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迎阳有子居陶然

  正收拾得兴起,有人连声道:“散去,散去,掌教出来了。”众人也不顾浑身湿嗒,闻风四散。“朗朗乾坤,成何体统?檐下整休,剑阁所属由重阳子统领,雷坛辖下由玄诚子总率,有序过北斗门,入我剑宗。”
  “入宗,我们不是已身在宗内了?”方循手肘撞了撞身旁石泓。“方兄不知?这仅是宗内下辖的一处宫观,有重大科仪、法事或贵客到访时才在这观中举行,不过我们也是一直在观中,从未跨过北斗门一睹剑宗真容。”
  “等会,玄诚子总率?方循你,是雷坛首徒?!”方循尴尬一笑,不置可否。“你小子行啊,深藏不露,得亏我也入了雷坛法脉,往后还得仰仗你多担待。不过公子谨回山后,可不好办哪。”方循抬起两手拧干双袖,不紧不慢地在石阶上蹭去白底黑靴下附着的黄泥草穗,灰色的雨幕下了一上午仍不显半分颓势,他虎目微敛,倒有些心不在焉,缓缓道:“既来之,则安之。”
  石泓也察觉到有些压抑,虚捧双手伸出檐外接雨,笑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一角道袍摇摇晃晃,与二人并列站在一起。
  来人正是师伯夷。夏雨向来急骤紧凑,雨声如波涛之怒,将内外噪声鲸吞入腹。在充天斥地的隆隆声中,只听得一道剑鸣,有人引剑出鞘,抜剑击雨,接了一声话茬:“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殿中论剑,果然还是伯夷兄你折桂,夺得了那首徒之位,看来剑道又有精进?”石泓偏头一笑,悠然发问。“引灵境尚且未入,谈何精进?不过是坚定了一些事情罢了。”他左手抚剑,摇了摇头:“方兄却要小心了。”
  方循直视前方,远处群岚绿黛因雨更添娟丽,顶上冠巾未能束拢发丝,白发着雨,分外醒目。“哦?伯夷兄何出此言?”“传言那公子谨已入引灵境,步入修行,他善使三十六路虎踞拳,一柄玉骨折扇可攻可防,是公家看家手艺,据说祖上就曾出过一位玉扇真人,名噪一时。我们对其僚属黄得志下了重手,再加之方兄你横空出世,夺了这首徒之席,此人生性睚眦必报,想必不会就此善罢甘休,方兄还是早作打算为好。”
  “引灵境几重?”“据传出风声来看,当是一重。”“剑宗坐视门中弟子内斗?”“只要不伤及性命,大多放任由之。”方循按住心脏处,纯青琉璃心正博动不止。“内视脏器之事,照现下看来,需马不停蹄了啊。”
  其实方循同样好奇,师尊那九部洞虚显化真君的尊号是靠什么法门立威,那通天彻地、颠倒乾坤的本事又是如何练就,这样一来,那部名为《迦楼罗照世真经》的修行法门也就越发扑朔迷离。
  “多谢伯夷兄美意,我玄诚子收下了。”师伯夷摆手:“哪里话,你是雷坛第一人,我也是剑阁首徒,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蚂蚱,自然得互相帮衬。况且凭方兄腰间销魔剑,便与我意趣相投;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我们秉一意执一剑,自然算个朋友。”
  石泓耸肩:“剑修都如此偏执?那剑阁五老问你剑心,你怎么力压群雄?”师伯夷咧嘴一笑:“我说剑修一道既在疯,也在勇,更在无愧于心。你知道他们给我看了什么吗?”方循、石泓皆摇头不语。
  “一座碑,准确说来是一块丈许高的大石,石上对书十四字:背上匣中三尺剑,问天且示不平人。不难看出,是剑意所留,他们说是祖师悟道后仗剑出关,于青口关诛魔一百八十四,兴起所刻,留传至今。语罢便让我出殿,做了这剑阁首徒。”方循始觉:“那重阳子便是伯夷兄了?”“正是。”师伯夷将销魔剑收归入鞘:“方兄,该随掌教入北斗门了。”
  两人回身各自召集从属弟子,在白石道人身后鱼贯而行。实则并不很费脚力,祖师殿后有座山,北斗门说是门,但就是山体上凿出的一洞穴,里头黑黢黢的,也未布设火烛。“宗内有护山大阵,以此北斗门为中心笼罩整座齐渊城,在这茫茫北原,只齐渊一城坐拥四季变化,出了城,那便是漫天雪原。北斗门中接壤天机,自成天地,衍化出了大大小小一百三十六峰、四十九洞、二十七渊、八十一涧,都是实打实的洞天福地。”
  “历代弟子修行有成之后奉祖师遗训,都会自行下山降妖除魔以积攒福德,所以这修行洞府你们不必争抢,是住不过来的。”方循倒是颇为欣喜,毕竟这较之多人一起挤着的寮房好多了。
  未几,眼前有光透出。方循凝神,好一副仙家胜景!祥云遮翠柏,紫英伴水流,天上暖玉生烟雾难止,地下青石野芳团团簇;松间野径挑枝走,石上清泉擎花游,东边山猿老鸦啼不住,西边乳莺雏燕叫不休;朝阳一升一照,众人一步一景,看得是眼花瞭乱,魂魄难收。
  掌教是好气又好笑:“这就看得神游八方?都上前来,领弟子牌,领了牌后在祖师殿就有了命灯,你们八十二数命灯都得给我好好烧着,灯在人在,灯灭人亡,明白没有?”
  众人齐声:“弟子明白。”“长明,你第一个来。”方循上前。“凭什么让他先来,就算他是首徒也无此殊遇吧?”“就是就是,真人糊涂。”“他先去,那好的岂不是叫他先挑走了?”“他何德何能……”有人小声咒骂。白石真人却努努嘴,示意他取右下角的一块木牌,好在方循眼尖,一手抓去。
  原本只镌有迎阳峰三个大字的木牌,登时浮现雷坛玄诚子一行小字,白石真人面无表情,方循会意,抽身而退。“明日再行早晚课,膳食已在洞府备下,我会差人送去三颗炁珠,一门吐纳法,一门观想法,一门辟谷术以供修炼,还有这公子谨的木牌,谁人替他接下?”那红牙暴眼的黄得志近前接过,盯着方循众人愤愤不语。
  方循打过招呼,与石泓等人分道扬镳。“迎阳峰?到底有何奇特之处?”他绕过众多河河道道,不远处一山尽栽竹,千枝攒万叶,竹海碧波的山脚下,在绿荫掩映中,有龙子霸下驮碑,他眯了眯眼,上有迎阳二字。青麻条石作石阶,方循上山,自山腰处一小径通往竹林深处。
  眼前是湖,湖边有小筑。竹屋小筑门前有块牌匾,方循默念:陶然居。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