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提点
今日的这一消息来得实在太过突然,蓼阳知晓她应该附和着平阳侯的言外之意而走。
但却架不住心内轰然升腾而起的旧忆,蓼阳俨然感慨了起来,细听之下,竟是还叹了口粗气:“都是本宫嫁进了侯府,才添出了而今这等麻烦。”
蓼阳是什么人?平阳侯最是清楚不过,自打见面的初始,他便一眼认出了对方骨子里那种不服输的倔强。只是,她的倔强来得太过刚烈,半点儿不懂得躲避锋芒。
幸有人相护,倒也护得她天生自带的傲气从未散去过。
这么多年了,何曾见她低头说出过这等丧气话来?
尤是一听还是这等自降自损的话,平阳侯竟是有些恼怒从心内升起:“你也别假模假样地说出这等话来与我听。需知道,你我嫁娶皆是各凭心意,今日这遭,便是我注定该受的。”
狂风破浪而来的时候,船已是完全失了控,彼时方向就是风向,能稳住而不至于彻底倾覆便已是万幸。可倘若,这个时候一条船上的人却说出了连累这样的话来,才是真正地倍加添乱。
蓼阳大长公主显然并没有能意识到这一点。
令平阳侯生气的自然不是如他那般言语中的所谓“假模假样”。而是,既然嫁娶都是无人强迫,那便是早先做好了共患难的准备的。这世上,哪里有享得了福,却有同当不了的难的道理?
若是有,那也是从一开始就仅仅只是虚假的情意。
蓼阳张了张嘴,很是深受感动,却到了也没有再对自己方才的不妥做出什么回应以及解释。她只是撇开了这些,问向了平阳侯日后的打算:“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景安王离京了。”平阳侯的回答言简意赅,那是因为还有余怒尚存,更是因为他打算的源头便在于此。
“怎么之前一点儿风声都没有传出来?”景安王离京,毋论这背后导致他做出如此匆忙的决定是因为什么。但至少,这对于他们整个侯府而言,眼下都是好事一件了。
没有了景安王在,朝野上下便是再有人动了歪心,想要置凌珏于不利之地,也是群龙无首。
换言之,如今他们这个侯府便是暴露在了阳光之下且四野开阔无比的活靶子。而凌珏,便是这靶子的重中之重,避开了靶心,整个靶子便可勉强维系多时。
但若是靶心被人一击即中,等待他们的,便是顷刻到来的覆没。好在,不会有人随随便便地把她的身份拿出来说事,更不会心思沉重到故意搅乱了一池早已沉底的秘密。
“这些日子,就让珏儿安心待在府上,哪儿也不许去。”平阳侯攥了攥拳头,他对远调一事纵是心有不甘,但回想这数十年的日子,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够本。想到这一层面,倒也心平了许多。
“珏儿他自小便是一个有主意的,即便你这么说了,他也只会拗着你来。”只要玥儿一日还未能有下落,凌珏的那颗心就无法完全定下来。
“不管他拗不拗,眼下这是什么情景?整个侯府,还当真都由他一人去了吗?”平阳侯不由地夹带了些火气,凌珏这孩子样样都好,从小便是个让人省心的。
可奈何他总是被私情牵拉得太甚,以至于,何为轻,何为重,在他的眼中许是会来一番本末倒置。
往日也就罢了,如今侯府也算正值大难,以不变应万变才是眼下较为万全的计策,平阳侯怎么会由着凌珏放任性子胡来:“既有苏少将军在,用人不疑,这个道理,想必珏儿是懂的。”
蓼阳闻言,只默声坐了许久,掩下了眼角余光当中的落魄,这才开口:“这孩子与本宫结下了仇,这番道理他虽是懂,但一些提点还是必要的。尤是眼下这种时刻,万不要让他因为一时斗气而误入了歧途,这番话,还是由你去同他讲吧。”
平阳侯颔首只道了一个好字,其实他也正有此意。
明月是服侍蓼阳许久的丫鬟,主家对她的信任得以长久不衰的原因,自然是因为其人机灵得出挑。
除了平阳侯吩咐下去的要撤掉蓼阳院中所有的下人,明月甚至还能未卜先知地支开了凌珏身边的易风流云。
“珏儿?”平阳侯敲了敲窗棂,见案头前独自端坐的凌珏正在怔愣发呆,他不禁随口便拿起了几日前的一事言说起来:“读书读到神游天外,莫非春闱一试,你是想考取个天外仙界的名次不成?”
凌珏讪讪一笑,从座位上直起了身子来,待迎得平阳侯进了屋子,脸色上的飘红还未完全散去:“父亲就莫要打趣孩儿了。孩儿因何忧思,又因何而读不进书去。想来,父亲虽是从未表现,但也是同样的心内煎熬。”
“其实,你年纪轻轻,却是将人心看得最为通透。”这话的确戳中了平阳侯的心底。玥儿是他的掌上明珠,他膝下三个子女,可以说,最疼爱的人不过就是凌玥这一个了。
玥儿无端失踪了这许多时日,他虽是面上不显,但却夜夜辗转反侧而不能寐。可惜,前有朝事抽不得身来,后又有朝局之上专门针对着他的群狼环伺。
到了如今,便是想去管,也没有那个三头六臂。但把希望竟是全然寄托在了苏云起的身上。
“景安王离京,已是出发回了通州。”平阳侯就近坐在了凌珏一侧。
“他回通州?”那应当是一件好事才对,可为何父亲却更是愁眉不展了呢?
“是。”凌珏这疑问当中存着的语气已是最为清楚不过了,平阳侯也不兜圈子,一股脑儿将今早发生的事情一一道了出来:“现如今的形势便是,有人盯上了侯府,在还未从陛下那里得到正经的调令前,珏儿你这几日就莫要出门了。”
这一来二去,不仅是不准许他离开京都,便是他在京都之内的活动范围都受到了限制。
凌珏纵使是千百个不愿,可也不能说一个不字出来。一来,这是陛下的意思,能看在侯府的情况下特开了方便之门已是不易。二来,休戚与共的道理,便是连妇人都懂,又何止是他这个世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