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三章汉城
朝鲜人也不傻,岛国败的那么惨,完全是被北方撵着打,当时的岛国残军,那么着急突围,哪有时间破坏,哪怕岛国真的疯了浪费突围时间,破坏平壤城,也不可能短短时间内糟蹋成这个样子,完全就是一副被扫荡过的样子,甚至还有士兵兴高采烈的抱着搜刮到的东西从各处建筑出来,怎么可能是岛国人破坏的?
可是明知道是北方军趁火打劫,朝鲜人也不敢说什么,为了让中原帮着光复朝鲜,他们也只能忍着,之所以找北方军主将,也不过是变相的提醒一下北方军,差不多就行了!
在这么说,现在朝鲜也是属国,而且北方军主将估摸着,那些朝鲜大家族被搜刮的也差不多了,于是北方军下达了结束搜刮的命令。
平壤虽然光复,不过北朝鲜还有些地方残存这些岛国倭寇,兵分两路的北方军令一路大军,依然还在清剿追杀倭寇。继平壤战役大败小西行长之后,北方军近四万援朝部队在提督的指挥下大举南下,倭寇各地守军望风而走,凤山的大友义统,白川的黑田长政,平山的小早川秀包,牛峰的立花宗茂等等,纷纷向南撤退,北方军几乎兵不血刃,就在半月之内收复失地五百余里,朝鲜三都八道,已有二都平壤、开城,五道黄海、平安、京畿、江源、咸镜的大部分地区重回中原、朝一方的掌控之中。
形式对于北方军朝鲜来说大好,不过也因为北方军连翻大捷,如入无人之境,北方军不由得又有些飘了,赶紧倭寇完全不是自己的对手,没有几天时间,北方军一路大军先锋部队,便杀到了被倭寇主动放弃的开城,跟着北方军一路杀到的朝鲜部队,很快就开始救济灾民,安定人心。
几天时间,北朝鲜的倭寇被清扫一空,朝鲜国王,也和朝鲜一群王公贵族返回了平壤,一回到平壤,朝鲜国王,立即开始游说北方军主将,想要北方军尽快南下,剿灭倭寇,光复整个朝鲜。
连续大胜倭寇,北方军信心大增,自我感觉,也能很快剿灭南朝鲜的倭寇,在朝鲜国王大势金钱美女的攻势之下,北方军那些将领,很快就开始挥军南下。
虽然北方军连胜,可是曾易总是感觉有些不对劲,岛国败的太快了,岛国的实力曾易很清楚,虽然比不上中原的精锐之师,可也不至于这么弱,很多地方,基本都是倭寇主动放弃的。
“不对劲啊!哥儿几个,倭寇这些动作有些反常,很多重要的地方,倭寇不应该会主动放弃的!”开城作为朝鲜三都之一,是高丽时代的古都,经历了数十年的繁荣,传统商业兴盛,仅次于汉城和平壤,可谓是朝鲜第三大城市,更是位于朝鲜中部地区,属于南北朝鲜的交点位置,可谓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哪怕感觉守不住了,岛国也不应该主动放弃这么大一座城池!
老四笑了笑:“很明显,岛国是在收缩兵力,十有八九,岛国是想和北方军决战了!”
“决战?那就得好好调查一下了,岛国实力不弱,的弄清楚岛国人的打算啊!”
曾易当即便给亲军都尉府下达了命令,很快亲军都尉府报告,岛国倭寇大军,主力全都集中在了朝鲜王京汉城。
“汉城?估计岛国倭寇也要死守汉城的,座位朝鲜王都,汉城不管是地理位置,还是政治地位,倭寇都不会轻易放弃。”亲军都尉府的人,大都是些普通探子,实力强一些的最多也就一流身手,想要进入被倭寇重兵把守的汉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看来,的咱们亲自出马了!”曾易四人决定亲自前往汉城调查一下岛国倭寇的计划,以曾易四人对倭寇的了解,岛国人绝对不会被动的防守汉城,经历过平壤之战,岛国人应该很清楚,面对携带大型攻城器械的北方军,他们死守汉城,将是死路一条。
汉城其实距离被己方控制的开城,并不是太远,哪怕朝鲜的路很烂,快马加鞭估计最多半天时间应该也能赶到汉城,四人很快便出发了。
当天四人便赶到了汉城,整个汉城,都已经被倭寇占领,汉城附近,到处都是倭寇的大军,一到汉城,曾易四人便发现,倭寇正在驱赶这朝鲜人,修筑攻势。
“倭寇抓了有几万朝鲜人吧,这么多人,难道岛国是要死守汉城了?”老大忍不住小声询问道。
“如果真是那样就好了,北方军的攻城器械会教他们做人的!”
“平壤之战,岛国人不应该看不到北方军的攻城器械,以岛国那些身经百战的将军,应该不会只想着死守吧?”老四皱着眉头说道。
“还是想办法混进去调查一下吧!”
想要混入汉城,现在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整个汉城驻扎了几万岛国大军,城门四周,防守更是非常的严密,而且还有忍者四处巡逻,想要强行进去,基本没有什么可能。
四人想了一通,老四看着那些修筑攻势的朝鲜人,突然眼前一亮,“哈哈,有了,哥儿几个,可我来!”
说着老四带着三人悄悄退后了几里路程,“老四,你这是啥意思?”一脸懵逼的曾易三人,看着老四询问道。
“嘿嘿,哥儿几个,岛国为了修筑攻势,到处抓朝鲜壮劳力,咱们伪装成朝鲜人,不就可以混进去了吗?”
“你的意思是,伪装成逃难的朝鲜人,故意被岛国人抓住?”曾易沉思了片刻,眼前一亮,开口说道。
“对!就是这个意思!”
四人一商量,就目前的情况,短时间内这个办法确实是最容易混进汉城的办法,随即四人找了一身朝鲜衣服,故意弄得破破烂烂,穿在身上。甚至为了伪装的像一点,四人还弄了四个背包,斜夸在了身上,脸上还摸了些尘土,让人一看就感觉,是几个朝鲜难民。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