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五章 ?开工吧……老杜

  “杜相回来了吧?”李承乾保持着礼貌而矜持的微笑,提醒杜荷自己已经在门外站了半天了。
  “哦,回来了,早就回来了,我这就领您进去。”杜何回过神来,引着李承乾和李昊进了自家大门,向老头子的书房而去。
  凌波微步、八步赶蝉、乾坤大挪移……,杜家院子被拆的就像二战后的柏林,不会点轻功还真进不去。等到了杜如晦的书房门口,包括带路的杜何在内,李昊三人已经变的灰头土脸。
  “太子殿下?”老杜显然没有料到李承乾这么晚还会来找自己,激动的老脸通红,行礼道:“您来怎么不提前通知一声,老臣也好出去迎接。”
  虚伪,李昊相信杜如晦绝对不会因为李承乾的到来而激动,之所以脸红百分之百是因为假公济私被发现才会有的表现。
  “杜相,本宫是来与你商量一下工期问题。”跳过书房门前的壕沟,李承乾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还礼,顺带将此行的目的简单的说了一下。
  作为李二的儿子,他很清楚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对老杜假公济私的行为视而不见。
  话说回来,反正也没几个钱,说与不说又能如何。
  老杜头儿提在嗓子眼的一口气松了下来,目光满是赞许,太子殿下虽然年龄不大,但却有一国储君的气度,这是好事。
  “殿下来的正好,老臣刚刚正想着明日找个时间与殿下商量一下开工的问题。”
  “是么?那还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呵呵……。”
  “咳,我插一嘴啊!”李昊咂咂嘴,觉得若是再让这一老一少继续‘呵呵’下去,到明天早上也聊不到正题:“杜伯伯,刚刚我在东市遇到崔干了,老崔很支持朝庭的新决策,决定拿出五十万贯入股。”
  杜如晦:“……”
  崔干拿五十万贯入股?这话怎么听着那么不靠谱呢。
  谁不知道五姓七望正是由崔家牵头反对这次以工代赈,嗯……,或者说反对你李德謇,现在你竟然告诉老子崔家拨乱反正了,开什么玩笑。
  “杜相,李侍读并未说谎,想来明天一早,崔家的第一批资金就会到位,咱们还是想想接收吧。”李承乾后背挺的笔直,信心十足。
  杜如晦虽然是能臣,但头上已经打了老头子的标签,不是自己人。
  而李昊则不是一样,太子侍读的身份注定了他生是自己的人,死是自己的鬼。
  手下有这样一个能力超群的强人,让李承乾说话底气十足。
  “这……,好吧。”话说到这个份上,杜如晦还能说什么,招呼二人坐下,开门见山道:“既然有了崔家的支持,修路的事情的确可以提上日程,只是眼下前来报名参与修路的百姓只有不足千人,若是不解决这个问题,只怕工程依旧无法进行下去。”
  “人力问题杜相不必操心。”李承乾很有气势的一挥手:“本宫想要知道的是,杜相是否准备的了足够的工具。”
  工具?这东西不应该百姓自己带么?
  杜如晦有些理解不上去:“殿下,工具老臣倒是可以先借来一些,只是……您确定会有足够的人手?”
  李承乾十分确定以及肯定的一点头:“人的问题杜相就不用操心了,只要准备好工具,不管什么时候开工,李侍读都会保证有足够的人手来施工。”
  话说到这个份上,杜如晦除了机械的点头,心里是半点都不相信。
  ‘李侍读’的影响力的确是很大,如果没有他的存在,估计早就有无数百姓踊跃前来报名修路了,不吹不黑的说,‘李侍读’就是这么有震慑力。
  李昊从老杜的眼神中读出了很多东西,对于这份质疑,他也表示很无辜,没办法,谁让自己太优秀呢,不遭人妒是庸才,这话好像是这么说的吧?
  李承乾见杜如晦不说话,索性直截了当说道:“杜相,要不此事就这么定了吧,明天你安排人工部的人去城外,带上图纸再调一批工具。”
  “殿下既然执意如此,老臣遵令。”杜如晦很清楚自己的位置,表面上看他是这次以工代赈工程的总负责人,但实际就是个背锅侠,主要作用还是衬托李承乾这个太子的聪明能干。
  ……
  水泥路准备开工的消息随着杜如晦将文书下发到工部,整个长安都炸了。
  早朝上。
  “喂,听说了没有,长安到洛阳的水泥路今天就要开工。”
  “开玩笑吧你,千把人就想修路,这要修到什么时候?”
  “谁知道呢,万一那位有撒豆成兵的本事一下子变出好几万人呢。”
  “我觉着吧,应该还是千金买马骨的套路,只要把那些参加修路的百姓粮食发下去,要不了几天就会有更多的人来参加了。”
  “百姓又不是傻子,不会那么容易上当的。”
  “管那么多干什么,等会儿散了朝去看热闹就好。”
  相比议论纷纷的众人,李二的心里也不怎么舒服。
  水泥修城墙他见识过,的确挺结实的,可是修路……,如果不是眼下正是稳定民心的关键时刻,就算那两个臭味相投的小子说破天,他也不会同意。
  那可都是钱啊,大唐需要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铺到地上怎么想都有些浪费。
  至于前几天李昊关于过路费的说法,李二真心没放在心上。
  路上一共就那么些人,商队一共就那么多,就算收钱又能收上来多少。
  早朝在满朝文武各怀心事的前提下匆匆了事,三五成群离开皇宫之后,这帮人连朝服都没换便赶往东城外去看‘热闹’。
  长安城东一共有三座城门,为了不影响交通,李昊只调动手人封住了一座城门以及长达十里的半条官道。
  整整三万人的施工队伍在这一段封闭区域内挥汗如雨,略显坑洼的路面已经被刨开,露出下面并不算坚实的路基,更有人运来一车又一车的石料,铺在路的一侧,再次将路面加宽了近乎两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