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论持久战

  后世建国初期,如何构建医疗体系的呢?
  当时所依托的就是大量的赤脚医生,这些赤脚医生,往往只是知道那么一些基础的医疗知识,知道如何治疗感冒这一类的轻微病症。
  虽然对疑难杂症无能为力,可也正是因为这些赤脚医生,基层的医疗条件大大的改善,起码有人生病,不必死捱下去,有了一条活路可走。
  再加上当时政策鼓励生育,顿时,中国的人口蹭蹭往上翻,而之后教育又渐渐普及,顿时间,便为工业化和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在之后的改革开放实际上是一件水到渠成之事,教育基础已然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合格的基础劳动力,各类行业的工厂和技术研发都在进行,尽管未必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可也一直追随世界的脚步,并未拉的太远。
  当改革开放到来,整个中国的经济就瞬间被盘活了起来。
  扶苏显然是想以此为蓝本,走上这一条路的。
  不论是变法的进行,还是变革军制,还是所谓的医疗改革,皆是如此。
  这是后世已经被验证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只不过,在这个时代,扶苏知道,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并想象的要多得多,起码很多行业在此时都是一片空白,这意味着这个从零到一的过程,将是无比的艰巨。
  只不过,扶苏知道,当一个行业能够渡过最初的发展阶段之后,接下来就是滚雪球的发展,会不断的吸引优异的人才参与其中。
  略微休息了一会儿,韩谈来到扶苏身侧,轻声道:“王上,蒙恬将军他们已经在天策上将府等着了。”
  扶苏睁开双眼,微微点头。
  然后将案几上的一份纸张折叠起来,塞到了袖中。今日扶苏要与他们商议之事便是应对山东叛军的方略。
  一直以来,应对山东各方势力,都是以扶苏为中心,可是,并未有一个中心思想,如此一来,入驻天策上将府的人自然难以把控其中尺度。
  而且,包括刚刚延揽的郦食其,扶苏可还并未通知众人。
  郦食其所献方针,这些大臣可都并不知道。
  来到天策上将府中,扶苏挥了挥手,示意众人不必多礼,旋即坐到主位上。
  韩谈旋即向众人介绍了一番郦食其。
  众人心中皆是露出凛然之色,如今的天策上将府堪称是藏龙卧虎,入驻的人没有一个是废物,说一句皆是奇人异士也不为过。
  当他们加深对彼此的了解之后,这样的感受越发深刻。
  唯一另外的可能就是韩信,因为在众人的影响之中,此人平日里沉默寡言,基本不与外人交流。
  唯一的乐趣就是盯着沙盘或是地图一看一整天。
  只不过众人也知道扶苏既然看重此人,那么此人就一定有着一些过人之处,至于有着一些怪癖,那也着实并不奇怪。
  而如今冒然来了一个新人,众人心中皆是明白,此人绝对不同凡响。
  “开始吧!”扶苏轻声道了一句,旋即便有人站出来开始发言。
  其中,自然是涉及山东的诸项事务,对于山东的各项情报,这些在天策上将府中的人皆是可以获取。
  只不过,这些情报不管是看,还是如何,都只能在这里进行,除此以外,根本不允许外带。
  而且对于其中的保密事项,扶苏也是三令五申。
  保密,尤其是事关军情大事,容不得丝毫马虎。
  扶苏耐下性子听着众人的意见,尽管他心中已有决断,可是,听听这些时代英豪的意见也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对于这些人而言,能够再这里畅所欲言,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的体现。
  即便最终的意见不被扶苏采纳,可是,他的作用已然是发挥了出来。
  而对于扶苏来说,则是避免因为自己独断而带来错误。
  扶苏从袖中将那一张白纸掏出,交到韩谈手中,韩谈旋即将这张白纸传到下面众人手中。
  当看到这张白纸的题目之时,众人皆是为之一愣。
  因为这题目乃是:论持久战。
  仅从这个题目,以及今天众人论述的主题,众人便已然判断出扶苏的心意,显然,扶苏认为,要征服山东各地,并非一两场战争能够解决的。
  实际上这是一场长久的战争,是一次长久的对耗,想要速胜,根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果然,在接下来的开篇中,其中就引用了有关于速胜的策略方针,然后针对这样的观点,进行了辩驳和论证。
  这样的讨论,实际上在天策上将府已经延续了很久,应对山东各地的叛军,是如今秦国与变法并重之事,对此,自然是意见难以统一。
  而这样一篇文稿,扶苏亦是听取了众人的意见,以及对后世伟人思想的思考,才最终提出来的。
  为了这份文稿,扶苏已然不知道多少个夜晚未曾入眠,一心伏在案头,几经删改,当听从众人比较好的意见之后,又经过一番取舍,然后添加到其中。
  可是,扶苏知道,这样一份草稿仍旧不完善,是故,扶苏希望,在今日的讨论之中,能够尽量弥补其中的缺漏,最后广泛宣传出去。
  扶苏压根不怕这样的文稿泄密,因为即便山东各地的些人得到了这样的文稿,又能如何?
  扶苏这是用的赤果果的阳谋,根本无所谓对方知道还是不知道。
  蒙恬略微细读,旋即陷入了深沉的思索当中,仅仅是这片文稿,蒙恬便感觉受益良多。
  其中对于军事的见解颇为新颖,但同样很是老道,并非是天马行空,完全符合实际。
  就比如最开始对速胜论的驳斥,其中就有大量的事实论证,其中还有部分涉及当日嬴政扫灭六国,这些论证无一不是证明想要速胜,的确不可行。
  或者即便可行,最后秦国会付出巨大的代价,而且山东各地同样会不安稳。
  扶苏能完成这样的一篇稿子,不禁令蒙恬对其刮目相看,如今的扶苏已然开始成熟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