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七章 同窗(一)
孩子们依依不舍,挥泪作别。
谢明曦笑着为阿萝擦拭眼角边的泪珠,柔声哄道:“待你皇祖母安葬过后,佑哥儿他们几个便能日日进宫,和你一起读书了。”
阿萝抽抽噎噎地应道:“可是,还要等好多天呢!”
谢明曦哑然失笑,摸了摸阿萝柔软的发丝:“一年多都等过来了,再等几日也无妨。”
好说歹说,总算将阿萝哄得破涕为笑。
盛鸿去了外灵堂,谢明曦领着阿萝去了福临宫。顾山长依旧避不露面。
萧语晗和谢明曦在一处跪灵,低声说话也方便些:“林姐姐她们今日都进宫了么?”
谢明曦点点头。
尹潇潇将头凑了过来,小声说道:“待丧事过后,我也要去见见她们。一别五年,我心里真是想念惦记得很呢!”
萧语晗颇有同感:“是啊,一转眼就是五年。日子过得可真快。”
这五年间,大齐接连改朝换代。死了两个帝王,宁王鲁王闽王一并丧命,李太皇太后和俞太后也都逝世归天……世事变幻,令人唏嘘。
想到亡故的丈夫,萧语晗尹潇潇心里俱有些黯然。
不过,再深的伤痕再多的痛楚,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消磨褪色。日子总得过下去。
谢明曦轻声道:“到时候我召方姐姐佟姐姐她们一同进宫,我们昔日同窗一同相聚。”
萧语晗尹潇潇精神一振,低声应了。
……
半个月后,俞太后的尸首安葬进皇陵,和建文帝合葬。
知悉内情的亲王郡王们,心中颇有些不忿。几位阁老,也觉得俞太后不配享有这份尊荣。奈何这是天子之意,为了保全天家颜面,众人只得默默忍了这口闲气。
谢明曦命湘蕙去了一趟俞家。俞家上下,有资格知晓真相的只有寥寥几个。俞光正再次病倒,俞光德也无颜上朝,主动告病静养。
风光了几十年的俞家,江河日下一落千丈。
昌平公主也病倒了。
这一病来势汹汹,接连高烧三日未退。驸马顾清衣不解带地在床榻边照顾昌平公主,顾舒瑾也熬得面容憔悴双目泛红,和夫婿赵一鸣直接在公主府住了下来。
帝后赏了两位太医至公主府,精心照料昌平公主的病症。
昌平公主熬过最艰险的几日,烧总算退了,不过,身体元气大大受损,要慢慢精心调养。
俞太后丧事过后,大齐朝开了大朝会。
天子在大朝会上下旨,任令陆迟为翰林侍读,赵奇为中书令,陈湛为言官。
这三个官职,论品级都不算高。翰林侍读是六品官职,中书令亦是六品,科道言官官职更低,只有七品。不过,这都是位低权重的官职,亦都是天子近臣。
接连三道旨意,昭示了天子对陆迟等人的圣眷。
和陆迟等人一同归京的几位进士,也都被安排进了六部任职。官职都不高,皆是七品或从六品的低等官员。
留在蜀地的几个年轻人,官职各有提升。萧宇凡做了知县,谢元舟梅氏兄弟皆做了一县的县丞,叶景知这个蜀王长史,依旧留在蜀地,打理蜀王府庶务。
说起此事,众官员心里也暗暗嘀咕不已。
已经是建业四年了,天子登基近三年,怎么还未撤了蜀王府?反而特意留了亲信在蜀王府,将蜀王府打理得井井有条。
这还有何意义?
天子总不能抛了帝位,再去做蜀王吧!
……
今日的椒房殿,也格外热闹。
萧语晗尹潇潇一早便来了,林微微颜蓁蓁秦思荨一起被宣召进宫,方若梦也领着一对双生儿子进了宫。
佟悦和沐婉婷嫁人生子后,皆随着自己的夫婿外放,未在京城。李湘如死了已有几年,盛锦月自淮南王府获罪后,再未出过楚家内宅。谢明曦也没有见盛锦月的兴致,今日并未宣召。
昔日同窗共十二人,今日相聚在一起的,共有七个……其实是八个才对。
盛鸿厚着脸皮留下不肯走。
尹潇潇不客气地撵人:“今日我们同窗相聚,一叙同窗之情。皇上赖在这儿做什么?”
颜蓁蓁也笑着嘘了一声:“没错。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一个大男人,待在这儿算怎么回事!”
盛鸿一脸无辜地抗议:“你们这么说,可太不厚道了。明曦和你们同窗五年,我和你们也有三年同窗情谊。今日既是同窗相聚,为何我就不能留下?你们可不能歧视唯一的男同窗。”
众人:“……”
一席话,听得众人好气又好笑,一时间,纷纷张口声讨:“当日是你隐瞒身份,扮作女装,进了莲池书院。”
“可不是么?亏得你有脸自称是我们同窗。”
“朝堂政务繁琐,我等可不敢耽搁皇上时间。皇上还是速速去移清殿处理政事吧!”
“就是就是,皇上还是快点离开吧!免得传出去,和一众女子称呼同窗,也不怕被人笑话。”
盛鸿脸皮之厚,堪比城墙,在众女子的嘘声中,抬头挺胸,坦然从容:“政务繁忙,奏折堆积如山,多看一日少看一日都没什么影响。难得同窗好友相聚,我再忙也得抽出一日闲空来。”
“谁敢笑话,我第一个饶不了他!”
身为天子的盛鸿厚颜耍赖不走,众人也拿他没法子,心里各自涌起畅快愉悦。
不管世人如何看待年少时曾扮作女装的建业帝,这一刻,她们都因有过这样的同窗感到欣慰欢喜。
男子生来就高女子一等。举凡男子,便是口中不说,在女子面前免不了有些优越感。盛鸿身为九五之尊,是大齐身份最尊贵的男子。可他从未避讳过这段往事,对昔日同窗们也十分礼遇亲近。
天子都不介意,她们其实也没什么可介怀的。想留就留下呗!
一直微笑不语的谢明曦,终于含笑张口道:“皇上有这份心意,就请诸位同窗好友们海涵一回,容皇上留下吧!”
尹潇潇等人对视一笑,齐声道:“也罢,想留就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