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都要入京

  “小王拜见菩萨,不知菩萨亲来,是为何事?”
  得知观音前来,秦广王不敢怠慢,领着崔判官与全体鬼差列队迎接。
  观音摆摆手道:“阎王不必多礼,贫僧此来,是有一事相请。”
  “菩萨请讲!”
  秦广王讶道。
  观音道:“能否让贫僧看一下生死簿?”
  秦广王有些为难,毕竟生死簿是地府的根基,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让人看的,他又听从了崔判官的劝告,不想再搅和到佛门里面,免得将来被天道清算。
  可是观音菩萨的来头比地藏王菩萨更大,连如来佛祖都要称一声尊者,尤为可怖的是,观音的道行神通没人清楚。
  天庭隐有传言,观音曾折了杨柳枝放老君的炼丹炉里炼化三日三夜,后取出插入玉净瓶中,瞬间就恢复了原样,这简直是细思极恐啊。
  “请菩萨稍待!”
  秦广王猛一咬牙,决定还是不得罪观音,亲自去取了五六簿文书并十类簿子,交予观音手中。
  生死簿又名生死册,是天地人三书之一,即天书封神榜、地书山海经、人书生死簿。
  观音直接打开人属查看,很快在大唐的名目下找到了陈萼,顿时眉心紧紧拧成一团。
  “菩萨,怎么了?”
  龙女也凑头看去,俏面不禁现出了茫然之色。
  观音向秦广王问道:“生死簿可曾改动过?”
  “菩萨,这从何说起啊?”
  秦广王叫屈道:“自当年悟空大闹地府以来,生死簿再未动过分毫,是不是有问题?”
  “你自己看。”
  观音点了点头。
  秦广王一看,也惊呆了,就见陈萼的名字后面,挂着???
  “这……”
  秦广王看不懂了。???是啥意思?
  “菩萨?”
  龙女也不解的问道。
  观音纵然道行深厚,智计百出,可是问号和道行修为没有任何关系,懂了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那个时代,可没有标点符号。
  观音微眯起双目,掐指计算,却是发现,天机仿佛蒙上了一层薄纱,难以看个真切,她继续往下翻,找到了殷温娇,名字后面,也挂着???
  ‘难道……此次大劫真有变化么?’
  观音的眸中,竟然有了些许的不安。
  要知道,不论是佛道,一千两百五十劫来,都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避劫法门,可一旦劫数生出变化,就意味着以往的方法未必管用,这可不是闹着玩,是要拿自家的性命去试错!
  再翻下去,幸好张氏与殷开山夫妻是正常的。
  “菩萨,可看出什么了?”
  龙女忍不住又问道。
  观音自然不会将不安的一面流露出来,微微一笑:“生死簿乃三大奇书之一,本该上应天心,可近年来,天道有所松动,遂有可趁之机,有高人为陈萼与殷温娇遮掩了天机,待我先回南海把那疏漏补上,再来细细推衍。”
  说着,便将生死簿交还给秦广王,略一合什,以示感谢,带着龙女遁空而去。
  ……
  三日后,长安!
  “哈哈哈哈~~”
  李世民爽朗大笑。
  洪江流域大旱已解的消息传来,这可是惊喜啊,他心里对于陈萼满意之极。
  毕竟陈萼是他钦点的状元,是他的门生,因大功德,天庭都邀请愿陈萼上天为官,他也脸面有光啊,同时表明了他李世民看人的眼光没错,并间接证明他仍受天道眷顾。
  这一点是最重要的,有力的回击了魏征屡次进谏逼迫他下罪己诏的无理要求。
  殷开山也是老怀大慰,乐得合不拢嘴,这女婿多好?上天成仙还不望带上岳父岳母,虽然陈萼婉拒太白金星让他很是可惜,却是越发觉得自己没看错人。
  自打消息传回长安,陆续有官员登门贺喜,他的腰杆也越挺越硬。
  “哈哈,魏爱卿,还有何话可说?”
  李世民仍是大笑,指着魏征问道。
  魏征无奈的很,可嘴上不服输,拱手道:“陈知府的运道确实不错,居然请来了华山三圣母,不过不管怎么说,早灾解去,实乃洪江沿岸数千万百姓之福。”
  李世民的笑声戛然而止,就象吃了颗苍蝇一样噎的难受,他没想过拿魏征怎么样,可魏征从来不给他面子,看在已故长孙皇后的份上,他一再容忍,说两句好话不难吧?
  “魏爱卿说的也是!”
  李世民脸沉了下来,哼道:“陈光蕊去岁抗洪有功,今年又解了旱灾,实为一时之俊才,朕欲调陈光蕊入京为官,魏爱卿以为可授以何职?”
  “这……”
  魏征浓眉一拧。
  去年他曾拦阻李世民把陈萼调入京城,但是陈萼今年又立新功,功劳比去年更大,没法拦了,他只能把心思转移到授官方面。
  江州知府是正四品,以陈萼的功劳,不可能平调入京,只能升为正三品或从三品,可问题是,四品已是一方大员,三品更是中枢的骨干,并有接近李世民的机会。
  他曾放言牺牲陈萼一人,以拯救洪江流域千万人,这搁在谁身上都是不死不休,如果让陈萼接近李世民,难保不会进馋。
  魏征的后台,长孙皇后已经死了。
  诶?
  有了!
  魏征突然灵机一动,太子詹事是正三品,掌管太子府内外事务,这个职务等同于太子管家,将来太子登基必受大用,以陈萼的年龄来看,任太子詹事对他的前程有很大帮助,可是佛门已经制定了为李世民廷寿二十年的计划。
  也就是说,李世民还能再执掌大唐二十年,陈萼作为太子詹事,将随同太子一起,被排挤出中枢二十年。
  魏征施礼道:“臣以为,可授陈光蕊太子詹事。”
  “哦?为何?”
  李世民隐有不满之色,他还打算大用陈萼呢。
  魏征不慌不忙道:“太子与陈光蕊年龄相仿,可互为良友,将来筑成一段君臣佳话,当然,倘若陛下另有打算,翁婿同殿为官亦是佳话。”
  李世民眉头微皱,也是噢,他对陈萼再有好感,也不愿意看到陈萼和殷开山在朝堂上相互勾连,结党营私,于是问道:“殷爱卿意下如何?”
  殷开山心里把魏征骂了个狗血淋头,却只能道:“魏丞相所言甚是,臣无异议,另臣有一请!”
  “殷爱卿请讲!”
  李世民看了过去。
  殷开山道:“华山三圣母娘娘有大功于洪江流域百姓,受其供奉,本理所当然,但细究其根底,乃是我京兆地面上的神仙,长居于外地似有不妥,臣请陛下下旨,为三圣母娘娘在长安择一善地立庙,受京师百姓香火供奉,惠泽大唐全境。”
  “嗯~~”
  李世民点头道:“神仙自有庇佑一方之责,三圣母铮铮红颜,巾帼更甚于须眉,此事,便由殷爱卿操办,再传旨,召陈萼入京,任太子詹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