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八玖章 立足百姓才久长
在昆泽北方有涂水、谈虏山和南山腊谷作为天然的屏障和险阻,在昆泽南方则是两个形似脚板状的巨大内陆湖泊东西排列,而在这两只“大脚丫”的空隙之间,便是整个益州郡最为富庶肥沃的滇池。
这时候的益州郡便是后世云南地势最为平缓,人口最为密集的中心地带,谷昌附近更是春城昆明之所在。虽然因为交通闭塞,造成此地远离大汉中枢,但却是益州东南四郡十分重要和关键的所在。益州郡对于整个益州的重要性,单从一郡之地与一州之地同名便可见一斑。
攻益南路军占据了滇池附近的十数座城市,等若是控制了益州郡,而控制了益州郡,便可以威胁到整个益州的南部。所以说,太史慈与李儒定下的立足滇池,搞乱益州的方针,不啻于一把抓住了益州的**,会让司马懿痛得连还击的力气都生不出来。
司马懿虽然智谋绝顶,但他也不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神仙。至少到现在他没有到过被崇山峻岭所阻隔的交州荒蛮之地,更不具备海路可以通天下的海洋意识,所以他是绝对无法想象赵兴可以派出一支大军在海上飘荡两月之久,航行万里之遥,最终登陆交趾郡,然后直捣益州南部的惊人举动。
若按地形走势而言,益州郡和牂牁郡要高一些,交趾郡和交州则明显低矮一些,以往都是益州出兵顺势而下攻打交州,何曾出现过交州逆袭益州的情况?加之益州的人口明显多于交州,受到大汉的影响也多于交州,在益州土著部落的眼中,交州的土著们都是没有开化的猴子,却常常忘记自己在汉人眼中也是一群茹毛饮血的南蛮子!
相继控制了滇池周围的建伶、胜休、连然、俞元、毌单等地之后,太史慈将跟随大军前来运输粮秣辎重的数万交州青壮安置在俞元和建伶两地,然后从这些交州百姓当中挑选出一些能够与滇池百姓沟通交流的,让他们担当起义务“宣传队”的任务,走村窜寨地向本地百姓宣讲交州大军的政策,迅速安抚当地百姓的慌乱紧张情绪。
虽然光凭嘴说很难让所有的老百姓相信,但控制了滇池附近九座城池的青淮军通过严格遵守民族政策和群众纪律,很快便树立起较高的威望。因为这些城池控制着附近山寨村落的经济,部落里面的百姓需要将自家打到的猎物,生产的粮食和物品带到城里来销售,然后购买诸如食盐、布匹、种子等生活必须品返回,如果占据城池的青淮军堵着城门问过往的百姓收取很高的“进城费”,那就等于变相地掠夺和剥削当地的百姓。
令益州郡的百姓们难以想象的是,驻守城池的交州官兵不仅彻底废除了进程交费的老规矩,而且有专门负责维护城内治安和市场秩序的巡逻队每天在城中巡视,还有熟悉本地方言的交州土著充当仲裁,调解买卖双方有时引起的冲突。
更让这些部族百姓们无法想象的是,官兵们十分客气地用当地人愿意接受的方式,从他们手中购买一些药材、兽皮以及其他稀罕的特产,据说是要带回去给家人。
免除进城人头费、保证买卖交易的公平性,李儒仅用这两个小手段,便让扮成土著的青淮军很快赢得了益州郡各族百姓的拥戴。而有了当地百姓的拥戴,李儒接下来便从城中一些望族里面挑选出一批识文断字的族老,让这些人按照协助青淮军的中层将领们管理已经占据的九座城池。
虽然赵兴麾下的部队主要职能是作战,但中层以上的将领在接受培训的时候,也要学习一些基本的内管理城市、治理内政的经验,这也是为他们在单独驻守一座城池时,便于控制城市而打下一定的基础。如今看来,当初的培训真没有Lang费。有了城内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们从旁协助驻军进行管理,很多难题便可以迎刃而解。
太史慈一声令下,驻守在谷昌、昆泽、同劳、连然、毌单、俞元和滇池的青淮军各师从城内招募青壮劳力,对本部负责驻守的城池进行了全面的加固和修葺,又从附近的村寨和部落中挑选出一批出身低微的汉子,成立了预备役部队,负责给驻军充当副手,进行巡逻和警戒。
只要是正常人,天生都对权力有一种崇拜的向往之情,那怕是他的出身再低微。这些本地的土著青年,以往都是被族中有权势的酋长和长辈们所压迫,如今却可以站在威风凛凛的正规军边上充当“协警”和“协管”,那种被权力俯身,受人尊重和敬仰的感觉实在是好极了。加之他们本来就不懂政治、没有接受过所谓的“**”和“民族”思想影响,只要青淮军给他的待遇好,让他们觉得受到了重视,那还不是心甘情愿地甘受驱使。
太史慈和李儒占据滇池之后展开的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行动,实际上才是最为关键和重要。
青淮军攻进益州不是蝗虫过境,而是要为将来做长久的打算。想要在敌后深入持久地生存和战斗下去,赵兴只需要将太祖关于在敌后建立根据地的那套做法照搬过来便可以所向披靡。实际上,赵兴这些年确实是这样教育和启发手下将领的,有的做法和理论,就算是过去一两千年,未来一两千年,它仍然会光照千秋、彪炳史册。
伟人关于“群众路线”的论述,其适用性是不分民族、不分男女、不分尊卑的。君不见当年那支红色的军队爬雪山、过草地,从许多少数民族控制的区域穿行时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支持吗?虽然太史慈和李儒不懂“群众路线”这套理论,但他们只要贯彻赵兴“以夷治夷”的思想,那就一定能够在民族组成十分复杂的益州南部打开局面,建立稳固的大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