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分封诸王
脑海中还在思索刚才窦婴的那番话。
经过思索后发现窦婴真是随着时间一点点的变化。
从最初认识的一个憨厚年轻人变成了一个狡猾的政客。
晚宴站出来说刘启喝多,吴楚之乱在睢阳以刘启和周亚夫命令为由不发兵救援梁王,看着梁王那边没事了,要腾出手来控诉自己时直接发兵进入齐地,让刘武只能向周亚夫发火。
再到现在很明确的表示前面四个皇子全是废物!而皇十子很有机会。
他最后还说出了重点,陛下现在还年轻!
……
长乐宫。
窦漪房现在很无奈。
这几日总有皇子来找她说情,希望她可以在刘启面前美言几句,将自己分到一个地理位置舒服些的封国。
吴楚加上齐地洗牌空出了这么多肥沃的土地,岂有不争一争的道理!
于是迫于无奈的窦漪房就将刘启找来,希望他能解决这个问题。
“母后今日找儿臣来可是有何要事?”刘启疑问道。
窦漪房现在眼睛已经基本看不见了,还是由侍女扶着才能面向刘启。
“哀家确实有些事想要问一问陛下;就是吴楚叛逆和齐地叛逆已经全部伏诛,那他们剩下的封地可想好人选了吗?”
窦漪房在除了询问有关刘武的事情外,一直都是这么直接,从来不避讳什么。
因为她是窦漪房,大汉的太后。
刘启也如实答道:“儿臣这几日确实在想这些问题,首先是吴楚两个主要的封国,楚国儿臣想让刘礼去接任楚王,他毕竟现在是楚元王子嗣中最有资格的;至于吴国,儿臣想要不让刘广去接任。”
窦漪房听着缓缓开口道:“楚王让刘礼去倒是个不错的选择,先帝在时他任宗正,先帝就曾对其赞叹不已,老实本分,不错。但是哀家认为,吴王,还是不要再立的好。”“
之前刘濞在我汉室宗亲里,年龄最大、辈分最高,应当懂得汉室宗亲的规矩,现在竟然带头谋反,那为何还要再续他吴王的香火呢?吴王不必再立了!”
刘启仅仅简单思索了片刻便应道:“此事听母后的。”
窦漪房点了点了头,继续道:“那齐地呢?”
刘启这时犹豫了,齐地本来以前就被刘恒给分解掉了,主要就是为了打压齐王一系的藩王。现在齐地一系藩王就剩刘志和刘喜了,两人翻不起什么风浪,刘启的想法就是直接收回朝廷就行了。
但是对窦漪房暂时不便这么说,不然她恐怕又要说,你可以分一部分给梁王啊!他可是弟弟!亲弟弟!
前两日论功行赏时,已经又分了几个城给刘武了。
不过换来的是将李广调任了上谷郡太守,也就相当于是远离了政治权利中心,上谷郡紧靠着匈奴左贤王的部署。
李广在离开时很是惆怅,在陈安的解说下他也理解了陛下为何会这样做的原因。
不过后来也释然了,陈安说了一句话:你且放心在上谷郡练兵,他日一起北击匈奴!
刘启开口道:“母后,有关齐地的分配儿臣暂时还未想好,因为当初先帝在时已经有人说我们怠慢了齐王一脉,而如今他们反叛,就是给了那些人一次重击;儿臣自要好好在宗室中选一选。”
窦漪房闻言一笑,没有想好便是正好:“陛下啊,你是否忘了你的那些孩儿?我们不一定非要选齐王一脉的啊,现在他们齐王一脉犯下滔天大罪,正好可以将那些封国留给我的那些孙儿,你说对不对!”
刘启听到这里就明白了,怪不得这些天,后宫的那些妃子天天来找自己麻烦,说她的儿子多好多好,就是想讨要一个好的封国。
比如程姬和唐姬,他们清楚自己的儿子很难有机会登上皇位,还不如有个好的封国来赡养自己的下半生。
也有妃子没有来。
如栗姬是认为自己的大儿子肯定能封为太子,那自己将来就可以留在长安。至于自己的另外两个儿子刘德和刘阏就不用管了。
还有没有来的就是王美人和她的妹妹了。
她们二人这些天在疯狂的运作,疯狂的联络朝臣,不然等刘彘再大一岁就要封王了!
刘启对此也不在意,谁有没有能力他自然清楚。
刘启当即对窦漪房说道:“儿臣之前也这样想过,就是怕其余宗室对此不满。”
窦漪房直接厉声说道:“他们有什么不满的,有什么资格不满!吴楚叛乱,齐地叛乱,赵王叛乱,他们有站出来帮助过朝廷吗!既然没有朝廷做什么又为何需要他们的同意!”
刘启表面不动声色,内心里却乐开了花:“那儿臣谨遵母后旨意!”
……
翌日。
刘启召集王宫大臣再次对叛逆进行了批评。
并下达特殊诏书。
一是指责了叛逆藩王以恶报善。赵幽王刘友、悼惠王刘肥下世后,本来其子都未能继承王位,但是孝文皇帝特加优待,在文帝前元二年时封了刘友之子刘遂位赵王,前元十六年分了刘卬等为齐地诸王,让他们奉祀自己的先王宗庙,作为大汉的藩国。
孝文皇帝的做法可谓是与日月同辉,但是赵王、胶西王等竟然与吴楚叛逆联手叛乱,烧毁孝文皇帝宗庙,抢劫宗庙器具,这就是以恶报善!
吴王刘濞二十多年来装病不朝,招募亡命之徒,私自铸币扰乱天下币制,前任少府监成毅等人多次向孝文皇帝请求治其罪,但孝文皇帝一直加以宽宥,想让其改过自新。如今他竟然联合诸王发生叛乱,杀害朝廷命官、使者,劫持百姓,杀害平民,掘坟挖墓!极为暴虐!
二是下令对于叛乱者全部处以极刑!参与叛乱的官员只要是比三百石以上的全部杀无赦!胆敢妄议朕诏书的或是不执行朕诏书的,一律腰斩!
东瓯王欧贞复诛杀吴王有功,特封彭泽王。
封楚元王幼子刘礼为新任楚王。
立皇子刘端为胶西王。
皇子刘胜为中山王。
原济北王刘志调任淄川王。
淮阳王刘馀为鲁王。
汝南王刘非为江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