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初露头角朱由检

  对于孙承宗的保举袁崇焕和马世龙,天启就坦然道:“一切人事任免,便都有老师傅一言而决,只要上我这里报备一下就行了。”
  这就是天启用人的态度,自己最信任的人,他就任你如何去做,给你绝对的信任,比如说现在的孙承宗,马上的魏忠贤。
  “还有一件事情想和万岁说一说。”孙承宗这时候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前线溃败需要收拢安抚,毕竟广宁之战的失败,其实罪不在士兵,而他们都是经过军营调教的,只要赦免了他们的罪,安定了他们的心,他们就可以再次上阵杀敌,所以恳请万岁降下诏书,赦免他们,并且给他们安置的费用,补发这几个月他们不在军营时候的军饷。”
  结果还没等天启说话,朱由检就再次接话:“据我所知,关宁士兵只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善于奔跑,不要说望风而逃,没有看到敌人就已经跑得不见踪影,尤其这次这样的惨败,这些士兵士气已经沮丧,对建奴已经心生畏惧,失败的情绪已经在他们的心中扎根,如果再用他们,下一场的大败也一定会再次出现。”
  对于朱由检这样胡乱的插话,主要是他和他的哥哥亲密无间,还有一点就是这里不是在朝堂,这里是在宫中的书房,也算是家人聊天,所以书房中的孙承宗就没有拿出老师的身份来批评他。
  不过朱由检的这一番论断,却让孙承宗震惊了,因为的确朱由检说的对。一个13岁的娃娃,竟然能说出如此深刻的道理,而自己却在这方面反倒是欠了考虑,这不由得不让孙承宗刮目相看了。看来真是聪明出在帝王家,圣人诚不我欺啊。
  知错就改,不顽固的坚持己见,这也是孙承宗的性格,既然这个孩子能说出如此见地的话,孙承宗也就端正了态度,竟然虚心的向这个孩子请教。
  “那依照你的见解,这个该怎么办呢?”
  对于弟弟的聪明,天启也不由得严肃起来,他真的没想到自己的弟弟竟然有比自己高的见解,等到孙承宗询问,他也来了兴趣。
  “用辽人治辽人,在辽东的那些难民里挑选合格的青壮组成新的队伍,一定能收到奇效的。”
  这个建议一出,立刻让孙承宗和天启震惊了。因为在这个时候,满朝的文武都认为辽东汉人已经做了建奴的顺民,熊廷弼就有一句经典的话“辽人不可信。”所以现在的关宁兵,全是从全国各地抽调过来的,虽然有乌合之众之嫌,但大家使用有种感觉放心。
  然而朱由检却提出了一个完全相反的意见,这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还没等孙承宗询问,天启就饶有兴趣的问道:“皇弟你提出的这个建议,根据是什么?”
  朱由检就仰着脸,对着自己的哥哥道:“年前年后,总是有毛帅大胜的消息传进来,我就一直很纳闷,国朝在山海关前,陈兵不下20万,而且还都是帝国的所谓精兵,每年靡费的钱粮数以千万计,然而每次面对建奴都是丢城失地,一败再败。然而毛帅只带着他的200多个家人亲戚深入到辽东,先奇袭镇江,再林畔七战七捷,而后广宁之战中,又在没有朝堂严令的情况下,主动带着刚刚惨胜的将士再次出兵辽东牵制后金,才让努尔哈赤不得不在即将兵逼山海关的情况下,让努尔哈赤不得不抽调主力回去对付毛帅,而不得不担心自己的老窝被毛帅捣毁,放弃已经占领的辽西退回了辽河,而这次四路出击,毛水就在强敌环视的情况下,为朝廷立下了大功,又取得了凤城,旋城,险山,镇江四次大捷,斩敌过千,解救几十万辽东难民,这是为什么呢?”
  说到这里的时候,朱由检竟然小大人一样,就在御书房的地中间,背着手,低着头,一边思考一边回答,。
  看到他这样的举动,孙承宗和天启没有笑话,反倒更认真的等待他的下文。
  “我没有权利看毛帅和山东送上来的军情禀报,我不知道整个战斗的过程经历,这让我非常痛苦,好在我还有出宫的权利,于是我就经常去毛帅的舅舅沈光祚沈大人家走动,询问毛帅的消息故事。”
  孙承宗和天启就互相看了一眼,眼睛不由得一亮。
  朱由检没有看到两个人的表情,继续说着自己的话:“沈大人对我没有隐瞒,不但详细的向我介绍了毛帅取胜的经过艰难,同时还将毛帅写给他的家书让我看,就在这些沈大人的故事里,在毛帅的家书里,我总算找到了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今天在这个时候就不由自主的说了出来。”
  “你发现里什么问题?”天启和孙承宗就一起探出头来紧张的追问。
  “我发现毛文龙,他手下所有的将士都是辽东出身,而这些将士身上都背负着和建奴的血海深仇,正是有了这样的,背景,这些辽东人,想要跟随着毛帅打回辽东老家去,想要跟随着毛帅,为自己的情人报仇雪恨,有这两个关键因素在,那么那些将士们怎能不死在拼命?所以,毛帅就带着他们,没有用国朝的一兵一卒,没有,领取国朝的一粒米,没有获取国朝的一把刀枪,凭借着简陋的木棍,就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战绩。”
  说完这些,扬起脸透过与书房的窗户向东南张望:“我看到毛帅写给舅舅的家书里,曾经说到,在林畔一战,其中牺牲在冰天雪地里因冻饿而死的将士就足足有上千,在撤退朝鲜的路上,难民和将士过处,因冻饿而死的百姓和将士,铺满了沿路的道路。在象关一战,3000将士为了能堵住6000女真主力,2万汉人奴才兵的进攻,最后的残兵没有选择逃亡,而是选择了点燃了所有的炸药,和敌人同归于尽,这是何其壮哉。有这样的能战敢战,愿意死战的将士,怎么能不取得连连的大捷?”说到这话的时候,朱由检小小的拳头紧紧的握紧,眼圈里已经有热泪滚动,是因为毛文龙说的那种动物凄惨而心酸,为他那几千将士前仆后继的赴死之壮举而感到。
  天启和孙承宗也不由得被朱由检的叙述,一会儿黯然神伤,一会儿热血沸腾。
  朱由检猛的转身,双眼很没有礼貌的盯住了自己的老师:“毛文龙不过区区两三万由辽人组成的将士,在没有朝廷的支援情况下,都能取得如此的大捷,如果老师傅在这些辽人的难民里,招募那些身上背着血海深仇的青壮当兵,告诉他们,朝廷将带着他们打回老家去,朝廷将为他们报仇雪恨,如此在朝廷的钱粮全力资助之下,编练成10万大军,收复辽东还有何难?”
  天启和孙承宗就一起沉默了,朱由检观察的准确,他说的也非常对,如果真的如毛文龙那样,用辽人制建奴,朱由检说的收复辽东不太现实,但抑制住建奴的进攻,然后徐徐图之是可以实现的。
  还没等孙承宗说什么,天启已经一拳砸在书案上决断:“吾弟所言极是,我们就按这个办法来办。”
  孙承宗也改变了想法,点头赞同。
  天启就指着朱由检道:“你现在就去沈光祚家,将所有毛文龙写给他的书信全部给我拿来,我要仔细的研究。”
  朱由检欢快的答应一声,一溜烟儿的就跑了。
  看着他消失的背影,天启不由的感叹:“吾弟真奇才也,可惜有祖宗之法限制,否则必将是一个有作为的雄主。”
  听到这话,孙承宗当时大惊,立刻打住了天启的话:“万岁慎言,慎言啊。”
  天启就淡然一笑:“说说罢了。”
  看到老师严肃起来,天启也不敢再斜躺着了,赶紧坐正了身子:“老师还有什么要求?所请无不尊从。”这样就岔开了话题。
  孙承宗也不想再谈论这事情,就开列自己的条件:“按照刚刚在辽人中招募士兵的办法,那么我最少要训练出十万辽兵,所需——”
  “只要老师开列所需,吾无不同意,户部不给我内帑出。”
  “后金以骑兵为主,所以我需要战马,训练出一支骑兵与其相抗。”
  “所需照办,我内帑担负全部。”
  “人员调动——”
  “不必向我请示,老师傅做主。”
  孙承宗提出一项,天启就毫不犹豫的答应一项,没有半点反驳。可见天启对老师的信赖之深,期望之切。
  孙承宗感谢了皇帝的信任之后言道:“王再晋虽然在这事上没有什么见识,但毕竟并没有什么大的错误,将他立刻撤换,会让更多的人对辽东经略这个职位位置畏之如虎,所以我请求,先不要撤换王在晋。”
  这样的请求是合理的,但也让天启为了难,最终变通道:“那老师就任蓟辽督师吧。”
  督师要大于经略和巡抚,也就是说,辽东经略和巡抚要归孙承宗管,这就照顾了所有的方方面面。因为毛文龙的举荐,孙承宗担任这个职位这比历史早了四个月。
  但这不是更加的叠层建屋了吗?不过这个年代就是这样,求的就是一个层层管辖,求的就是一个互相掣肘,是的,是掣肘。
  ,无弹窗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