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全球应对
“然后,通告全球的各国、幸存者势力,共享我们的情报,同时收集他们任何可用或有可能有用的信息,全部汇总,然后,我要全球范围内的天文台检索过去两个月内、以地球为轴心,半径两百亿公里的太空区域,我希望他们能协助我们舰队的天文警戒部在这天文数字的数据洪流里寻找任何异常内容。”
苏然下达一连串的命令。
“林远东,你的第四战斗群即刻出发,和乔向晨一同前往木星轨道,将这支跨越柯伊伯带的比邻星舰队拦截在外,我推测,它很可能也不是比邻星舰队的主舰队,而是此前虫群记录中的幽灵舰队。佟妙秋,你部立刻升空,布防地月一线,拱卫环行星防御系统。其他部队在空待命,保持一级警戒状态,随时准备加入战斗。”
在讯道中,几个战斗群的舰长纷纷应命。
林远东的第四战斗群十五艘战舰即刻升空,追赶正向木星轨道前进的乔向晨所部。
而在太空中,那艘十二面锥形飞船则一马当先,按照暂时结成的约定,它也将先退至木星轨道一带,先接受舰队的临时管控。
与此同时,舰队的地面也正在行动起来,大量的物资被运送上战舰,一派是战争之前的状态。
无论如何,都要有一战的准备。
按照苏然此时此刻的想法,距离自己的航母Ⅰ型打造还有数日的时间,若能等它打造而出再和比邻星接触,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因此,苏然计划着,拖上一拖,先在木星轨道上压住比邻星舰队贴近地球的趋势再说。
新京舰队,天上地下都跟着运转起来,这一日的元丹庆典至此也是彻底泡汤了,紧张的气氛在地面上那汇聚了二十余万人的临时幸存者基地之中蔓延,作为最靠近新京舰队的幸存者,虽然现在还没有人公布真正发生了什么,但在这里,大多数人却也已隐隐有所猜测了。
暂时不公开,是全球统一战线的紧急会议表决通过的决定,虽然有一部分人对此投出了反对票,希望公开比邻星舰队已经开始和地球接触的事实,但这些少数派并没能决定最后的决策落实。
决定不公开相关消息,主要原因其实很简单,怕引起大范围的混乱从而彻底搅乱目前的形势,而公开与否,与普通幸存者的关系其实不大,这种层次的接触下,无论是和平还是不和平,普通人都没有办法影响局势,只能被动承受。当然,这如果是在末世之前,各国或许会考虑直接公开消息,因为发达的信息网络时代,总能有人捕风捉影进而发现问题的真相隐瞒并无意义,而末世前的各国也有充分的能力在备战的同时安抚民众,但现在便不同了,各国在备战之刻,已无法承受自己家里幸存者和民众可能爆发的混乱和民意的动荡了。
而且,除了目前新京舰队所在的九州岛上,其他地方的幸存者甚至对此还处在完全毫无察觉的状态。
而在消息不公开的同时,全球各地各国各个幸存者势力却都在迅速进入紧急备战状态,环行星防御系统的每个地面模块都重新集结兵力和操作工程师,随时准备撑开这面地球的放雨伞,而在全球各地的、仍在运作的天文台则纷纷开始检索数据,根据新京舰队传回的、有关十二面体锥形飞船有可能的跃迁痕迹的参数重新比对过去两个月内观测到的两百亿公里之内的宇宙空间变化,查找任何异常。
位于夏威夷和智利帕琼山的、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双子座天文台……
格林威治天文台……
阿雷西博天文台……
华夏国家天文台……
时间正一秒秒的流逝,静谧的宇宙中,乔向晨所在的第三战斗群正和林远东的第四云城号战斗群合流,两股舰队变成一支更为庞大的舰群,一点点逼近自己的目标。
十二面锥形飞船已经消弭在他们视野的尽头,而在雷达显示中,它已抵达木星轨道区域,而从比邻星方向进入太阳系的那一支舰队也正渐渐逼近。
不过,最先抵达的仍是新京舰队的两支战斗群。
停靠在近木星轨道上,这时候,两支战斗群距离地球的距离已经达到了七亿公里。
这里的木星轨道,可不是木星的行星轨道,而是木星绕太阳系运行轨道,苏然准备以这条轨道为界限,先让比邻星舰队等一等。
无论对方是和还是战,不能全听对方说的,苏然要用自己的方式做出自己的判断。
这个时候,一个判断出错死的可能就是上亿人,必须谨慎,马虎不得。
林远东的旗舰烈阳号之中。
“报告舰长,我们的通信模式已切换至量子通讯模式,但我们的量子通讯装置能传输简单信息,画面和视频的传输还难以实现。”
林远东微微点下头。
宇宙中是真空环境,没有介质,电波信号的传输的衰落会很小,但这样的距离下,虽仍算不上是大尺度,却也和地球上的通信不一样了,空间距离上的拉长,电磁波奔跑的时间就会变长,实时通信已难以实现。
不过,这七亿公里,近三个小时就到了啊……
而这还不是云城号的全速——毕竟他们舰队中有开的快的也有开的慢的,短板效应之下,全舰队的推进速度还是要以启明者级战舰为主。
当然,这也很不可思议了,要知道,此前老美发射的宇宙探索飞船旅行者1号,1977年发射,1980才造访木星,那可是足足飞了三年,而现在,三年变成了三个小时!
星空中,一片静默,那艘十二面体锥形飞船就闪光在远处,距离两支云城号战斗群还有一段距离,而比邻星舰队还没有到。
林远东想了想,sao气地给乔向晨发去一道消息:“老乔,咱们哥俩是舰队里走的最远的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