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我有什么办法?

  酒过三巡,狄青道:“在军城已经数日,各位感想如何?京城的军校,与这里相比差在哪里?”
  孙沔沉吟了一会,道:“我先说一个感觉。京城里的军校军纪森严,气氛压抑,这里就好许多。是不是军校里面,不能跟军队一样,阶级分明,法纪森严?”
  狄青点头:“有道理。军校里到底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军纪太过森严,动辄得咎,就没了心思专心学习。这一点可以学,杜经略军中不设肉刑,虽然我们看法不同,不过军校中可以如此做。”
  说完,对王凯道:“马帅,杜经略知火山军时,你是麟府路部署,一起打下了唐龙镇。你觉得与当年相比,杜经略有哪些不同?军中有什么特点?”
  王凯想了一会,道:“从当年看,经略其实不通兵法,对军中事务也不熟悉。不过头脑清楚,对战事有独到见解,分得清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以为,经略最重要的,是头脑一直很清楚,能够抓住最根本的东西。练了几年兵,从最根本做起,已是天下难得良帅。”
  狄青道:“当年唐龙镇一战,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说来我们参考。”
  王凯道:“最开始定计,不轻下决心。决心一下,绝不随便变更,不贪军功,不贪战果,也不畏强敌。从最开始出兵,定的就是用枪炮,依坚城而守,不与契丹兵正面接战。算计得很清楚,契丹兵马在什么时候从哪里来,如何攻城,攻城受挫之后如何逃路,总是先敌一步。先战唐龙镇,后占偏头寨,契丹兵一攻城不利,后路断绝。契丹兵退走,只是派兵尾随其后,哪怕他们陈尸冰面,连尸首都不收。首级就是军功,当年杜经略,不要这军功,许多将领不满。现在想来,大局为重,绝不贪功,经略一向如此。”
  众人听了,默默点头。杜中宵文人为将,从不上战场前线,更不亲自搏杀,有今日地位,必然有超出常人的地方。有大局观,处事冷静,说起来简单,真做到并不容易。
  众人从京城来到河曲路军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比较两地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几天看下来,发现基本程序大致相同,就连教材也相差不多,甚至河曲用的还更简陋些。以前说的,带兵要严,对士卒要不吝赏赐,河曲路并不比京城做得好。甚至他们有一种感觉,按照自己看到的,演武结果,应该反过来才正常。有这种认识,让几个人特别烦恼,这差使不容易。
  败了不可怕,过来学习,一看这个地方做得比自己强,那个地方比自己强,回去照做就是。怕就是怕什么都看过,甚至自己身处其中,却说不出道理。明明输了,看了对方还觉得自己应该胜,这就很难办了。说得难听一点,就是教也教不会,还能有什么办法?
  用完了酒肉,狄青道:“难得今日得闲,我们在这处草市转一转。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我们只在军城里,很多事情看不清楚。四处看看,听听百姓怎么说,不定就能豁然开朗。”
  王拱辰起身道:“今日我要去胜州,与杜经略与事相商,就不与你们一起四处看了。”
  孙沔奇道:“既是要进城见经略,怎么还到这里用饭?现在进城,只能谈公事,连在胜州城里逛一逛都不能够。内翰,一餐酒饭,哪里比得上进城散心!”
  王拱辰道:“我赢的东道,如何不吃?再者说了,清晨进城,路上太过寒冷。”
  狄青作为枢密使,可以管别人,管不了王拱辰。不说翰林学士清要之职,他们作为内臣,两府就不好多过问。不用想,王拱辰此来,必然有皇帝特别吩咐的任务,跟别人是不一样的。不然,今天要去见杜中宵,换一个不提前知会狄青,都是不能允许的。
  辞别众人,王拱辰出了草市,吩咐人唤了自己随从出来,由军城派兵马,护着到胜州。
  杜中宵拿了一册书,在书房里闲坐。士卒来报王拱辰求见,忙吩咐带他到书房。
  见到王拱辰进来,杜中宵起身,笑着道:“内翰刚来不足五日,这就要回京城了吗?”
  王拱辰拱手:“若能得节帅赐教,当能回去交差了。就看节帅给不给在下这薄面,你若不说,我回京城也不容易。说实话,北地苦寒,武都军城里住着并不舒服。”
  杜中宵请王拱辰坐了,吩咐上了茶来,道:“内翰,此次到军城是难得机会,错过了,以后可就难得。军城里待些日子,熟悉军中事务,不定将来可以带兵为帅,建立功勋呢。”
  王拱辰连连摇头:“我不是做将军元帅的料,自己心中清楚,何必难为自己。”
  请了茶,杜中宵问道:“内翰来见我,不知要问些什么?”
  王拱辰饮了茶,想了一会,才道:“上次京城演武,京城军校大败。节帅可能不知道,事后圣上极是震怒,要严办提举军校的一干人等。宰相和大臣们再三求情,圣上才作罢。说起来不怕节帅笑话,演武之前,圣上和大臣,包括我在内,都认为京城军校必胜无疑。甚至,还有人劝主持此事的,不要让河曲路去的人败得太过难看。节帅军功当世无匹,你的脸面,朝廷还是看重的。”
  杜中宵微笑不语,点了点头。
  叹了口气,王拱辰道:“万万没有想到,最后的结果,不但是节帅的人大胜,胜的结果还如此让人无话可说。一般将领官员可能不知道,分割包围,到底意味着什么。圣上可是找了河曲路旧人,对此事详详细细问了,分割包围就是全歼。这个结果,比节帅最得意的顺化渡一战,更加严重。节帅,还记得你军中一个年轻军官,王德兴吗?”
  杜中宵道:“他随在我身边数年,北上征战,除了韩太尉的一些日子,一直在我帅帐。”
  王拱辰笑着摇头:“此人年轻,甚是老实,有什么说什么。军中的事情,凡是问他,从来不知婉转回护。圣上甚是喜爱,这些日子一直随侍在侧,解答疑难。这样一个人,可比将领大臣们可靠多了,别人不知道的,很多事情圣上心中明白。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派了枢密院和三衙的官员,到这里来。”
  杜中宵道:“王德兴人虽老实,其实聪明,知识学得扎实。他性子忠厚,性格又有些腼腆,并不适合带兵打仗。不过帷幄之中,却难胜任。”
  王拱辰点头:“正是如此。有王德兴在身边,很多事情,圣上比外臣清楚。此次我来河曲路,是奉诏旨,来看看河曲路的军校。京城的军校,到底能不能办成这个样子。如果实在没有办法,那就只有派大臣前来提举,由节帅兼管此事了。节帅统大兵在外,诸事纷繁,如此非朝廷之福。”
  杜中宵道:“我又有什么办法呢?朝廷要人,河曲路的旧部大多调走,加上除役的,随着我从随州来的旧人,三万军中只余六七千人。朝廷要我练兵的法子,所有册子俱送往京城,留在随州的,也全部都搬到了京城里。练不好,那就真没办法了。”
  王拱辰笑着摇了摇头:“节帅,这话不对。朝廷开口,节帅要人给人,要物给物,确实不错。京城军校练不好兵,也确实与节帅无关。但若说节帅没有办法,未必如此。如果没有办法,怎么把拉纤厢军练成强军的?要么节帅不想说,要么节帅不方便说。”
  杜中宵摇了摇头:“内翰在军城数日,不知怎么看待此事?”
  王拱辰道:“我看出来的,就是还要向节帅请教。别人再是用心,也不过只知皮毛,时间长了或许可以能够练出兵来,选出将来,一两年内绝无可能。不管是节帅不想说,还是不方便说,今日千万赐教一二,让我回京能够交差。话出你口,入我耳中,回京如何禀报,我自会斟酌。节帅朝廷重臣,但有说的不利节帅的地方,我也不敢开口。如若不我,节帅该明白,我是自取其辱。”
  杜中宵笑笑,举起茶杯道:“饮茶。”
  王拱辰喝了茶,把茶杯放下,道:“不知节帅的意思——”
  杜中宵道:“在内翰想来,我是不想说,还是不方便说?”
  王拱辰摇了摇头:“在下不知兵事,委实说不上来。不过这几天感觉,节帅不是藏着不说的人。”
  杜中宵道:“是啊,内翰不是看得很明白!既不是我不想说,也不是我不方便说,而是早就已经说了,非要不听,我有什么办法?诸多册子,各种条例,朝中甚至有官员倒背如流。可最简单的地方,却都不愿看,不愿想,又有什么办法呢?”
  王拱辰听了,一口茶差点喷出来,道:“到底哪些,还请节帅赐教!”
  杜中宵道:“内翰虽不知兵事,那些册子,总该是看过?”
  王拱辰点头:“不错。我虽说不能倒背如流,但大多内容,都还记得,能背出来。”
  杜中宵看着王拱辰,点了点头。这是状元,千万不要小瞧了他,过目不忘这种本事,对一般人来说很神奇,这些状元中可不稀奇。别人要学上许多日子的,他看一遍就能记住,不要怀疑。
  理了一下思绪,杜中宵道:“内翰既然记得,且问,有哪些是不管步兵还是骑兵、炮兵,不管是军官还是兵员,都必须要学的?”
  王拱辰想了想,道:“有一本入军需知,好似是这个名字,不知我说的对不对?”
  杜中宵道:“对啊。其实还有两本,不过没有这一本重要而已。”
  王拱辰看着杜中宵,好一会,才道:“这几本人人皆学的册子没什么特别,真那么重要?”
  杜中宵笑道:“怎么不重要?连为什么从军,从军做什么,都说不明白,怎么做个好军人呢?”
  见王拱辰点头,不过还是有些茫然,杜中宵又道:“万丈高楼平地起,内翰,基础不牢,后面学得再好,终究无用。练兵可以,用兵却难,做将更难!”
  说到这里,杜中宵叹了口气:“京城演武之后,所有人都在问为什么,派了这么多重臣来,让我怎么说?明明已经写在那里,人人都该知道的,却偏偏做不好,谁有办法?无非是那么几个问题,对于朝廷来说,对天下、国家,为什么要有了军队?军队要做什么事情?要完成哪些任务?怎么完成任务?对一个兵员来说,为什么来应征当兵?当兵要有哪些素质?要做什么事情?其他的就不必说了,就问,这几句最简单的话,朝廷的大臣们搞明白了吗?军校里学的人搞明白了吗?”
  王拱辰道:“节帅,恕我直言,这些话,朝中大臣还真各有答案,相差并不远。”
  “好,有答案,那就好。那么把朝中大臣的答案,生发开来,怎么建军,怎么练兵,怎么选将,成为一个体系,能不能跟军校里教的,对起来。内翰,所有条例、册子、编制,人员的选拔任职,都是从这最几句最简单的话开始,一步一步丰满起来的。各有答案,我很清楚,不要说朝中大臣,问一个村秀才都有自己的答案。只是这个答案,跟整个军制、训练、作战的体系,能不能合起来。说一句话容易,这一句话贯穿到整个体系中,那可就不容易。没有这个基础,教的人,学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王拱辰点了点头,道:“可惜我不通兵事,节帅虽然说得明白,却还是不明所以。还请节帅说得明白一些,这些内容为什么重要,是怎么形成一个——节帅说的,体系的?”
  杜中宵看着王拱辰,想着措辞。愿是简单的东西,越是难以说得明白。不过今天,看来不说得清清楚楚,最少要让王拱辰明白,以后做事会更麻烦。
  杜中宵的记忆中,王拱辰没什么印象。他十八岁那年,在京科举,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省元欧阳修会中状元。连欧阳修自己都这么认为,还做了身新衣服,准备中状元之后穿。年轻的王拱辰跟欧阳修皮了一下,偷穿了他的衣服,开心地道:“我做状元了!”然后他就真地做状元了。不要认为这个状元是王拱辰捡来的,这个时代的状元,最少在智商上不用怀疑他们。
  王拱辰在历史上不出名,但是他的后代出名。一个外孙女是李清照,还有一个孙女,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只写王氏,丈夫是秦桧。外孙女留下的是好名声,孙女却丢尽了他的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