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一章 一场暗战正上演
郭淮和廖化都不是愚钝之人,加之又有孔明这位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大谋在一旁帮着分析,很快他们就理解了此次任务的目的和要求,同时也对刘备如此信任和器重他们而觉得感动。
这年头,有本事想混口饭吃的人海了去了,刚一露头便能得到大汉皇叔、当朝廷尉、吏曹尚书刘玄德备的器重与赏识,不啻于是爬上了可以通天的云梯,轮到谁都会去珍惜这种难得的机会。
赵虎不知道郭淮和廖化的名姓,因为在暗影总部的档案库中目前尚且没有这二人的单独资料和图影;赵虎也不知道郭淮和廖化是如何穿越层层封锁的冀州、幽州众多关隘,最终竟然安全抵达了辽东。赵虎只是凭借多年来从事情报侦察工作的经验,敏感地嗅到了这两人身上不同寻常的气息。
以皮货商身份作掩护,一直在襄平城内暗中活动的赵虎,他的目光自然是一刻也不停地盯着公孙度的府邸。
某一天的早晨,他看到一个衣着普通的年轻人来到了公孙度府邸的后门。若非赵虎喜欢“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坚持认为习惯于从后门出入的必定有奸情,而他就一直守着公孙度家的后门,这次他可能真的是要错过发现廖化的机会。
手持高倍单筒望远镜,透过虚掩的二层阁楼的窗棱,赵虎清晰地看到了廖化从怀中摸出一样信物递上前去的时候,守在后门的护卫脸色便起了明显的变化。就在这一刻起,赵虎便清晰地下了结论,这个年轻人只怕大有来头。
赵虎所不知道的是,就在廖化进入公孙度府中不久,另外一名暂住在客栈之中的年轻人,混在送菜的队伍中顺利地溜进了公孙府中。溜进公孙度府中的这位年轻人自然是郭淮,而他之所以能够不被人阻挡地进了公孙府,自然跟先前进入的廖化有关系。
远处的窥伺和观察还在继续,但一头扎进公孙度府中的郭淮和廖化,很长时间却没有再被赵虎和他的兄弟们所发现。
一场悄无声息地暗战已经展开。一方是经过系统训练,深入敌后的暗影队员;一方是初出茅庐,尚未引起各方注意的青年才俊。由此也注定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必定精彩迭出,好戏不断。
公孙度听府中护卫头领说朝廷派来了密使,他立即停下巡视襄平驻军的例行性活动,面不改色地乘车返回了自己府中。
初次见到年仅十七、八岁的廖化时,已经四十多岁的公孙度露出一脸的质疑和不恭。他实在无法想象朝廷难道真的是无人可用了,所以才派了这么一个连毛都不曾长齐的家伙前来跟自己交涉。公孙度一脸淡漠地问廖化:“是谁派你来的?”
廖化平静地回答:“当今天子皇叔、当朝廷尉,刘玄德刘尚书委派我来的。”
看到廖化有胆色,言语对答自如,公孙度脸色稍微好转,于是又问:“刘皇叔派你秘密前来辽东,所为何事?”
廖化仍然一辆平静地回答:“主公派吾前来,只为挽救辽东于旦夕之间!”
“大胆!狂徒休得口无遮拦,莫要以为你是刘备密使,吾便不敢杀你!”被廖化一语气得不轻的公孙度,沧Lang一声拔出要间佩剑,直指廖化。
廖化面无惧色,冷笑着说道:“当年赵兴一赴渔阳,则西凉董卓倾覆;二赴渔阳,则冀州袁绍被缚;如今赵兴去了玉门关,公孙将军难不成认为接下来倒霉的真的会是西域三十六国?”
廖化这话说的够狠够明白,直接震得公孙度心中一咯噔。于是他收起手中长剑,翻脸比翻书还快地换上了一副笑脸,赶紧向廖化赔不是,说:“方才初闻密使之言,难免心中动怒,多有不恭之处,还请勿怪!”
廖化前来辽东自然不是跟公孙度来摆谱的,见公孙度改变了态度,便不再失礼的事情上纠缠,他故意环顾了公孙度身侧之人,含混地说:“吾受皇叔委托,今次前来有重要事情与公孙大人相商……”
公孙度意会,立即摒退左右之人,然后有些奇怪地看着廖化身后的护卫,脸上的表情仿佛是说:“我都让下人离开了,你怎么这么不上路子?”
廖化看着公孙度,沉着地说:“只因此次前来辽东所为之事十分重大,所以主公实际上派了两名密使前来。吾为副使,这位才是正使!”说完话,廖化将身后的郭淮让了出来,他本人则是站在了郭淮身侧。
“在下太原郭伯济,后学末进,见过公孙大人!”郭淮于是抱拳向公孙度见礼。
公孙度心中虽然纳闷,怎么又是一个毛都没有长齐的家伙,但他一想到刘备竟然派出正副两位密使同来辽东,顿时便不敢再有轻慢之心。
三人坐定之后,郭淮从怀中取出一封刘备亲笔书信,递给了公孙度。
公孙度仔细看完密信之后,脸上的表情越来越凝重,到了最后他再次起身,对着郭淮和廖化长揖到地,口中说道:“多谢二位壮士冒死前来示警,方才言语之中多有轻慢,还请不要见怪!”
郭淮和廖化赶紧站立,一左一右,共同将公孙度扶起身来。
刘备写给公孙度的信中,详细分析了司隶地区、凉州地区以及青徐战场的形势,指出赵兴对于开疆拓土的巨大胃口,毫不讳言地点明如今中原地区处于战场对峙阶段,而赵兴已经在西凉地区开始用兵,下一步晋国如果想要找人动手,则辽东必然首当其冲!
公孙度能混到“东北王”的地位,自然不是酒囊饭袋之辈,实际上他从来就没敢放松过对赵兴和晋国的防范,不仅在辽西郡的令支和海阳一带驻守了重兵,更是在海上组建水师,严密防范晋国可能的水陆并进,攻打辽东。
看了刘备的密信,他觉得确实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晋国的防范,防止因为松懈麻痹思想而导致覆灭的悲惨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