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皇陵
穷文富武,当真不是说说的。激烈运动之后,需要大量的肉蛋奶等蛋白质高热量的食物补充,如果穿越的不是大秦的公子,而是一户平民百姓家中,那练武,只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苏兄,明日起墨楚恐怕不能教苏兄了。”墨楚对此也很是遗憾,扶苏的天赋当真是极好,和自己相比,也是不遑多让。
加上扶苏有着如此优渥的资源,假以时日,成为一名剑道高手并不是什么难事。
看到扶苏疑惑的神情,墨楚立即解释道:“前两日蒙苏兄提点,我与其他墨者改进了滑轮组,可以更加轻便、快捷提起重物。”
“陛下要我前去骊山皇陵,教导工匠们熟悉和制作此物。所以有时日子不能教公子了。”
“秦始皇陵?”扶苏心中惊诧。
在后世,从秦始皇陵挖掘出的兵马俑可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据说,在兵马俑刚出土的时候还是彩色的,可随着与空气接触,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倒是褪色成了一般的泥俑。
可即便这些泥俑,每个人都神态各异,就好似活着一样。
后世霓虹鼓吹什么工匠精神,呸,无非是看着隔壁工业化生产,自己又办不到,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罢了。
谁说华夏无工匠精神?看看这些大秦工匠的杰作,甩了不知道多少条街。就算是后世,那些搞尖端科技的人才,又哪一个没有工匠精神?
可遗憾的是,随着胡亥继位,大批的工匠被杀死在皇陵之中,这同样也是嬴政的意思,一切都是为了保守住皇陵的秘密。
能工巧匠,为此而死,实在是太过冤枉!
而今世,扶苏绝不允许不会发生这种状况。
“墨楚,这似乎并不符合墨家的精义啊!”相处了这么多天,对于墨家的了解,扶苏越发的深入。
对于纸醉金迷的享受,墨家素来是厌弃的。比如说,扶苏要是现在让墨楚给他弄个冰箱空调之类的,墨楚二话不说,就会拂袖而去,与扶苏绝交。
而对待生死这件事情上,墨家素来主张薄葬,嬴政动用几十万民夫修建皇陵,自然得不到墨家的支持,可墨家同样阻止不了。
墨楚叹了一口气,道:“滑轮如能发挥作用,骊山皇陵便会少一些枯骨,世间一些家庭不会因此被拆散,献滑轮同样有功,可得赏金,又可接济一些人。时局如此,人又能奈何?”
素来不信天命,坚信人定胜天的墨家弟子墨楚眼中充满了无奈和失落。
当初,墨家西入秦国,便是认为秦国可以横扫六国,一统天下,使天下百姓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为此前赴后继,甘愿沦为秦国这架战争机器上的零件。
可真当嬴政一统天下之后,墨家反倒发现,自己期盼的那个盛世越来越远。
嬴政的所作所为,更是让墨家失望不已。
“若有一日,我为帝王,我会与民休息,天下百姓,绝不会再过上现在这样的日子。”扶苏喃喃自语,似是吐露心声。
从云阳里回来之后,扶苏看到那些衣不裹体,食不果腹的百姓,心中同样备受煎熬,可他无法吐露,甚至连一个字都不能说。
今日,见墨楚如此,不由地脱口而出。
扶苏知道,这样的话,有些犯忌讳。只是,不吐不快。也幸亏周围只有墨楚和简叔这类的亲信之人,不会出卖他。
墨楚眼前一亮,凝视着扶苏。与扶苏交往这些天,对于扶苏的为人秉性,墨楚了解一二,知道扶苏此时所说乃是真心话。
扶苏若为帝王,那天下百姓,真是有望!在墨楚心中,已然决定,支持扶苏。即便为此搭上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
墨楚又道:“第二,便是因为云阳里的老丈阳思子成疾,病倒了。我答应帮他找到他儿子季婴。”
云阳里的老丈阳?扶苏记了起来,就是那日自己帮忙劳作的那一户人家。
“简叔,带些铜钱,找个好大夫,帮老人家治病。告诉老丈,他儿子一定会回来。”
……
墨楚走后没有多久,章邯来访,这些日子,章邯可谓是意气风发,只是,今日有些愁眉不展。
“邯公,何事如此?”
“这两日臣清查皇陵的账目,感觉其中似乎有些猫腻,只是,账目上,却无异常。”
章邯担任了少府令,自然要拿出一份耀眼的政绩给别人看看。这份肥差最后落到章邯手里,是谁都没有想到的,故而,难免有一些非议。
而面对这些人非议的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自然是拿出一份金光闪闪,闪的你眼睛都睁不开的政绩。
所以,一上任,章邯就开始彻查少府账目,而皇陵,是少府的重中之重,每岁,少府足足有半数的开支投在了皇陵上面,各项人力,物力资源的倾斜不计其数。
自然,想从中牟利,大有人在。
“邯公,你有什么想法?”扶苏知道章邯做事极有章法,既然心中有了这样的疑惑,不弄明白是不可能的。
“臣想派长史司马欣去皇陵一趟,司马欣乃是一名干吏。他若去,必可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
“司马欣?”
想不到此时司马欣就已经投效了章邯,扶苏心中也是微微惊诧。
司马欣这个人可以说是反复无常,在秦末那场大乱中,以县吏的身份,摇身一变成为秦朝的将领,最后又被项羽封王,不过倒是可以称为识时务的俊杰。
“邯公,我也想去皇陵看看,此事,你有没有禀报父皇?”
“此事还未禀报陛下。”章邯不禁内心无语,这公子扶苏安安静静地在府中读书还好,可要是动起来,哪次能安生?
“公子,你乃是大秦的公子……”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未尝知哀也,未尝知忧也,未尝知劳也,未尝知惧也,未尝知危也。孤若不出去走一走,与鲁哀公何异?”
“邯公,随我去见父皇,陈说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