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童子军的口号

  时间很快走过了同治十一年的盛夏晚秋。
  云南的战事陷入僵局,轮船招商总局还在继xù
  筹备,钦南的钢铁厂正在逐渐的完工……
  此时已经是初冬的十月,昨晚的汉中下了今年的第一场大雪。
  踩在雪后的地面上,虽然天气寒冷,街上往来的人却依然密集。对于现在的汉中来说,那完全就是陕南、东川、陇右三地的一个中心。赫赫然成为与重庆齐名,仅是比西安逊色一筹的商业重镇。
  战后汉中六年的时间,外来人口数以万计,整体户头恢复到了战前的八成许。而每年的税赋,却比之十年前翻了一番。若不是因为政治原因,只李楹这样的光辉政绩,就足够他早早的迈进三品大员的门槛了。
  在府城南郑往南的青石关,往日的军事重地,现在早已经熄了兵戈。如果不是秦军的新兵营还设立在这地儿,青石关早就交还汉中衙门负责了。
  只是随着刘暹的南下,汉中这里的新兵营规矩也变了。训liàn
  不会消减太大的作训量,纪律要求就宽松很多了。
  战争‘结束’了。刘暹不能再肆无忌惮的扩兵。新兵营的作训必须从战前训liàn
  转移到‘民兵’性质的‘兴趣、自愿’训liàn。李楹主导衙门,办下一个个团练、乡兵的名头。
  从青石关到兵营门口有一段路程,两边已经建起了连绵的商铺。新兵营长年人来人往,并且只要训liàn
  就有补助,李楹虽根本没规划过这里的发展。但消费力很强的兵营自己就驱动着一些商家在这里修起了商铺。这些年下来,这里已经成为了汉中府最繁华的商业区域之一。
  张守训和张树平看着接到两边热闹的食店和商铺。感慨着利益的驱使性,人性逐利。真的抑无可抑。
  他们都是无棣张家的人。张守训字念曾,为张衍重长子。张树平就是刘暹的正牌小舅子,张妙彤的亲弟弟。
  两人虽然差着一辈,却年纪相当,交情甚好。这次山东乡试,二人一同应试,科场也都是不如意。本来张守训是要去张守岱那里的,后者为河南巡抚,手下多的是让张守训历练的地方。但最后张守训跟着张树平一块来到了汉中。
  他们要去广西。先来汉中是为了看一看秦军的根基之地。
  感慨着汉中的繁华,胜过山东不知多少。自从太平军崛起,运河断绝之后,山东一直到四年前才彻底没了打的战乱。四年的休养生息也根本不够山东恢复往日的旧貌。况且今日漕粮多走海运,眼下山东沿运河的临清等地,比之二十年前元逊。张守训左右看着店面行人,没注意脚下,踩着了什么脚下一滑差点摔倒。身后的跟随连忙扶住他。稍稍的有点惊魂未定的张守训,人还没站牢稳。就看到旁边的张树平一脸好笑的捂鼻直往一旁闪裂。跟随在身后的两个便装警卫中的一个,更是破口大骂,道:“狗日的,哪家的牲口在大街上拉粪。抓到了非打你三十军棍不可!”
  张守训这才似闻到了一股恶臭。低头看了一眼叫,表情瞬间那是一个丰富。
  另一个便装警卫看看地上,对张守训说道:“十七爷。现在汉中的人都富了,牲口多了。老百姓都在养。在府城里还好些,咱们庄子上也可以。衙役和庄头、保长管着呢,粪便都捡到背篓里面。但到了外面没人管,就拉得到处都是了。”
  张守训虽然尴尬又恶心的不得了,也认同的点点头,“外面地儿大,却是也没法子管。”
  直接把脚上的鞋子扔掉,还好这街边有商铺买鞋子的。张守训耽搁了半天,一行人才重新上路。他们一路走到军营门口,正好里面有一群十多岁的童子军出来,这些小孩都是刘暹收养的孤儿,穿着整齐的小号褂,队伍比一般的秦军都要整齐。
  张守训、张树平进到军营,略过校场里三个中队正在训liàn
  的民兵,直接到了童子营。他们想看一看这批秦军最坚固的支持者,在军营里又是一个什么样子。刚才的那一队童子军,可是瞧的二张眼放金光。
  是人都知dào
  童子军的好,但除了最初时候的太平军,绿营也好,湘淮军也好,谁也没能力‘带出’一支童子军来。那需yào
  一定的财力,还需yào
  很大的精力。
  童子营的训liàn
  场,张守训、张树平到来的时候,正赶上一个十二三岁大的孩子,穿着军装,底气十足的带头大喊:“忠于刘军门,忠于秦军!”这是口号。
  一群娃娃兵脸色通红的齐声吼道:“忠于刘军门,忠于秦军!”那炙热的感情似乎有着魔力一样,一把攥紧了二张的心脏。
  “谁给咱们饭吃?”
  “刘军门!”
  “谁给咱们衣穿?”
  “刘军门!”
  “谁救了咱们的命?”
  “刘军门!”
  “谁供咱们上学堂识字?”
  “还是刘军门!”
  “天下谁最好?”
  “刘军门!”
  “天底下哪地儿最好?”
  “秦军!”……
  张守训、张树平脸色复杂的看着眼前站起横平竖直的童子军,这是一群少年,最大的也就十三四岁。他们已经被秦军收容了不短地时间,最长的更超过了六年,他们对刘暹的忠诚,他们对秦军的热爱,完完全全是渗透进了骨子里。再有秦军所谓‘教习’们的引导和灌输……
  张树平猛的打了个寒颤。如果再有个年,这批孩子长大了,那刘暹就是带着他们去死,怕谁也不会有一句怨言的。
  甚至可能现在的秦军,就有相当一批这样的人充任了军官。张树平是很清楚自己这个姐夫的,无论是刘氏庄园还是童子军,早在秦军在湖北、河南平捻、堵截太平军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到现在这都多少年过去了?
  张树平往日只是一个苦读圣贤书的书生,虽然对湘军、淮军、楚军、秦军耳熟能详,但脑子里更‘认为’他们与绿营毫无两样,不过是更能打些而已。今日的今时,看着这校场里光明正大的喊着‘忠于刘军门,忠于秦军’的童子军,他才彻底的对‘X军’有个彻底的认知——这完全就是属于个人的私军。而非属于朝廷。
  相对于家道一般的张树平,张守训跟随者父亲见多识广,很清楚湘淮楚秦四军是什么样的货色。对于童子军略有些大逆不道的口号,毫无反应。相反,眼睛里精光闪烁,露出了一副迥意昂扬的神情。
  他很想知dào
  ——
  当这些达小就培养在军营里,满脑子都是打仗,还识文断字,忠心耿耿的童子军长大以后,充入到秦军的上上下下之后,秦军的力量会达到什么样一个程度!
  张守训估量不出来。但他至少能肯定——当这批对刘暹誓死忠诚的童子军进入到秦军当中后,刘暹对秦军的掌控将会达到一个登峰造极的地步。而这些童子军也将用他们的才能和知识、纪律、朝气,迅速成为秦军新生的骨干。
  刘暹简直是立于不败之地。除非朝廷从上到下将秦军彻底抹去,否则就是罢免了刘暹的官帽,实权也依旧掌控在他的手中。
  走出青石关的集市,外面依旧是一望无际的白色。马儿不时打着响鼻,喷出一团团的白气。
  二张一行没有转回住处,而是继xù
  往汉元公校赶去。刘暹在柳州都办了多家夜校和工校,在自家的老根据地汉中自然也大肆办学。并且除了夜校、工校这种识字班一样的地儿和刘氏庄园内部的学堂外,刘暹还正规的修办了一家书院。但教学的并非纯粹的四书五经,除了国学,更有历史、地理、数学、化学、物力和外语。
  除了本校学生外,汉元公校还广开学门,欢迎大家来校旁听,不收任何费用。几年的时间发展下来,汉元公校在汉中乃至陕南、东川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听说这汉元公校,每当地理、历史开课之时,都是百姓、学子、甚至官员、士绅云集。连本府的李大人,也让随从每课比到,执笔记录。”
  张树平向俩便衣警卫问道。两个便衣警卫一脸的自傲,其中一人道:“可不是如此。那地理、历史两科,虽讲过国内之识,但更多的是讲欧美洋事。俺们军门几年前就请了好多的洋人来汉中,这些洋人汉话说不好,到学校里讲不成课。但人家肚子里也是有墨水的,俺们这里又有懂洋话的人,只从洋人口中记录、翻译洋事,再由人梳理通络后来公校里讲。”
  “秀才们是好奇,想知dào
  洋人的地理、历史。百姓们更多是好奇,就像听说书的差不多。现在汉中市井里好多关于洋人的传言,全都是他们,自己听了个一知半解,就拿来卖弄。以讹传讹,搞出了好多的瞎话。”
  “官员士绅也是好奇洋事,跟秀才们一样,还想懂得一些洋务。有心的都还送人来学洋话……”
  “还有些商家让学徒来学校里学算术……”
  汉元公校国学、化学、物理发展的都不咋滴,外语也没几个用心学的,但靠着讲外国事儿的地理、历史和教算术的数学,这几年声望日盛,几乎盖过了汉中的府学汉南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