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当我在这里!
然而粉丝们仍然没想到,会被这样一部节奏缓慢平淡如水的纪录片圈粉,更不曾料到这部纪录片看似平淡的叙述方式却能让自己感动得流出眼泪。
微博很热闹,粉丝们的话题不断,让业内人士感叹不已,能成为年轻一代心目中的绝对偶像,苏落果然是最懂年轻人的。
故宫是个大题材,偏偏另辟蹊径,摒弃了宏大叙事,平实地记录了文物修复师的日常,把身怀绝技的“文物医生”还原成了普通人,看着平平无奇,却以更年轻更平时的视角让所有的年轻观众欲罢不能。
“这部纪录片有一种迷人的气质,根本停不下来啊!”
“把‘修文物’这个本来挺枯燥的事儿拍得有趣,丰满,让我们也了解了这个行当,挖掘了故宫往往容易被忽略的可爱一面,这部纪录片太棒了!”
“修文物枯燥?老娘超级向往这份工作好么,朝八晚五,从不加班,闲来逗御猫,没事随手打个杏子,领个差事起驾寿康宫,周一闭馆时候趁着四下无人在太和殿广场上骑个自行车,COS一下溥仪,想想都刺激。”
“靠,需要那么多理由?‘从不加班’这四个字就够了,程序猿哭晕在厕所,不说了,项目组长又来催进度了。”
“噗~!哈哈哈哈哈!”
和《如果国宝会说话》截然相反的叙事手法,却殊途同归的达到了几乎相同的效果。
国宝文物火了,为国宝文物治病的医生也火了,不仅那些80后90后的年轻人关注到原来中国的传统手艺如此精湛与迷人,甚至惊呼“大开眼界”。而那些“文物医生”本身的学养、风度、精湛的技术、沉淀的内心以及宁静致远的心态,也让他们深深折服。
第二集之后,满屏都是“心疼小闵的枣树”“孔孔画画时候的专注太迷人了”“为什么这集没有我纪东歌小姐姐?”云云,出现一个火一个,名字没出现在字幕上的都被热情的粉丝去扒了出来。
当然,本集MVP非屈峰莫属,
“佛系青年的第一代表!”
“故宫文保科技部哲学家!”
屈峰节目里的那段“人生感悟”,圈粉无数,能和他拼人气的目前只有“故宫男神”王津师傅了。
精彩仍在继续,在粉丝们的热议中次日晚上《我在故宫修文物》放出了最后一集,书画的修复、临摹和摹印。
如果说第一集主视角是老师傅,第二集主视角的故宫修复师中的年轻一代,第三集里在透过书画修复,就是在默默总结历朝历代的文物修复师的合家欢了。
观众们惊讶于书画的修复方法,最核心的是“洗揭补全”,才知道某些书画可以直接泡水里进行清洗,揭的时候看得心惊肉跳。
最有意思的是补,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修复师与文物进行着对话,因为书画是最难保存的,历史价值也是最高的,历朝历代流传下来,都经过无数修复师的巧手修复过。
皇家珍藏的名家字画传承了千年,通常每百八十年修复一次,在从背后贴满用以加固的折条,从贴折条的手法中,能看到历朝历代修复师的手艺。
这样一来,和以前的前辈们对话就实现了,可以看到前辈们的手艺,用料,技法,通过现代科技的检测,还能发现画中的惊天“秘密”:当年的皇家工匠,竟让有胆子肥的曾冒着砍头的危险偷工减料。
技艺容不得欺骗,技艺里没有捷径,这句话在这里展示的淋漓尽致。
在重新修复装裱书画的过程中,与上一代修复师隔空的对话交流,就是书画组成员们最有乐趣的点。
与此同时,故宫的顶级名画也一一展示了出来,《游春图》《五牛图》《清明上河图》,展示着父辈的功绩,也展示着古代中国书画艺术家的登峰造极的绘画技艺与技巧,让人兴奋不已。
“唉,要是《溪山行旅图》也在北京故宫就好了。”
“都是泪,还有好多呢,最好最好的那些书画作品,都被老蒋运走了。苏东坡的《寒食帖》,唐代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在书画收藏上,台北故宫赢了。”
许多人都以为台北故宫的翠玉白菜,东坡肉型石是台北故宫的招牌至宝,其实只是方便展出名气大而已,世面上流传的台北故宫三大镇馆之宝“翠玉白菜”“肉形石”“毛公鼎”,严格来说只有毛公鼎算其一,而翠玉白菜肉形石贵重无疑,较真的话是远远匹配不上“镇馆之宝”这个称号的,台北故宫最牛逼的还是书画收藏。
看着节目,了解文物的观众都在感叹着,
“当年老蒋把容易运的都搬走了,书画是首选,据说当时还想拿走司戊母鼎的,只是太沉运不了。
北京故宫里的现在这些顶级书画作品,很多都是民间捐赠的,有民国四公子之称的张伯驹先生一人几乎就占了一半,这幅《游春图》就是他捐赠的,还有“魔皇”《平复帖》,正是有了《平复帖》,北京故宫的书画收藏才算完整,历朝历代的书画笔墨全齐了,这才能和台北故宫比一比。”
“哼,当年张伯驹得到《平复帖》后,日本人全疯了,但张伯驹先生就是不给,日本人出多少钱都不卖,遭到特务绑架也宁死不卖,缝在衣被里千里逃亡,这才没让日本人得手,这是种什么精神?
要不是他舍命保护,号称法帖之祖的《平复帖》现在也不会出现在北京故宫里,”
“哈哈,现在人们总爱说什么京城几公子几少爷的,和他比起来,简直是弱爆了。”
“嗯,其实在台北也好北京也好,都还在我们中国呢,台湾会回来的,我就等着北京故宫的《剩山图》和台北故宫的《无用师卷》再次合璧展出,《富春山居图》这种旷世杰作分成了两半,太遗憾了”
文物不是冰冷的,如今我们有幸能在博物馆里看到的每一件文物,它们背后,无论是创作出这些流传至今已成国宝的先贤,还是修复和保护他们的匠人和收藏家,都有太多太多说不完也道不尽的传奇故事。
片尾,电视上放起了《我在故宫修文物》的主题曲《当我在这里》,
“千丝万缕其中一系,
安静是穿越的羽衣。
闻到秋光,
沐浴蝉鸣。
你在时间的那里,
而我在这里。
你已等候我多时,
终于知己般相遇。
忱着白雪,
听见杨絮。
你在时间的那里,
而我在这里。
以手编织着时光,
温柔磨亮了沧桑,
偋息在凝望的语境,
今夕是何夕?”
事实上,只是音乐伴奏的开头,观众们就已经头皮发麻了,那清脆的敲击声分明就是清代乾隆皇帝收藏的那对铜镀乡村音乐水法钟的钟声!
节目中的片段一个个的闪回,再听着这如诗一般的词,梦家的御用节目主题曲歌手冷雨萱韵味悠长的空灵嗓音时,泪腺就全炸了,热泪止不住的流。
节目的最后,镜头给到一张照片墙上,上面是文物修复院历代成员的合照,有的,早已泛黄。
随后,一只苍老的手,把一张新照片挂了上去,这一张是文保科技部现成员的全家福照片,画面也最终定格在了这里。
全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