灭战,打垮对手,以达到削弱美俄联军守卫伏尔加格勒的决心在战役层面上,战场规模缩小,等于放弃了战略机动优势,跟兵力占优的美俄联军拼消耗
  不可否认,这场会战也有正面的积极效果
  最突出的作用就是:通过大规模消耗美俄联军、特别是俄军的有生力量,达到了给俄罗斯放血的目的
  能够说,随后的莫斯科会战能够顺利进行,与伏尔加格勒会战不无关系
  别的不说,在伏尔加格勒会战中,充当战略预备队的莫斯科方面军就丧失了差不多五十五万官兵,而且大部分是精锐部队,另外库尔斯克方面军、罗斯托夫方面军、乌里扬诺夫斯克方面军与乌拉尔方面军都遭受了极为惨重的丧失,罗斯托夫方面军被打残,其他三个方面军丧失了一百多万兵力这些丧失的部队,都对削弱莫斯科的战略防御圈做了贡献,间接导致俄军在守卫莫斯科的时候,出现了严峻的兵力短缺也正是如此,在莫斯科会战时,俄罗斯才会大批征召十四岁到十六岁的少年参军,还特地组建了少年军团因为到这个时候,俄罗斯已经没有多少适龄兵员了
  问题是,对队来说,这也是一场极为残酷的战斗
  打到最激烈的时候,魏成龙动用了二十八个集团军到四月底,在戚凯威不得不承认不可能一口气打下伏尔加格勒的时候,队已经在这场会战中阵亡了一万七千八百八十四名官兵、伤残七万六千余人、失踪与被俘近两万人,相当于前线作战部队的减员率全部过百分之二十
  从人员丧失来看,伏尔加格勒会战是整个第三次世界大战中,中国陆军打得最为惨烈的一场会战要知道,在规模大的莫斯科会战中,中国陆军的阵亡、伤残与被俘官兵还不到六万人
  所幸的是,在这场会战中,队有一位精明的前线司令官
  能够说,正是这场会战,让魏成龙的能力得到了承认,也让魏成龙成为了能与戚凯威比肩的陆军统帅
  四月底,黄瀚林正式授予魏成龙一级大将军衔,就是最好的说明
  要知道,在此之前,陆军中只有戚凯威是一级大将,魏成龙是三极大将,等于比戚凯威低了两级
  当然,后来黄瀚林让戚凯威去担任盟军总司令,也与这场会战有关
  别的不说,戚凯威没有兑现在战前许下的许诺,就让黄瀚林非常失望,而魏成龙与牧浩洋对战局的见解,又让黄瀚林认识到,大陆战争不可能迅结束,过高的政治期望只能使战局变得对中国不利
  再往后看,魏成龙能够率军攻占莫斯科,也与伏尔加格勒会战有关
  原因很简单,这场惨烈的会战,让政两界的要员都认识到,攻占莫斯科绝对不是派几个集团军就能办到的事情,结果黄瀚林授予魏成龙全权,让他率领五十个集团军开赴莫斯科
  当然,处置后的角度来看,这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感觉
  要知道,在伏尔加格勒会战结束后,面向莫斯科的方向上,美俄联军已经没有战略天险能够守卫了也就是说,美俄联军根本没有想过要死守莫斯科,也就没有在莫斯科留下多少主力部队虽然俄罗斯当局动员了近千万的作战人员,但是百分之九十五都是临时武装起来的平民,其中还有一百多万未成年人对付这些好像乌合之众的俄军,根本用不了五十个集团军
  当时,伏尔加格勒会战产生的最为严峻的影响在地球的另外一边
  到了三月底,中美海军在太平洋上的大决战变得不可避免谁都知道,在大陆战场进入到关键时辰的时候,不管美国海军能否愿意,都得尽快在太平洋上发动战略进攻,迫使中国转移注意力
  也许,美国海军的战略进攻对中国陆军不会有多大影响
  到二零五四年三月底,中国陆战队的总兵力已经突破三百万,其中前线作战部队达到了四十八个陆战师,还有十二个陆战师将在三个月内完成锻炼与整编,有足够强大的能力应付海洋战场上的地面作战
  可是,只需海洋战场上开打,中国在战略物资的调配上就会愈加倾向于海洋战场
  要知道,军队的很多战略物资是通用的,重视海洋战场,就得减轻在地面战场上投入的物资总量除此之外,海洋战场上的决战,也会对中国的军事工业产生影响,让中国加大与海军有关的军工的生产规模拿弹药来说,几乎所有兵工厂既在为陆军生产弹药、也在为海军生产弹药,如果海军的需求增加,兵工厂就会提高海军弹药的产量,而兵工厂获得的生产物资并没增加,总体产能也遭到了劳动力等因素限制不可能大规模增加,因而必然减少陆军弹药的产量
  当然,在政治层面上,美军在太平洋上发动战略进攻,也具有极为严峻的意义
  比如,一场海上大决战的胜利消息,肯定能够鼓舞大陆战场上的美俄联军,特别是俄罗斯军民
  现实上,当时迫切希望美军发动战略进攻的,正是俄罗斯当局
  三月初,布鲁希洛夫就向俄罗斯总统提到,应该敦促美国尽快在太平洋上发动一次大规模战略进攻虽然直到埃利斯塔战役结束,俄罗斯总统才意识到,美俄联军守住伏尔加格勒的希望并不大,队很快就能对莫斯科形成要挟,也才因而在三月中旬向美国总统卢卡斯提到,如果美军不能在太平洋战场上有所作为,而是让俄罗斯单独承担中国的全部军事压力,俄罗斯离战败就不远了但是这个提示并不迟,因为要到三月底,美国海军才能获得六支航母战斗群也就是说,就算美国决定在太平洋上发动战略进攻,时间也不会在三月底之前
  到了三月底,美军在太平洋上发动战略进攻的事情基本上确定了下来
  当然,这只是政治层面上的决定
  问题是,当时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弗伦奇坚定反对在五月底之前发动战略进攻,因为舰队的锻炼工作至少也要持续到五月底
  为了这件事,弗伦奇以至以辞职来要挟美国总统
  根据战后披露的消息,三月二十九日,弗伦奇在回华盛顿述职的时候,明确无误的告诉卢卡斯,如果逼迫他在舰队完成全部锻炼之前发动战略进攻,他肯定不会率领美国海军的最后希望去送死,只能辞职
  所幸的是,在美军中,没有能够取代弗伦奇的海军将领
  卢卡斯做出了让步,即在四月初发动的战略进攻降低为战略反击,而且能够不动用已经加入战斗序列的主力舰队
  三月的最后一天,卢卡斯还授予弗伦奇五星上将军衔
  当时,弗伦奇是美国海军在此次大战中涌现出的第一位五星上将,仅比马歇尔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晚了一个月
  弗伦奇并不在乎能不能晋升,反而不大愿意,因为这意味着他要重定做军服
  他在乎的,只是总统不要干涉作战行动,不要强迫他率领舰队出征,让他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如何使用舰队
  第一百八十二章风云变幻
  第一百八十二章风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