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八节 八王十三公
没空。
最后三位,一位是刘浪,虽然是刘安的父亲,却代表的是商盟。又被称为商王。
还有耶律隆庆,他要确定自己的母亲不会再反悔,宋,辽国若独战支撑不了太久,融入新朝是一个选择。
然后耶律隆庆还需要西进,配合内定的十三公爵折家、高家、党项把鞑靼东边草原这一战打完。
若一切顺利,最先到汴梁的肯定是辽萧太后。
还有最后一位,寇准。
李沆为帝师,位列三公。
寇准封王,代表的是所有的文官,为文官之首。寇准北上了,他需要先见萧太后,有一些事情总要提前交流一下。融合只有两个字,真正做起来却是一件极复杂的事情。
所以,汴梁城除了刘安,没人回来。
最快的一个,也要半年之后。
内定的十三公,除了吕蒙正一人在汴梁,王旦与毕士安去了大理,曾会虽然有才,搞不定大理全部的事务。
向敏中在刘安进京前就从牢里出来了,他也去了倭岛,然后还要亲自去占城,查账。现在新朝,潘惟熙你不能再有私账了,你再有不合适。
所以,只有吕蒙正一个人在汴梁。
刘安前往吕蒙正府拜访。
让刘安既意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是,吕蒙正以君臣之礼在门口迎接。
“吕公。”刘安长身一礼。
“安哥儿。”
可以用君臣之礼,没有登基不能称君,这是礼。
两人并肩进入了吕府,到了客厅之后仆役上了茶便退离。
吕蒙正开口说道:“你知道你成功在何处?”
“请吕公指点。”
吕蒙正点了点头,他相信刘安自己心里有数,可依然还是说道:“你的成功有三点,第一是真正富国,第二是平衡了许多人的利益,第三是你心中无欲,无欲则刚。”
“还有,今天龚美的事情,你开了一个好头。却也有不足。法不外乎人情,情理大于法。法家之治不适合当今的新朝,族法大于朝法,这是历代的规则,不是不能变,而是不可轻变。子告父,有罪;兄弟相互举报,有罪;”
吕蒙正看了一眼刘安的反应,看刘安面色平静,继续说道:“天子与庶民同罪,可以说却不可做。契约仆役打骂可制止,这是大善之举,肉刑慎用以劳役代替也善举,但什么时候奴仆也能与民同论,没有尊卑那还有规矩可言。”
刘安起身,向吕蒙正施礼:“谢吕公指点。”
[]“安哥儿,坐。”
刘安坐下之后,吕蒙正说道:“安哥儿可以以公正,仁义待天下。天下却不能以公正约束天子,龚美必须被凌迟,我想刑部的温仲舒不会连这一点眼力劲都没有,若没有,他还是告老吧。”
吕蒙正说的很直接,你说了凌迟,就是凌迟。
过场是走给天下人看的,你即将成为天子,你要有你的威仪。
刘安心里懂了。
时代。
自己若说出共和制、联邦制等方式,估计这些大人物会认为自己疯了。
没错。
王莽就是太激进,破坏了整个天下的规则,否则以他的才干可以作的更好。
吕蒙正又说道:“辽人必会选萧氏一女入宫,那怕是一块石头,你也要捂热了。为什么不是耶律氏,因为耶律氏汉姓刘,同姓不婚。”
刘安是真心感谢,吕蒙正说的全是真正的道理。
吕蒙正又说道:“最后,关于你自家的事,刘氏六大堂全到了,你肯定会劝他们安份,我说你大错特错,刘氏非但不能压制,反而要大封。刘氏是大族,先不说户籍中刘氏占大宋人口半成,只说耶律汉姓刘,你可懂。”
刘安给问住了,他原本就是想去劝几位族长,不要太张扬,低调。
可吕蒙正给他相反的建议。
吕蒙正看刘安的表情就知道,刘安不懂。
吕蒙正说道:“你若有疑惑,等李公回来他也会和我说的相同。”
刘安问:“为什么?”
“你问老夫。”吕蒙正摇了摇头,那意思就是让刘安自己想,若连这个都想不明白,刘安还需要学习的就更多了。
刘安思考之后回答:“因为,刘氏因我而得利,加上他们的力量,一成的人口便是绝对支持我的。而耶律氏汉姓刘,其中许多人有可能改为汉姓,那么对控制辽国有大帮助。”
吕蒙正满意的点了点头:“还不算糊涂。”
吕蒙正又说:“八王十三公,这是你之前许下的,八王十三公能带给你的,也不过全国人口的一成,你现在算一算。并不是兵马在手就真正安心的,万民信服才是帝皇所需要的,你可以管多少人呢?”
“二十,最多三十人。”
“没错,你比老夫想像之中的更好。就依三十人计算,这三十人可以管九百人,九百管二万七,就这样依次管下去,这天下才真正安稳。但这还不够,这只是中原,外域呢。瞿越之地勉强可以在几十年内融入,中南半岛难,新探明的吕宋岛更难,爪哇更是难上加难。”
吕蒙正站了起来,背着手朗声说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族远去,久而也远之。”
厉害。
这才是真正厉害的大智慧。
若不是刘安有后世总结了几千年的智慧,怕是连吕蒙正这话的深意都听不懂。
想了想后面隔着大洋的两个国家,同根,却不是一国。
否则也不会有独立战争了。
因为利益,不可能端平了。
利益就如同一碗水,静止的状态下都未必能够保持绝对平衡,更何况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奔跑。
刘安就不相信,有人能在奔跑的时候还能保持一碗水的平衡。
吕蒙正转回身:“安哥儿,你说的那片比中原还大的岛,有着亿万亩草场的地方,应该是你登基之后的第一要务,将新朝内部的矛盾全部转移到对外的争执之中,而后再慢慢的解决新朝内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