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知青与鬼子进村

  姚远在矿机宿舍里,开始搞代工的时候,所需布料的量就已经上来,开始成匹的进货,就不能从商店里买了,而是直接去找生产厂家。
  这个省的棉花种植,在全国都占了绝大的份额,省内自然不乏各种纺织厂。但在那时候,纺织厂同样也不理会姚远这种小私人经营户。
  这个没关系,姚远“叔叔”多,纺织厂所在的城市,他只要能找到一个管事的“叔叔”,就能通过特殊的渠道,买到别人买不到的布匹。
  慢慢的,他就和这些纺织厂的销售人员认识了,每次去人家那里,要么给人家带点东西,要么请人家吃顿饭,把关系逐渐拉近,以后就用不着为点小事,就去麻烦“叔叔”们了。
  当然了,去那些“叔叔”们工作的城市,他还是要去拜访一下他们,根据他们不同的喜好,给他们带一些他们需要的东西。
  原先在矿机工作的时候,他都是把这样的一种关系,专门储存在电脑一个文档里的,包括记录对象的家庭成员,个人喜好,工作情况,等等的信息,都详细记录,并随时保持更新。
  这个时代,没有电脑,但他做培养干部的习惯并没有改变。他就弄了一个笔记本,详细记录这些信息,保持和这些人的亲密指数。
  因此,在他的这些“叔叔”们眼里,姚远是一个谦逊、懂事和可交的好人,人缘关系保持的很不错。
  其实,这是一门营销和维持自己人脉的学问。在他那个时代,你如果连这门学问都做不好,还想着将来当经理当老总,成为重点培养对象,你就做梦去吧。
  在讲究“三分本事,七分关系”的时代,这是培养干部必须具备的本能。
  姚远把这个“本能”拿到这个时代里来,自然就是无往而不胜了。
  因此,小慧开工厂所需要的设备、布匹、材料,三天时间,姚远就都给采购齐全,而且拿到的还是最低的价格。
  只有一样他没有做到,就是赊账。
  那个时代,单位与单位之间,都是你欠我,我欠你,交钱提货的事倒是很少的。这也就为后来形成三角债,最终都给这三角债逼的没法生存,埋下了隐患。
  可那是公家对公家,姚远是私人对公家,能拿到需要的货,而且是最低价,就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了,还想着赊账,那根本就不可能。
  后来,有姚远这本事的人,靠领导批条,一个个都成了家财万贯的“倒爷”。
  姚远虽然知道这个比做服装发财快,却不打算这么干。
  这么干,让姚虎的部下犯错误,对不住死去的姚虎夫妻。他宁肯一点点,清清白白地白手起家,不能给他们夫妻脸上抹黑。
  买齐了所有的东西,三千块贷款就花差不多了。这还是他来采购,拿到了远低于市场价格的成本价。换做别人,五千块钱都不见得能够做到。
  他又把自己手里仅有的一千块钱留给小慧。因为他知道,小慧刚开始创业,想不到的,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宁肯自己难一点,也不要让小慧为难。
  从和小慧在她屋里单独呆了那一晚上,姚远心里对小慧的感觉就完全变了,几乎就像心疼抗抗一样心疼小慧了。
  因为他已经明白,小慧要冒风险贷款来办这个服装厂,完全就是为了他。
  那个晚上,他完全可以清清楚楚地感受到小慧对他的爱。
  可是,他不能接受这份爱。但他也不想辜负小慧对他的爱,他应该用对小慧更大的关爱,来回报人家。
  姚远就是这样一个人,你敬他一尺,他会敬你一丈。相反,你想着算计他,迫害他,你就等着他慢慢算计着报复你吧,你毒他会比你还毒。
  当然,他的毒都是有计划有步骤,那种有头脑的人的阴毒,而不是嗔呲必报,明火执仗的那种没有品味,二愣子一样的毒。
  那不是毒,那是冒傻气。那样的话,他就算穿越回来,也会和姚叔差不多,没多大用处,还是一个真正的傻子。
  小慧这么爱他,为他什么都肯做,他还能说什么呢?只有尽最大努力,给她减少困难,能让她少吃一点苦,就少吃一点吧。
  所以,他把这些采购的事情都包下来,替她做好,又用矿机的解放卡车,给她拉到路边上。
  到了这里,把这些东西运到村里去,姚远就无能为力了。
  他从这里走的时候,小慧就和他说过,拉到这里就行了,剩下的她来想办法。
  他已经在城里给村里打了电话,她小叔是支书,办公室是有电话的,小慧知道他到达的时间。
  可是,他到了的时候,公路两边却没有一个人影。
  小慧别再把时间给记错了吧?
  正在姚远和司机等的有些焦急的时候,路边两个小山包间的小路上,出现了一队人群,领头的,正是小慧。
  小慧立在高处的山坡上,就看到了远处公路上,那辆停着的卡车,姚大哥已经来了!
  小慧冲着卡车拼命招手,高声喊:“姚大哥——,我来啦——”
  姚远也看到了小慧,从车上下来,也冲着她招手。
  仅仅几天不见,他竟然有些想小慧了。他知道自己心里这个念头是不对的,可是,这是他不能控制的。
  小慧带了五十多个小伙子过来,几乎就是村里全部的壮劳力了。
  他们走到跟前的时候,姚远就吃惊地问:“从哪儿找这么多人啊,村里不出工了?”
  小慧就冲着他笑,那样子很甜,这是姚远从来没有注意到的。
  小慧说:“都要分田到户了,还出啥工啊?小叔让我堵在家里,好一顿收拾,后来我爹也去了,还有我娘。他把知青那房子给我用了。今天,还是他在村里大喇叭里广播,才来这么多人,我可没这么大的面子。”
  姚远看着小慧,就有些心猿意马,他立刻收敛了心神,把一摞账单都给她,和她介绍买的东西。
  说到缝纫机,姚远就说:“厂家现在已经不准备生产这种老式的了,要改电动的。这十五台都是库存,才五十块钱一台,比市面上便宜接近一半呢。我估摸着,有这十五台,你暂时也就够用了。电动的速度快,还节省人力,以后如果要扩大生产,还是要买电动的。”
  小慧就说:“村里没电呀?”
  姚远说:“快了,很快就会有电。将来你挣钱了,可以先投资把村里的电装上。”
  两个人说着话,看着大家卸车。小慧一家人都跟来了,还有不少妇女,帮着男人们往下卸缝纫机。
  女人们仔细,在一边看着男人干活,唯恐把这些贵重的机器给磕碰了。
  村里的一辆驴车和两辆马车也都来了,大家把布匹都装到车上,剩下的缝纫机一类大的东西,就用扁担抬着。
  姚远把最后的一千块钱,放到小慧手里,叮嘱她说:“该花钱的地方,就不要考虑节省。钱不够了,就打电话,我来想办法。”
  小慧有些担心地问:“你把钱都给我了,你咋办呀?”
  姚远就冲她笑笑说:“我在城里,怎么都好办。实在没钱,我就去找马叔借,他是大官,肯定有钱。”
  小慧知道姚远是说笑,但这时候和姚远客气,就显得两个人关系远了,就把那一沓钱都接过来。
  最后,小慧就问姚远:“你不跟着回村了?”
  姚远就说:“不了。我回去,也得准备店铺开业。”又嘱咐小慧,“要是有事儿,就用村里队部的电话给美美打,告诉她我就知道了。如果一月出不了衣裳,就俩月,千万别心急。”
  小慧说:“你放心吧,一月以后,我一定把第一批衣裳,给你送到城里去!”
  小慧也知道,这个时候,不是卿卿我我的时候,她得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办厂上。
  目送着姚远坐卡车走远,她就带着大家,跟当年八路打了鬼子伏击,带着战利品回村一样,带着大家,排成队伍,浩浩荡荡回村了。
  当年知青住着的那个大院子,在村东头的半山坡上,是个单独的院子,也是用石头干打垒建起来的,有东屋和北屋两排房子,分别住着男女知青。
  当初知青来的时候,并不是住在这里,而是住在村中间的大队部跟前的房子里。
  可是,这些知青忒调皮了,来了半年功夫,村里的鸡和狗就都遭了殃。先是偷各家的鸡吃,后来连狗都给弄死,填了他们的肚子。
  王四福还想跟他们理论,他一个农村人咋理论的过这些城里人啊?
  知青们反咬他一口,说他纵容农户养狗养鸡,是故意不割资本主义尾巴,纵容资本主义发展,是严重的阶级立场问题,要斗争他。
  而知青们吃鸡吃狗,自然就是光荣的无产阶级表现了。
  王四福理论不过,自己还差点给拉到台上斗争了,只好乖乖闭嘴。
  最后,他就想了一个主意,在村东半山坡上,专门为知青盖了房子,哄着他们搬过去,从此和他们划清界限。
  从此之后,村里防知青,就跟当年防鬼子差不多了。
  大家每天都派出专门的哨兵,在村东隐蔽观察敌情,只要看到有知青进村,立刻报警。然后,大家把鸡狗坚壁清野,村里霎时一片安静。
  总算盼着知青返城了,王四福是恨不得敲锣打鼓欢送他们滚蛋,还惦记着用返城来威胁女知青,想都不要想!
  现在,知青过去住着的房子,只存了一些用不着的破烂。因为这房子和村子是隔开来的,放有用的东西,怕丢。
  可不管咋说,这房子也算公家的,小慧想着霸过来,不交一分钱,自己用,那怎么成啊,这不占公家便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