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密支那之战(二)

  迪威身材高挑,平常不愿穿表明军阶的制服。他脚靴,戴一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旧式硬边战斗帽,嘴里叼着烟斗。严肃、深沉又很敏感,并且非常自负,这便是史迪威给吴铭留下的第一印象。
  由于美国将军和中国领袖对于处理问题的不同看法,蒋介石和史迪威两者的关系已经很紧张,而且现在距两人彻底翻脸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透过现象看本质,蒋史两人不同的理念主要归咎于四个方面:首先,近代中国领导人始终认为中国是西方帝国主义下的牺牲者,他们欢迎像美国这样的盟军来对抗日本,夺回中国失去的领土,并且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新中国,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与西方国家交往。史迪威对于中国现状与对日抗战却有完全不同的认知与看法。他看到中国内部持续战乱,而且先前在中国担任驻华武官的经lì
  ,使他对中国的民主化和改革几乎不抱希望。第二,史迪威的首要任务在于阻挡日军进入缅甸,他的注意力过多集中在缅甸,催促蒋提供更多的军事与人力资源。然而蒋身为国民zf的领导人,需yào
  保卫整个中国,而不能只单独考lǜ
  缅甸。第三,两人对于对抗日军的战略也不相同。对于中国来说,抗战的首要任务是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美方的主要看法却是支持国民zf在战争中挺住,以牵制日本大军。第四。史迪威看不起蒋手下的众多将军。他向蒋抱怨中**官地素质太差,认为中国将领能力乃“二流”,并告诫蒋如果他依然把大量军务交给这样的将军,“那将是白费力qì”,且将会“在美英诸盟国之间,产生极为不良的印象”。
  有如上因素,吾人也就不足为奇为什么史迪威和国民zf领导层的关系是如此恶劣,而且越来越糟糕。当蒋得知史迪威设法联系延安的**。并想邀请他们加入**以对抗日军时。蒋尤为恼火。蒋认为这个建议“太过分”。触碰到了他与国民党官员的禁忌。随后在讨论使用美国空军于中国战区和利用更多军力为盟军收复缅甸这两个议题时,双方矛盾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蒋极力争辩空军用于缅甸也用于中国,而史迪威在美国国防部长马歇尔将军的大力支持下,强烈反对蒋地看法。
  或许是奇袭密支那地初期胜利,使得史迪威抛却了暂时地不快,有些意气风发。毕竟这是由他指挥的,严格意义上讲应该是他的雪耻之战。所以。当米尔准将把吴铭特意介shào
  给他的时候,史迪威用他那炯炯的目光透过他的眼镜镜片对吴铭仔细审视了好一会儿,这才伸过他那只瘦却很刚劲的手来与吴铭握了握。
  “刘上校,你率领别动队深入敌后,打得很好。”史迪威说道:“而且对此次奇袭密支那提供了很大地帮zhù。”
  “谢谢夸奖。”吴铭微微点了点头,“荣誉属于战士,忠诚铸就辉煌。”
  史迪威愣了一下,对吴铭说的话感到很新奇。半天才咧嘴一笑。“刘上校原来如此珍惜战士,很好,很好。”
  众人陪着史迪威走进了临时指挥部。先由米尔准将把战斗情况作了一个介shào
  ,然后对日军的援兵将要进入密支那表示了担忧,并按照吴铭的设想将攻打密支那的计划向史迪威进行了汇报。
  “米尔,如果我们不加以阻止,你估计日军的增援速度应该是怎样的?”史迪威想了一会儿,抬头问道。
  “刘上校。”米尔准将招手将吴铭叫了过来,“你熟悉密支那周围日军的情况,由你向将军介shào
  一下情况吧!”
  吴铭点了点头,指着地图说道:“如果我军不加以阻止,放任日军增援密支那,我估计在一周内密支那日军将达到三千人,二周内日军将达到五千人,这还不包括从八莫及西可能增援而来地日军。”
  史迪威皱起了眉头,用手指轻轻点着地图,“南面可以派英军地钦迪远程突击队阻击,东、西、北三面就要靠我们自己努力了。五千多日军凭险固守,确实很让人头痛,再加上雨季将至,拖延时间对我们很不利。”
  “将军。”一个参谋提醒道:“14师的4142、新30的第90团、第50师地149团,目前正在向机场集结,命令他们加快速度,飞机如果不分日夜,加紧运输的话,在五天内运来四个团还是有把握的。”
  史迪威点了点头,“马上下命令,让他们抓紧行动,绝不能让日本鬼子钻进乌龟壳里,争取把日本鬼子的援兵尽量消灭在野外。”
  “将军。”150团长黄春城走上前来,“驻守密支那的不过是一个联队,我们加紧攻城的话,没准等那些日本鬼子援兵到达我们已经占领密支那了。”
  史迪威疑惑地瞅着黄春城,“密支那守军约有一个联队,又是凭险固守,我军既要保卫机场,又要控zhì
  渡口,能够参与攻城的部队不超过两个团,不如先进行试探性进攻,摸清日军防守的虚实,并且卡住密支那外围小股日军增援的道路。”
  “将军,兵贵神速啊!”黄春城继xù
  说道:“日军虽然有一个联队,可是却要分散在整个城区工事内,我军攻其一点,未必没有成功的希望,一点破,点点破,日军如要阻止我军,必然要集中兵力,坚固的防线就会出现漏洞。””我反对。”吴铭冷冷地说道:“当务之急是阻止外围日军增援密支那,而不是用脑袋去撞日军的坚固工事,巷战不比其它,依我军现有的重武器,并不足以摧毁日军的坚固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