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正面迎击
齐万年虽然有将近六万大军,可前车之鉴并不远,当初的秃发树机能叛乱,掀起的威势可比他大多了,虽说有汝南王送了一波的开头,可后来壮大之后连续干掉晋朝三个刺史,足以称得上是威震天下,齐万年还远远没到这个地步。
司马季在猜齐万年,齐万年也未尝没有猜测司马季的想法,可惜猜来猜去就改变不了一个事实,燕王确实是头一次来到关中,齐万年知道的消息太少了,除了年龄是板上钉钉的,剩下的一切都是口口相传加上自己脑补。
按照部落分成十二军,司马季说这种划分缺点很大,不过站着说话不腰疼。他不敢说禁军全部都是晋人,但十有八九全都是。齐万年的部众分属于不同势力,真要是打散编制,说不定战斗力还不如部族分军,这是叛军的先天劣势,现在燕王准备对着这个痛点试试火力。
第二天孟观就率领五千骑兵出萧关,直奔北方而去,临走之前司马季也解释了为何这么做,首先骑兵是不容易被歼灭的,第二点,第一战必须不能动用太多的兵力,因为要赢得漂亮给后来的大军一个心理安慰,第三点动用太多军队对方可能跑,不足万人的规模,可能对方会忍不住出来刚一波。
司马季最后的命令就是挑出来匈奴人猛揍,都叛乱两次的部众,必须要用来立威。孟观率领的军队人数虽少,却是洛阳禁军挑选出来的精兵,马挑雄健、人选劲旅、远不是表面上人数能看出来深浅的。
燕王可不想看到,历史上一个面对齐万年连战连胜的人物,到了自己的手里却出现败绩,他已经做过贾南风一次猪队友,不想再做第二次。
不用燕王下令,孟观也憋着一股劲要立功,带着五千骑兵风驰电掣直接就消失在了萧关关隘前方,城头上的士卒只能看见一股尘埃,再看的时候骑兵已经连影子都没有。
和最后才接壤中原朝廷的鲜卑人不同,到了晋朝不论是氐羌还是匈奴与乌丸,还有这些弱小部族,他们的部众多数都已经冠上了汉姓。
郝度的部众也是如此,而鲜卑人现在则选择复姓冠名,郝度在兄长造反失败之后,便辗转在雍秦二州,沿路到此之后便见到了几座氐人占据的废城,齐万年起势后便投靠在其羽翼之下,原因很简单,齐万年的部众比他多,形势比人强,谁主谁次是很容易划分的。
不过郝度的部众仍然归自己同龄,经过了一连串的战斗,现在郝度的部众也达到了万人规模,现在颇让齐万年看重,本身要作为先头部队进攻萧关,不过一来萧关为关中四关之一极难攻克,关隘之后还有秦王的关中大军随时接应,二来洛阳这次反应极快,并没有先送一波把叛军养大的常规操作,所以才作罢。
得知五千禁军骑兵来袭的消息,郝度仔细的评判了一番,觉得自己优势很大,一则禁军骑兵人数不多只有五千人,二则匈奴人好歹有骑马的传统,虽说多年以来丢的差不多了,可底子还在,如果能取得首战胜利,可以狠狠挫掉禁军的锐气。
巧了,刚刚才从五品官变成征虏大将军的孟观,心里想的郝度是一模一样。郝度想要用他的脑袋给燕王难堪,他也想要用郝度的脑袋加官进爵,目的惊人的一致。
找到郝度部众之前,孟观已经小试牛刀,在沿途碰到了一群乱兵先做开胃菜,和在刀口舔血的郝度兄弟又不同,这股乱兵成色非常一般。反倒是战马率先发觉了这伙速度极快前来的骑兵,一个个发出了极为难听的嘶鸣声。乱兵在马嘶声中惊醒过来,也来不及整装,就操着刀起了来,迅速就被禁军骑兵捅成糖葫芦。
几个呼吸之间,这个不足千人的乱兵就在半梦半醒当中,被乘夜赶路的洛阳禁军收割了经验,起到了提升孟观自信的效果,就这种水准,郝度的匈奴部众就算是强大,也不会强大到哪里去。
“听抓获的俘虏说,郝度部众还在西北方五十里的地方,部众多为骑兵,如果知道我们来的话,可能会严阵以待。”孟观的牙门副将不多时一边擦着刀一边过来禀报道,从刀上的血迹来看,审问之后杀俘肯定是避免不了了。
孟观也没有在意这种小事,战事当中这种事情并不罕见,他很同意燕王的话,不管这些胡人是因为什么苦难走上了这一步,但只要是造反了,就按照反贼论处。诛三族都属于正常,砍个脑袋算的了什么?
“相信郝度也知道我们来了,虽说骑兵不易被包围,可还是要小心啊。正面作战,哪怕是郝度的部众人数多一点也没关系,最重要的是不能被埋伏。”孟观沉默了一下吩咐道,“如果郝度问讯列阵准备迎击,本将绝不会怕。”
派出斥侯来侦察郝度的动向,自然是一路上之上的必选,可他也清楚,斥侯的作用此刻非常的有限,毕竟斥侯兵的侦察范围只有三到五里,在个别的地段,可以延长到七八里的范围,但对十里之外的目标,就已经是有些鞭长莫及了。
孟观得到这个平乱的机会,为此当然愿意舍生忘死,但绝不愿意选择中埋伏,因为这样比人只会说他有勇无谋。
第二天返回的斥侯便纷纷禀报,郝度的部众有集结的趋势,看样子就是准备正面迎击孟观的禁军骑兵,随着回来的斥侯越来越多,目的也变的极为明显,郝度准备仗着双倍兵力,想要和孟观进行正面对决,事不宜迟,孟观当即决定率军迎击。
“我最欣赏胡人的一点,他们敢正面来,躲着就没意思了。”骑在战马上孟观没来由的想到燕王对胡人的其中一个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