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忠臣良将

  所谓家贫出孝子,患难显忠诚。日军入寇朝鲜之后,朝鲜军队的表现可以说是让人大为失望,不仅仅让大明失望,也让朝鲜国王失望,更让朝鲜百姓失望。除了极为个别的几名将领在战争中表现出了英雄气概,做到了与城共亡之外,其他绝大部分将领甚至没有组织抵抗,自己就先敌逃跑了!
  如果这事发生在大明的话,那逃跑的将领就要被抄家灭族,在朱祁钰的铁腕统治之下,大明军队的纪律在这几年之内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特别是在新的军法确定之后,将领若不顾军先逃者,那可是最重的罪名了!不过,这事发生在朝鲜将领身上也不奇怪,毕竟大明怎么也与蒙古打了好几十年,而朝鲜一直生活在大明的庇护之下,除了应付一下海盗与倭寇之外,朝鲜军队几十年都没有打过仗了。而且,朝鲜与朱祁钰之前的大明一样,是文官带军,军队的大权掌握在文官的手里,武将的地位非常低,只有作战卖命的时候才会轮到武将,而平时,武将什么都不是!
  在此情况之下,朝鲜将领的行为也是情理之中的,想当初,数十万明军在土木堡,还不一样被数万蒙古骑兵打得落花流水,连皇帝都做了俘虏!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朝鲜人都愿意做亡国奴,而且,日寇在朝鲜三千里江山所犯下的累累罪行,最终也激励起了朝鲜军民的抵抗意志。
  对朝鲜军民来说,战则亡,不战也亡,结果一样,那还不如拼死一战!
  也就在日寇入侵朝鲜之后不久,朝鲜尚庆道宜宁郡出了个平民英雄儒生郭再佑。此人虽为儒生,不过从小习武。在日寇杀入他的祖国时,郭再佑毫不犹豫地将家里的钱财都拿了出来,招募义勇抵抗日军侵略!
  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郭再佑首举义兵之后,朝鲜各地纷纷响应,先后而起的还有郑仁弘,金河,金俊民,孙仁甲,赵宪,僧灵圭等,这些人中间既有平民布衣,也有爱国官绅,甚至还有出家僧人。
  这些人组织起义军之后,处处袭击日寇,主要在敌后打游击战。
  比如,入侵尚庆道的毛利辉元兵团家臣安国寺惠琼,在行军途中遭遇突然袭击,光头差点被打了个稀巴烂。入侵全罗道的小早川隆景兵团,入侵忠清道的黑田长政兵团。也先后遭遇到朝鲜义军的猛烈攻击,不得不放弃进攻。
  正因为这么多朝鲜义军的存在,在日军进攻的初期,仅能将小西行长,加藤清正,黑田长政的三个兵团放到最前面去。不得不将更多的兵力安置在后方,保卫粮道,镇守各地。这极大的分散了日军兵力,为明军取得安州大捷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可以说,日本人也不是笨蛋。在朝鲜义军先后起兵时,丰臣秀吉也认识到,如果杀光了朝鲜人的话,那占领朝鲜就没有太大地意义了,可是他手里的兵力又不足以在保持进攻的同时对付后方的朝鲜军队,最后,丰臣秀吉这狡猾的猴子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将那些投降的朝鲜军队,还有朝鲜的败类组织起来,成立朝鲜伪军,然后由朝鲜人去打朝鲜人!
  这一招确实收到了一定效果,也才有后来三个中军主力兵团北上安州,更后来,又调遣两个兵团北上的事情,不然,以当时朝鲜南部的情况来看,日军根本就不可能只留一个兵团占领这么广袤的地区!
  在安州大捷之前,朝鲜义军的活动一度跌入低谷,特别是在大量伪军出现之后,义军不得不缩小了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偏远地区,以及山区活动。不过,在到了最低点之后,必然反弹。安州大捷之后,日军遭受重创,侵朝日军的兵力跌落到了谷底,而且随着大批明军入朝作战,朝鲜义军士气大振,又纷纷加强了对侵略者的袭击活动。
  也正是在明日双方坐下来谈判的时候,朝鲜义军的袭击活动达到了高潮。当时,日军批侵朝兵力只剩下了四万来人,虽然丰臣秀吉紧急调遣了一批预备队过去,不过侵朝日军也就仅有数万人而已。除去在黄州一线防御的兵力之外,真正能够投入到后方围剿朝鲜义军的日军不过三万人!
  面对朝鲜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三万日军虽然装备精良,作战勇猛,且异常的残忍,不过,仍然仅能守住一些大中城市与交通要道,根本就无法组织起力量对山区里的朝鲜义军进行围剿!而也正因为朝鲜义军的顽强战斗,日军不得不数度将本应该部署在黄州的军队调遣到后方来镇压朝鲜义军。当然,最后的结果是,日军在黄州设立的防线非常薄弱,更没有兵力对明军防守的平壤构成威胁了!
  朝鲜义军的行动在很大的程度上协助了明军在朝鲜北部的反击,不过,在当时,名声更响亮的朝鲜军队则是朝鲜名将李舜臣所率领的朝鲜水军!
  在日军侵朝时,李舜臣是朝鲜全罗道水军左营节度使。而在此之前,李舜臣就认识到,日本侵朝只是迟早的事情,所以,他上任之后立即就加强了水军建设,强化水军的训练,大量购买火炮,制造火药。而他甚至还改良了朝鲜传统的战船龟船。经过李舜臣改进之后的龟船,其船身又铁皮蒙盖,防护能力大为加强,日军使用的火炮根本无法对其造成伤害,甚至可以说是后世铁甲舰的先祖。另外,龟船的运载能力也大为加强,整船装载火炮二十六门,士兵一百六十多人,续航力有了极大的提高。进过改进的龟船可以四面发炮,进退迅捷,战斗力和防护力极佳,可以说,是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战舰。显然,这种大威力的战舰,在对日作战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乍一看,恐怕所有人都会认为李舜臣是朝鲜水军将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李舜臣最先出名不是在这场对抗入侵的战争中,早在朝鲜对抗蒙古骑兵入侵的战争之中,李舜臣就已经成为了朝鲜名将。当时,他率领的朝鲜骑兵力挫蒙古骑兵,挡住了要杀入朝鲜境内劫掠的蒙古军队,为保卫朝鲜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与绝大部分的朝鲜武将一样,在立下战功之后,因为遭到皇帝的猜疑,文臣的嫉妒,基本上是得不到好处的。李舜臣并没有因为击败蒙古侵略军而得到赏赐,反而被调到了全罗道来到水军节度使!大概,当时李舜臣是很气愤的吧。他根本不会想到,正是这一变动,最终让他成为了朝鲜历史上最有名的水军将领,民族英雄,甚至后来,朝鲜建造的一艘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战舰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在战争初期,日军的计划是水陆并进,这里的水军不仅仅是要负担扫荡朝鲜海岸的任务,更重要的是,陆军的大部分补给物资都是由水军负责前运的。这对陆军的快速推进非常重要。就在朝鲜军队一泻千里,溃不成军的时候。李舜臣站了出来,终于肩负起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率领朝鲜水军,在海上抵挡日寇的入侵!
  李舜臣听闻日寇入侵,他做的件事情就是找到了全罗到水军右节度使李亿祺,然后又联合庆尚道水师,主动出海寻找日军水师。日军大将藤堂高虎闻讯,立即率船队出战。两支舰队在玉浦海海面遭遇。
  李舜臣指挥朝鲜水师突击日军船队,将措手不及,根本就没有来得及做好准备的日军打得大败。击沉日船二十六艘,夺回日军劫掠的大批财物。随后,李舜臣没有做任何停留,继续追歼日军残余舰只,第二天,在赤珍浦击溃日军另外一支补给船队,击沉日船十三艘,取得了朝鲜水军的开门红。而朝鲜史书中也将其称为“赤珍浦大捷”,是朝鲜军队在卫国战争中获得的次重大胜利!
  李舜臣所率朝鲜水师的行动还有一个重大的意义严重打乱了丰臣秀吉的侵朝部署。当时,大批物资都需要由日军水师运往朝鲜,支援前线作战部队,而李舜臣的这支舰队只要存在,日军船队就不可能大胆的前往朝鲜,甚至连出港都要先仔细考虑一下。这也是为什么加藤清正要在朝鲜搞大规模的屠杀与抢劫的一个原因吧,因为当时日军送到朝鲜的物资根本就不够作战需要,加藤清正不搞抢劫,他哪来的粮食进攻?
  接下来,李舜臣乘胜追击,先后在泗川,唐浦还面取得了两次大捷。其中唐浦海战,李舜臣袭击日军大将龟井兹矩率领的日军舰队,数度诱敌作战,最终大败日军。而朝鲜龟船在这两场大战中大显神威,击沉敌船上百艘,连龟井兹矩也在战斗中被朝鲜火炮击毙!而这是死在朝鲜军队手里的名日军将领!
  李舜臣在朝鲜海域大闹两月之后,丰臣秀吉也急了起来,这么打下去,他的侵朝军队都得因为断粮而完蛋。他立即调遣嫡系大将胁坂安治率领大批水军从熊川开赴朝鲜,对付李舜臣的朝鲜水军。另外,来岛家族的水军也跟随出动,以稳固海上运输线。李舜臣在得知这一消息至后,立即与李亿祺的水军联合迎敌。这一战,李舜臣先派出一些不起眼的小板屋船出阵诱敌,胁坂安治见朝鲜水军兵少,就将日军舰队分为左中右三阵,一起杀来。朝鲜板屋船掉头逃命,日军穷追不舍,到了闲山岛时,埋伏在闲山岛北侧的朝鲜水军突然杀出,一举击溃日军水军右翼,胁坂安治立即命令日军舰队包围朝鲜水军。此时,李舜臣充分地利用了龟船快速灵活的优势,突破日军包围圈,直接朝日军本阵杀去,然后万炮齐发,击溃日军本阵,胁坂安治见本阵崩溃,不得不掉头逃跑。
  这一战,日军大败,李舜臣率军追击,击沉日船七十三艘,日军伤亡惨重,数千将士被杀或者是溺水身亡。而来岛家的当家来岛通总也势穷自杀。而大名一时的海盗大名来岛家也在此后不久土崩瓦解。
  这一战,朝鲜史书上称为“闲山岛大捷”。可以说,这是海权时代非常典型的一场大海战,后世马汉在其名著《海权论》中,都将其列为经典海战战役,并且为后世各代海军将领所研习。也正因为这一战,成就了李舜臣的威名,今后日军水师听到“李舜臣”三个字都吓得双腿发软,自不敢出海应战了。而李舜臣则顺势进攻釜山,断日军粮道。从此,朝鲜海军夺取了制海权,日军向朝鲜的物资运送异常困难,为后面的安州大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显然,李舜臣在海上大败日军水师的作用还不仅仅这么一点。此时,安州保卫战还没有打响,日军一路高歌猛进,气势如虹,丰臣秀吉更是兴奋不已,几乎都在想像自己当上了朝鲜关白,大明关白之后能有什么样的享受,能否成为日本历史上最伟大的将军,成为新的日本之神了。不过,他的美梦没有做都久,朝鲜水师大败日军水师的消息一传来,丰臣秀吉差点从椅子上滚了下来!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加藤清正在朝鲜滥杀百姓,以此冒充军功(当时,几乎每一个日军将领都这么做,不过加藤做得最为过分)的事情也传了回来,丰臣秀吉大怒,差点就要派人去把加藤清正的脑袋取回来。
  不过,海上败了,加藤清正的第二兵团却在地面上连连获胜,冲在了最前面,丰臣秀吉也就原谅了这条疯狗的疯狂行为。不过,冒充军功的事情还是要处理的,而且加藤的行为也要约束,这不是激起朝鲜百姓做殊死反抗吗?
  最后,丰臣秀吉派遣三大奉行石田三成,增田长盛,大谷吉继渡海赴朝,对各部的战果进行检视。而加藤清正认为这三人偏袒小西行长(实为小西给了这三人很大的好处,本来小西家族就很富有),对自己却极为严苛,引起了加藤清正的不满,加深了日军将领内部的矛盾。显然,这对后来的朝鲜战局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