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和亲
浴血混战的吐谷浑人怎么会有和亲的想法呢?原来吐蕃军经过两天两夜的连续攻城,久攻不下,整队带着伤兵往扎陵湖方向而去。
切吉可汗知dào
,和平只是他的希望而已,对于伏埃城,吐蕃势在必得!
只是不明白一向很有谋略的赞婆,今番却优柔寡断,不知是怎么了?可汗情知守城只是权宜之计,还要主动出击!否则待吐蕃在吐谷浑站稳脚跟,自己的国家将更加没有希望!
他迅速在父汗的宫殿召集伏埃城中的名门望族,宗族领袖,向他们讨教破敌之计!顺便征集粮食等军需物资!
三十个宗族首领陆续到来,少部分默默无语,表情复杂。切吉可汗慕容阘卢摸末静静地看着这些人,这里面不乏准bèi
卖国求安者,也不乏胆小怕事者,也可能还有吐蕃的细作、密探。但自己明知局面如此,却不能多说。
 *
mn
e
t*;十几个人纷纷表达了誓死抗敌的决心。他们歃血为盟,捐献财物。大家表示:一旦城破,不但财产保不住,就连生命也一样会丢失,任你有多少金银宝贝都会被抢劫一空!只有拼死一战!
这时从大殿的左侧廊柱后传来沉闷的话音:
“我对继xù
守城持怀疑态度。”
这句话让所有人都很惊讶!
说话的是一位老族长,当年也是马上英雄,怎么他会是细作吗?慕容阘卢摸末用怀疑的目光打量着这位鬓发花白的老者,没有接话。
老族长尉迟德巡不以为然地说:“吐蕃势大,硬拼肯定不是办法,我们要想计策,离间他们内部,削弱他们的实力,这样才有利于我们收回国土。”
“我们和吐蕃何必这么打来打去的?长此以往必然亡国。毕竟我们的军事实力与吐蕃相差悬殊。”
可汗来了兴致,追问:“老族长可有退敌之策?”
“不如我们提议和亲,把我们的公主嫁给噶尔家族,我们的队伍也可以暂时得到休整。诸位看如何?”老族长回应道。
“有一个公主和赞普和亲守寡还不够吗?怎么可能再送一个给他们糟蹋?”可汗生气地说。
“可是可汗,我们的军民都要休养生息。看看草原已荒芜,牲畜无以接续,难道这个冬天我们都喝西北风吗?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这样打下去,我们坚持不了多久啊!万望三思!”
可汗手握剑柄,义愤填膺,一时间空气像凝固一样,所有人都僵在那里……
尉迟德巡的话像一记重锤打在切吉可汗的心上,现在的切吉草原四面楚歌。
大唐没有丝毫援助的迹象,也许安西四镇的失守和铁勒部的叛乱和东西突厥的袭扰让大唐抽身乏术,也许是东线战争让大唐陷得太深,尽管父汗远在凉州,把吐谷浑最好的宝马都进贡给大唐,也迎来了大唐的丝绸锦缎和古玩珍宝,但斡旋始终无果。
这样下去,伏埃城不就成了一座孤城了吗?一座孤城就像海上漂泊的木船能漂多久呢?
见可汗很久没有答话,尉迟德巡加快语气说道:“和亲是我们生存的好办法呀!我们都要喘口气!连年征战,牛羊损失惨重,粮食歉收,草场荒芜,兵丁匮乏,再战下去……”
想起伏埃城和吐谷浑王国的命运,可汗不得不忍痛割爱了。死去的柏兰会原谅自己吗?我心爱的公主啊!眼泪溢满眼睑,低下头滴落在战袍上……
切吉可汗的公主叫慕容雪,生得跟母亲一样美丽,是切吉草原出了名的美人儿。刚刚13岁的公主出落得亭亭玉立。身材颀长,一双会说话的大眼水汪汪的,皮肤白嫩细腻,眉毛浓黑粗壮,但配在她的眼上就那么的让人怦然心动。看上一眼会让人眼珠不忍离开。
本想让她远离是非,不要像姑姑一样,作为保疆卫国的棋子生活。可是世事弄人,她也难逃厄运。可汗抓起佩刀,真想一下子把那张摆在桌上的吐谷浑地图划碎,但还是忍住了。战争频发,物资匮乏,这张地图能跟到今天已属不易。
他抬起头,无奈地看看万户长呼延雷震,意思是:“怎么办,你看吧!”
呼延雷震——一个铁铮铮的汉子声泪俱下。
“想到妹妹没有儿子,只有此一女,却要在这人世间受尽磨难,到虎狼群中历尽折磨,实在不忍。”
呼延叹了口气,看看慕容可汗。
“可汗——我——我——对不起妹妹——柏兰呀!可是——我——我知dào
,无国哪有家!我——我——舍不得——也——也要舍!”说着他背过头去,以使自己满面泪痕不被看到。
可汗还是看到了,他又岂不悲伤,长叹一声道:“唉!国运衰微,情非得已!哥哥切勿悲伤。城池危在旦夕,她在城里就安全吗?既如此,明日遣使议和!定和亲之策吧!”
毡房里的亲贵们面面相觑,没人答话。
赞婆正在踌躇何时离开神山,一队人马从山下飞奔而来,吐蕃营寨设在山间,可以清晰地看清山口那边的情形。吐蕃守备军端起弓箭准bèi
射击。
正在这时,对方在山口处停下了,其中一个骑高头大马的头领拿着一个白色的哈达不断地摇晃着。
赞婆迅速传令侍卫长:“派人过去看看,做好防备,防止突袭军营。”山中有无数隘口,都要有通行口令,这队人马是怎么蒙混过关的?赞婆甚感诧异。
索朗派了几百兵士,疾步过去,对方也骑马向前走了几百米,再向前走就进入弓箭手的射击范围了。领头的青栗色战马住蹄昂头,上面的白甲小将迅速下马,行鞠躬礼。
索朗派出的人也骑到了跟前,大声问询“来者何人?大胆闯入我军营?”
“我们是来议和求亲的。我是切吉可汗的信使呼延尊德。这是可汗的亲笔信,各色礼品清单在上,请赞婆大帅过目。”
“你一人随我来!”
赞婆接过信件,又递到参军手中,让他们代为朗读。边听边皱起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