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别列科夫的期望
相比乌兰乌德的明军,伊尔库茨克的毛子们艰难地熬过了一个冬季,在这个冬季中别列科夫脑袋上的头发加剧了稀疏,现在这位新任远东总督,俄罗斯的上将的脑袋基本已是地中海模样了,整个人也憔悴了许多。
“阁下,乌兰乌德那边有动静。”副官急冲冲的跑进来,开口就给别列科夫带来了个坏消息。
“对方出兵了没?”别列科夫眼皮子都没抬,用着嘶哑的声音反问。
“还没有,不过……。”副官摇头,还没等他说完别列科夫就摆了摆手:“继续监视,如果对方没出兵就不要再汇报了。”
如此简单打发走了副官,别列科夫把自己深深埋在椅子中,整个人几乎缩成了一团。
自去年到现在,他就没听到什么好消息,尤其是当乌兰乌德被明军打下的时候,别列科夫只感觉自己整个天都榻了。
作为远东总督上远东地区的最高指挥官,圣彼得堡已经把整个远东全部交给了别列科夫,也就是说远东的局势已和他牢牢牵连在了一起,别列科夫和远东已经分不开了。
曾今多次,别列科夫关起门来痛骂临阵脱逃的切尔卡斯基公爵,更把圣彼得堡那边的大人物一个个骂了个遍,甚至包括现在的女皇。
这些混蛋,把这么一个烂摊子直接丢给了自己,更要命的是援军遥遥无期,直到现在依旧没有办法音讯。
相比明军,俄罗斯方面原本实力就不够,眼下乌兰乌德丢失后,明军已经牢牢在贝加尔湖东站住了脚。
从乌兰乌德到伊尔库茨克路程并不远,行军速度快点的话充其量也就是七八天的时间。随着气候的回暖,别列科夫心里非常清楚乌兰乌德的明军绝对不会仅仅占领乌兰乌德就能满足,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举兵向伊尔库茨克进军。
想到这,别列科夫心中有些悔恨,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如果当时多给一些清军支援,让明军没那么容易打通河西走廊占领哈密的话,明军也不会如此快地展开北方之战。
除去满清方面,别列科夫还后悔当他得知乌兰乌德被明军进攻的时候没有尽快派出援军支援乌兰乌德,而是按兵不动,任凭乌兰乌德那边的守军独自抵抗。
当初他做这个决定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明军在攻击乌兰乌德的时候并没有放弃对伊尔库茨克的骚扰,利用鄂尔泰的蒙古骑兵对伊尔库茨克方向进行佯攻。
别列科夫担心一旦出兵,鄂尔泰的蒙古骑兵就会在自己进军路线上发起攻击,要知道蒙古骑兵在野战的威力不小,一旦遭遇袭击而导致损失的话,这会导致别列科夫原本就不充裕的兵力更雪上加霜。
第二个原因就是别列科夫的想法和乌兰乌德的少将格里高利是一样的,由于季节原因再加上对乌兰乌德城防的信心,别列科夫觉得明军根本就没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打下乌兰乌德。
只要格里高利坚守一些时日,等到严冬到来那么明军就不败而败。到那时候,别列科夫根本不用费吹灰之力就能大败明军,直接把明军赶回老家去,甚至全歼明军都是有可能的。
正是因为如此,别列科夫信心满满,此外乌兰乌德那边传来的消息也坚定了别列科夫的想法,在他看来乌兰乌德稳如泰山,明军势必会在乌兰乌德城下撞得头破血流。
可别列科夫万万没有想到,仅仅过去了没多久,他非但没有接到明军撤退的消息,反而得到了乌兰乌德失守的噩耗,这让别列科夫整个人都傻了。
丢掉了乌兰乌德,别列科夫雪上加霜,局势进一步恶化。
就算现在伊尔库茨克还在自己手里,可是仅凭乌兰乌德的丢失已经使得俄罗斯失去了远东总督府位于贝加尔湖东部的大片区域。
这些区域虽然明军还没完全占领,可从战略角度来看因为乌兰乌德的地理位置控制已使得远东总督府已经从实际上被切断了东部的联系,以大明强大的实力,把这部分区域逐步清理收为已有只是时间问题。
仅从这点来说,俄罗斯百年的努力几乎毁于一旦,而作为现在远东总督的别列科夫需要程度全部责任。
别列科夫已经想象得到,等到战争结束后自己不仅是一个战败者,更会是一个替罪羊。到时候无论是女皇陛下还是圣彼得堡的那些大人物们,他们必然会把全部责任都推到自己的头上,而自己,自己的家族也将由此跌进深渊。
别列科夫不是大贵族出身,他的家族只是一个乡下的小贵族而已,靠着自己的努力好不容易才爬到了现在这个地位,可现在一切都没了。像他这样的小人物,说白了就是大人物手中的棋子,任其摆弄罢了。
整个冬天,颓废的别列科夫只能用酒精来麻醉自己,甚至在一些时候他想过自杀,也许这样能够让自己完全解脱。
可惜的是,最终他没敢踏出这一步,倒不是别列科夫怕死,作为一个军人,别列科夫并不怕死,他敢于面对枪林弹雨对敌人发起冲锋,哪怕倒在战场上也在所不惜。
可问题在于他不能死,一旦他这么死了,那么自己的家人就彻底没了希望,为了家人着想,无论如何别列科夫必须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或许才能为家人争取一点点脱身的可能。
“陛下……您为什么离开的这么早呢?如果您还在的话,俄罗斯怎么会是这样?”
狠狠灌了一口酒,别列科夫擦去了嘴角的酒水,这酒水带着些咸味,也许是自己无意中流下的眼泪混杂的原因吧?
在这时候,他想到了已经去世的彼得陛下,这才多久呀,在彼得大帝手中让整个欧洲都为之颤抖的俄罗斯怎么就成了现在这个模样?作为一个军人,一个骄傲的俄罗斯军人,别列科夫多想恳求上帝,让彼得陛下回到他的人民身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