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1章 辽西落幕
东江镇的法子就是怪,看着是对老百姓不管不问,但这种不管不问的办法,第1个获得了百姓的双手赞同。而且政府没有负担的情况下,让老百姓获得了实惠。
现在大明的官员几乎都不再是食古不化的,对于这样的好办法,当然要借鉴,或者说直接照搬。萧规曹随,大家也乐得个省心。
“而我第2个目的,就是就地取材,用屯垦收上来的粮食,供应咱们大军和各级官府,减轻朝廷的压力。最主要的是减少了那接近一半的消耗,然后咱们也不必再求爷爷告奶奶的,伸手要钱要粮,这样活的自由自在。”
下面的官员就不由的是开心的笑了。
虽然朝廷的财政开支,依旧倾向于辽西前线,但是每一次伸手要钱,也是非常让人头疼的事。那真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而且哪怕是户部的一个小小的门房,都给自己这些官员脸子使唤,说良心话,那的确不是人干的事情。如果能够有一部分物资,尤其是最大的那一部分消耗粮食,辽西在三五年之内能够自给自足,就省了大家的心了。
“然后我听从毛帅的建议,准备在锦州笔架山地区,开铺建港,这样在这几年我们所需要的粮食,就可以利用银行汇兑的办法,在南方直接收购,然后用海路直接运输过来。不但让我们得到充足的粮食,而且能够让户部节省巨大。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个港口,为在座的诸位,创造一点收入,为咱们巡抚府衙增加一些税收,到时候,我们的日子就会更好过了。”
对于这样美好的展望,大家充满了乐观的信心,在所有的官员坐在这里侃侃而谈未来的时候,他们已经从巡抚大人的规划里,看到了这一场对于双方来说都是规模空前的大战的胜利,看到了巡抚大人对未来将战线推到大辽河边的信心,看到了恢复辽东的光辉前景。
洪承畴的屯田办法,在后世是起到了绝对巨大作用的,但可惜,那个时候他已经独木难支,最终怀恨收场,希望这一次,能让他壮志得酬。
“愿望归愿望,但是辽西地区十年久旱,尤其是这几年,旱情更加严重,让我准备推行的屯田制度难以实行。但这一次好了,这一场几年难见的大雨,会将这片干涸的土地彻底的滋润,各个河流也会再次出现长流水,然后我们去购买东江镇的风车车水,我们的目标就能实现了。”
大家都对这一场雨感觉到兴奋无比,他不单单滋润了辽西干裂的土地,最主要的是,他浇灭了所有人心中的焦虑,让所有的人都心生出希望。
皇太极坐在大帐里,听着那外面瓢泼的雨声,心生绝望。
他面对的是一个绝对难缠的敌手,面对的是一个进退两难的局面。而刚刚粮草被人烧毁的战报传过来,让皇太极感觉到对面这个人,有着积极进取之心,让自己的处境更加艰难。
而眼前这一场突然降临的暴雨,所有攻城的计划全部破产。同时,即便粮道被再次打通,但已经洪水泛滥的河流,被彻底冲毁的道路,将大大的延长粮食运输的时间。而只要时间延长,自己不多的粮草消耗就更加巨大,最终会拖垮自己。
看着眼前这些垂头丧气的将士,最终不得不接受了范文程的忠告,撤兵回沈阳
代善等旗主纷纷指责,“范文成,你这个汉狗,当初出兵的是你,在锦州坚持进攻的也是你,而现在要求撤退的也是你。你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按照你的狗屁道理,我们撤退回去,不但损失惨重没有收获,而且让大汗颜面尽失,让我们大金威风扫地,你到底是何居心?”
于是众将也纷纷跟着附和,一时间骂声如潮。
范文成就拢着手,低眉顺眼的躲在皇太极的背后,不敢辩驳,其实也懒得辩驳。“一连串的计划制定,都是依据当时的状况决定的,不能拘泥于成法,这才是真智慧,你们这些蠢人,我懒得搭理你。”范文程用这样的话语在安慰自己,也是在努力的维护着自己心中那所剩无几的自尊。
“够了够了,不要再说了,实际情况大家也不是不知道,这场烂仗的确也打不下去,也不能再打了。这事情我就这么决定了。全体都有,现在回去准备。为了不懈怠军心,不让敌人警觉,告诉将士们,就说我们再攻锦州,然后再攻大凌河,然后撤退回辽河东。准备好后,大雨一停,我们立刻行动。”
大雨下了足足三日方停,等大雨停了之后,皇太极毫不犹豫的带着大军反身杀向了锦州,在锦州面前做足了样子,让明军以为皇太极依旧要死战的时候,皇太极带兵全部压向了大凌河,让洪承畴赵率教以为皇太极放弃他原先全面开花的策略,开始一步步按部就班的逐步推进。结果他在大凌河面前虚晃一枪,直接撤回广宁,留下岳托在广宁断后之后,大军轰隆隆撤回了辽东。
这场战斗,在皇太极指挥的这场完美的几乎经典的撤退里落下了帷幕。
等皇太极已经撤回辽东了,洪承畴等才恍然大悟,让孙师傅掌握的五万养精蓄锐,准备在敌人被大大的消耗,在他精疲力尽时候,来一个各路出击的战略彻底的落空。
但不管怎么说,宁锦之战,前后杀敌合计两万,其中真女真和蒙古兵占据一半,这比历史上要翻了四倍。而最大的收获,是提升了洪承畴在关宁中的地位声望,让将士归心,同时也打出了关宁必胜的信心,这才是最关键的。从此,一味防守的关宁铁骑,在洪承畴的带领下,开始走向收复辽东的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