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语言不通,学习困难重重
开始,工程师讲了很长一段,除了寒喧的话语翻译能译出,而涉及到技术的内容他却译不成章,后来工程师每次只讲2~3句,但翻译还是译得不伦不类,把它译成了四不象,讲的内容完全听不懂,此时工程师也察觉我们的翻译承担技术翻译工作尚有差距,也有意放慢速度,不时还把翻译听不明的单词写在黑板上,但翻译仍只有摊开双手耸耸肩,以示无可奈何的模样,翻译急得满头大汗,可我们对讲的内容仍感茫然,这样下去也无济于事,故请工程师暂停再作商量。
德国女秘书随及递上速记打字讲稿纸数张,翻译接过来,几乎花了一整天才勉强译成了一段可读的文章。
第二天继续如此没有任何改观,学习已寸步难行,这样的进度与要求大相径庭,大家忧心忡忡,担心我们的学习任务如何能按时完成,若担搁一月,哪又要增加多少费用,此时,我们真是束手无策,失去了主张,大家非常着急,担心这样的进度按时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很困难。
后来工程师问我们懂不懂俄语,因为他们厂里有长驻的苏军验收代表团,因而有一位老资格的德俄翻译译成俄语绝对顺畅,然而我们这些刚解放即参军的大中学生,过去全是学英语,对俄语也是一字不识的文盲,但这一情况却使我萌生一思想,现在我国可翻译技术的德语翻译人才很缺乏,而找一名懂技术的俄语翻译却不难,我们何不请大使馆为我们借一名可译技术的俄语翻译来,经过工厂的翻译译成俄语,再由我们的俄语翻译译成汉语,经过这么两道翻译来学习,虽然手续繁杂,但总比听不懂要强,此想法一经我提出,真是珠联壁合、琴瑟合鸣,大家想到了一个地方,大家一致同意立刻向大使馆汇报我们学习中的语言困难,请求派俄语翻译来支援。
不过这种翻译方式,恐怕在中外翻译史上,也是亘古未有,算是我们的一大
“创造发明。”与此同时,我与组长找翻译交谈,以解除他的思想顾虑,指出这么做,绝不是不要德语翻译了,我们的生活离不了,译资料也少不了,如今这么做也绝不是对他不信任,我们清楚的理解,一个不懂技术的翻译或未曾从事过技术翻译的人,陡然来翻译技术确有很大困难,特别是口译更难,我们去请俄语翻译,完全是怕不能按时完成任务不得已而为之。
在此期间,建议他先从译资料着手,为技术翻译打一基础。翻译最终也理解大家的心情,欣然按决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