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归化军
安达尔看看萧冉的脸色,就知道这件事比给战马看病钉马掌要难做许多。不然,萧冉不会是这个样子。
萧冉说道:“后军缁重队里,与你一族的人甚多,我让人算了算,只青壮就有近万人。他们原先都是跟着忽利台大军后面的,为忽利台的大军运送给养的,在壶关被我擒获后,便做了我军中的夫役。”
安达尔说道:“这些我都知道啊,我那随从就是我从那里找来的。”
萧冉又说道:“你那随从既然肯听你的,其他族人不知会不会听你的?”
安达尔笑了笑,说道:“但凡是我族人,必然听我的。阿史那家族是前皇族,大汗之位一直是由我部族之人所据。阿史得家族叛乱,他们被我部族所累,这才做了夫役。但他们心中无时不刻想着重新夺回汗位,只是……”
萧冉盯着他的眼光越来越严厉,安达尔知道事情不妙,便不再说了。萧冉也确实没有想到,一个废皇族的遗少,竟然还这么受到那些夫役的看重。
阿史那家族,所部有大小几十个部落,与皇族的关系有远有近,谁能想到他们竟然会如此团结?
萧冉觉得后背在淌汗,心里便想着得亏这安达尔没有异心,否则,这近万北狄夫役闹起事来,可真的够自己喝一壶的。
好在现在自己已经知道此事,而先前想到的那个主意也可以一举两得。于是,萧冉换了一副面孔说道:“想不到啊,你安达尔在这军中还有一呼百应的本事。”
半开玩笑半认真的一句话,让安达尔瞬间就是汗流浃背。他赶紧拱手说道:“安达尔但凡有丝毫异心,必不得好死。”
“说啥呢,说啥呢?好好的说什么死,我还打算让你登上汗位,做北狄的皇帝呢!”
这话让安达尔更是恐慌了,他嘴角哆嗦着,就是说不出话来。
“安达尔,我且问你,阿史得家族的人灭了你家人,你狠不狠他们?”
“虽梦中也恨不得食其肉。”
“我再问你,如果你家族不遭此巨变,你可有登上汗位的机会?”
安达尔摇摇头,说道:“丝毫也无。”
萧冉当然知道这个无论是排名还是抡勇猛程度都挨不上号的安达尔,肯定没机会做北狄的大汗,不然,他也不会跑到金銮王朝来做群牧使了。
“若是,我是说若是你面前有这样一个机会,既可以为你家人报仇,又可以重新夺回汗位,你愿不愿意做?”
萧冉心里想着,若是他不愿意做,以后就把他留在这里,一辈子给自己养马。
安达尔听了萧冉的话后,眼神瞬间变得坚决。他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说道:“属下若是得此机会,定然奉萧爵爷为主人。”
这句话狠啊!恐怕天下已经没有比这句话更能表达他内心想法的话了。为了报仇,为了夺回汗位,安达尔愿意做儿皇帝。
这句比诅咒发誓更可信的话打动了萧冉,他赶忙拉起安达尔来,对他说道:“主人不主人的就算了,只要你以后知道,是这王朝的人帮助了你就行。”
这句话已经虚的不能再虚了,安达尔岂有不懂的,他连忙说道:“帮我者,萧爵爷也。”
“行了行了,以后你我二人要如兄弟般亲热才好。不如这样吧,我们就此结为兄弟,以后两边也好有个照应……”
以后要怎么做,做什么事还没说,两人已是勾肩塔背如亲兄弟一般了。不过,萧冉心里确实是把安达尔当兄弟的,这件事不是虚的。
“安达尔兄弟,你们北狄男人是不是和胡人一样,都是上马可战,下马为民啊?”
“爵爷兄弟,你只说对了一半。”
“哦?另一半呢?”
“北狄的女人也是如此。”
“是吗?这我倒是不知道……”
两人说笑着,便把组建北狄军的事情谈妥了。
缁重队中所有可以上马作战之人,皆编入北狄军。想到北面北狄的军队也叫做北狄军,怕以后混了,萧冉又给这支队伍重新取了一个名——归化军。
归化哪里?萧冉表面上说是归化中原王朝,实则所有人都明白,是归化萧家军,或者说是归化他萧冉。
安达尔没有丝毫异仪。他没有异议,那些北狄夫役也就没有异议。这样,归化军就正式成军了。接下来,萧冉就要为归化军配备装备了。
弓弩腰刀自然是不能少的,最为头疼的是战马。北狄与西胡一样,都是马背上生马背上死的人,没有马就没了灵魂,怎么能缺了马呢?
可萧冉算来算去,自己这边最多只能给他们三千匹战马。这就少了些,人家有近万人呢。
萧冉不缺钱粮,可王朝缺马,就是有钱也没处买去。萧冉想了想,还是觉得在战争中武装自己这句话最靠谱。
不过,这是以后的事情,现在要做的就是找杨尚书。他是兵部尚书,掌管天下武备,萧冉想着先从他那里榨点油水再说。
杨尚书接到萧冉的信后,双手顿时哆嗦起来。不过,他不是激动的,而是气的。皇帝正在为萧冉拥兵自重,不肯给朝廷面子,还控制着永安城的进出和治安生气,你现在再管王朝要武备,这不是给那些朝臣给你上眼药的机会吗?
你说你是为了收复幽州,可整个朝廷大大小小近千名官员,除了老夫哪个肯信?世侄啊世侄,你是真的不懂这为官之道,还是有意如此?仰或,你就是为了为了为难我这个世叔吧?
思虑再三,杨尚书决定出城一趟,亲自找萧冉谈谈。那曾想他刚走到城门处,那个虎着脸的将军就把他截住了。
“萧爵爷说了,他正在谋划收复幽州一事,这空着手去见他的,就是耽搁他的工夫,无异于谋财害命。”张十七郎冷着脸说道。
杨尚书那个气啊,恨不得当场骂萧冉几句。可他看到张十七郎瞪眼竖眉的样子,硬是生生的憋出来一句话来,“大礼在别处,此间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