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1章 意见分歧

  现在,草原中的三个顶尖的人,出现了严重的分歧,毛成勇代表的是草原军团,刘兴贤代表的是奴儿甘都司,马维忠,将是以朝廷内阁的形式出现,对那些由他亲自封的王爷们继续进行宣抚,也就是说,内阁派他出来,并不是没有目的的。
  内阁一共7个人,除了首辅总揽全局之外,其他的各个阁老,其实都代表着一个部门的利益,这是优胜劣汰竞争的结局,每一个方面,都需要在内阁里有自己的一个代表,争取一个话语权。而同时,这些阁臣们也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势力,就比如说,杨嗣昌虽然是首辅,但它代表的是西北的利益,现在内阁唯一的一个老人沈光祚,代表的就是西南这里。而这个年轻的马维忠,因为几次出使草原,也就自然而然的代表了草原的利益。
  而刘兴贤,被毛文龙举荐为奴儿干都司的指挥使,自然而然就要代表蒙古东部的各个部落的利益。所以,在毛承勇代表草原军团的显示状况,而马维忠出于维护刚刚接受大明统治的王爷们利益。两个人出现分歧的时候,刘兴贤的意见,将是决定两个人的决定最终谁能占上风。
  刘兴贤慢条斯理的道:“小毛帅从军队方面考虑,的确应该这么做,为了保证京畿的安全,我们的确应该将这群乌合之众,撤退到喜峰口去,和那里的边军会合,将这一段长城结成一个坚固的篱笆,一面防守,一面训练整合,最终完成一个钢铁一样的团体,再次出击。”
  马维忠立刻一拍手:“在我们必败无疑的情况下,这是最稳妥的办法,曹帅当初的那场惨败,绝对不能再出现。”然后痛心疾首的道:“当初曹帅惨败,并不是因为他丢了多少物资,也不是他损失了多少人马,而是因为他的军团覆灭,在没有的林丹汗成为缓冲之地之后,整个长城就暴露在皇太极的面前,这才是最可怕的后果。”
  毛文龙就给了马维忠一个嘉许的目光。
  身处庙堂之中,当然要高瞻远瞩,现在看来,屁股决定了他的脑袋,他已经开始从大局考虑问题了。
  马维忠说的对,林丹汗有野心,但他的野心在那一段时间,一直在长城以北。林丹汗掌握着上千万牧民,近百万的勇士,虽然这个人自大才疏,但他抱定了一个最根本的目标,那就是在不断的努力统一蒙古,和崛起的建州女真争夺蒙古的部族。纵观他整个人生的历史,他一直在和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这个父子斗,这也等变相的保护了大明的北方。
  只是他最终没有斗过皇太极,被皇太极直接撵到了青海去,再加上袁崇焕自毁长城,杀了扯皇太极后腿的毛文龙,结果皇太极就从蒙古直接扑向了长城,然后三次侵略大明的京畿,彻底的打掉了汉人的自信。
  现在,林丹汗并没有得到大明的容忍,但是他在表露出对中原的窥视之后,被已经中兴强大起来的大明朝廷,直接给撵到了青海高原,这就等于替皇太极扫清了蒙古的障碍。
  现在堵在皇太极通过长城进攻京畿道路的,不再是上千万蒙古人,而是这个孤单的草原军团。而一旦这个军团再次覆灭,自己来的时候看到边军的状况,皇太极就可以直接带着队伍,越过长城,历史上的灾难就会再次出现。
  而一旦皇太极越过长城,他的历史结局依旧不会改变,但他依旧会获得他想获得的东西。
  就比如说后世,皇太极第1次进入京畿所掳掠的收获,就非常可观,根据皇太极后来自己的历史写的,得银二百四十万,粮草无算,掳掠奴隶四十五万,其中工匠达到了十万。也正是这第1次的抢掠,不但让满清得到了甜头,最主要的是奠定了他丰厚的家底,成就了他强悍的实力。
  现在的现实是,毛承勇这个草原军团,取代了林丹汗原先的作用,成为在草原方面,大明的北方唯一的藩篱,一旦按照毛成勇的计划,将军队撤回去,这道藩篱就等于没了,就等于让皇太极的精锐部队,直接顶到了帝都的鼻子底下。
  现在大明朝廷,的确是外强中干,面对满清的三大集团,的确是气势汹汹,强悍无比,但这都是鸡蛋外面的壳。
  而只要越过这个壳,大明的内地,就虚弱的不可想象。虽然八贤王主持了整顿卫所的工作。整顿的方式是,不是将所有的卫所都变成强军,而是为了国家省了许多费用,将几个卫所合并成一个,就比如说京畿24卫,现在只整编出来10个,三个府才有一个。虽然精兵简政了,虽然战斗力提高了,但也显得兵力空虚了,处处都是漏洞了。
  所以,为了京畿的安全,大明外面的这个鸡蛋壳,是绝对不能被打破的,一旦被打破,整只鸡蛋就彻底的被搅乱了,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但刘兴贤下面的话,却更加有道理:“但是我们刚刚宣布恢复奴儿干都司,我们刚刚封那些部落的首领为王,他们也刚刚表示了对我们大明朝廷的忠诚和归附,一旦我们放弃了对他们的保护,在没有了一个统一的首领的情况下,个个平等的蒙古王爷,就是真正的一盘散沙,根本组织不起来一个抵抗满清的集团,那么他们就将被奴役,被屠杀,最终不得不再一次投降满清,成为他们攻打大明的帮凶。”
  毛文龙就又给了他一个嘉许的目光。
  刘兴贤说的绝对有道理。
  灭掉了林丹汗,大明拓展了千万里的土地,收复了蒙古几百万上千万的人口。而为了解除他们未来的威胁,推行的平级封王的制度,目的就是要让蒙古人成为一盘散沙,再也不可能凝聚成一团,对整个大明产生威胁。
  事情就是这样,有利就有弊,利弊之间随时可以互相调换,塞翁失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整个蒙古族人,能够凝聚在一起的时候,虽然对大明帝国产生了威胁,但同时也成为大明帝国在北方和满清的一个缓冲之地。结果威胁没有了,缓冲之地也就自然而然消失了。那么保护这块缓冲之地,就只能大明朝廷亲自赤膊上阵,这也就是组建草原军团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