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三元楼
而是主动的说道:“好了,你也别郁闷了。虽然没什么消息,但这也不是什么坏事。起码知道,你爹暂时不会受审,这说明他暂时没有性命之危。”
胖子是个王爷,难得的也会安慰人,换一个人,可没有这样的待遇。
白一弦说道:“司镜门的消息又传不出来,你怎么知道我爹暂时不会受审?”
胖子说道:“若是要提审你爹,早就将他提回司镜门大牢了,又岂会仍然将他关在刑部呢?”
白一弦叹了一口气,说道:“这倒也是。”
不过说实在的,他是实在没有什么心情。总觉得他爹的案子扑朔迷离,透着那么股子奇怪。
白一弦苦恼的挠挠头皮,说道:“我爹区区一个县令,到底能犯什么罪,让司镜门的人来抓他,甚至连罪名都没有?总不能是他谋反吧?”
可就算是谋反,也得有人信啊,没兵没钱没武器,说他谋反,谁信?
而最主要的是,依着古代那些皇权的掌权人的尿性,就算有人举报他爹谋反,皇帝宁杀错不放过的相信了,那估计也是直接咔嚓,斩立决,顺便诛九族。
又岂会只是将他爹关起来这么简单呢?
胖子突然说道:“你爹虽然是县令,可他当县令之前呢?会不会是他做县令之前,干了什么十恶不赦大罪?然后当了县令之后便东窗事发了?”
白一弦点了点头,觉得胖子说的不无道理,也有这种可能。
只不过他爹不肯说,刑部又不知道,司镜门那边还打探不出来,他也无奈啊。
就算他想救他爹,就算他想找到证据给他爹翻案,可连罪名都不知道,他能做什么?似乎什么都做不了。
胖子说道:“船到桥头自然直,你也别想那么多了。走,前面不远就是三元楼,里面的神仙醉可是难得的佳酿,也就是宫中的青神佳酿才能媲美。
本王今天陪你,一醉解千愁,不醉不归。”
不管胖子目的如何,人家堂堂一个王爷,能这么安慰自己,白一弦心中也是有些感动。
更何况,人家胖子也确实不贪图他啥东西,只不过是为了听他讲讲故事而已。
就这讲故事,多半还是白一弦刻意为之,为了能在京城给自己找一个靠山。
再说胖子说的也对,已经这样了,再苦恼也改变不了,船到桥头自然直,所以白一弦收拾好心情,同意跟胖子去三元楼大喝一场。
三元楼不仅仅是酒楼,同时也是客栈,规模非常的大,在京城当属头一号。前面吃饭,后面住宿。
而且这三元楼是出名的状元楼,乃是取自三元及第的寓意,是一个好的兆头。
所以以往那些进京赴考的学子,只要兜里有些银子的,都喜欢住在三元楼。
传说三元楼以前不叫这个名,而是叫太和楼,后来有一位学子住在这里,中了状元。
原本想改名叫状元楼,可后来发现,原来这位状元公,竟然是连中三元,所以后来就改成了三元楼。
也是从那开始,三元楼开始发迹,因为学子们愿意来这里,想沾一些好运气。久而久之,规模便越来越大,最后成了如今的模样。
如今这个时代的建筑,很少有太高的阁楼楼层。以往的酒楼,大都是三、四层左右。
这三元楼同样如此。倒不是说三元楼没有实力弄太高的楼层。只不过如今这是在京城,京城之内的建筑,不能高过皇宫的建筑。
所以三元楼前面的酒楼也是三层,但却有三座,每一座建筑都是三层。
也就是说,这三元楼的每一座酒楼都相当于一个普通的大酒楼。
三座酒楼接待的客人的档次也不相同。三座酒楼之间,在每一座的二层高度上,用空中走廊连接起来。
使得这三座酒楼看似分开,实则连在一起。整个酒楼雕梁画栋,看上去就豪华非常。
三元楼的主人的眼光不错,不仅位置好,而且还非常有眼光的将门口也弄得非常大,不仅如此,还弄了个大‘停车场’。
用于让来此用餐的的人停放轿子啊,马车等等的。要知道,这在这个时代,可不多见。
在现代的时候,往往也是那种有停车位的商场,酒楼等比较红火。
三元楼的门口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确实热闹非常。到了这里,便很能感受到京城的繁华。
白一弦看着眼前这座不同于以往时候看到的建筑,心中也很是惊叹。
宝庆王府的马车直接往第三座楼而去,门口的小厮个个都很眼尖,而是都是八面玲珑的人物。
一看到宝庆王府的马车,当即就一溜小跑的跑了过来,宝庆王还没下车,车外就响起了恭敬的行礼声。
白一弦先跳下车,小厮看到不认识,但也并未露出诧异之色,仍旧是一副讨好的笑容。
随后宝庆王下车,小厮再次恭敬行礼。
而就在这第三座楼的第三层的一个包厢之内,一名女子正往外看,恰好看到白一弦率先跳下马车,宝庆王也随之下来的一幕。
宝庆王下车后,还看似非常亲热的跟那年轻人说着话。两人之间的互动,似乎不像是主从,一个恭敬一个讨好。
看上去,却好似是朋友一般。
她不由微微一愣,似乎是自语了一声:“与宝庆王走在一起的那年轻人,是何来头?
与宝庆王的关系这么好,为何以往在京城,从未见过他?”
她身边站着两名丫鬟,其中一个说道:“小姐,或许,他不是京城人氏呢。您也知道,宝庆王喜好玩乐,尤其喜欢一些奇技淫巧。
宝庆王府可是经常会有一些人,搜索了一些有趣的小玩意儿去讨好宝庆王的,或许这年轻人也是其中之一呢。”
丫鬟说着话,言语之中颇有些不屑。
而另外一个丫鬟则心思灵巧一些,她有些好奇,因为小姐竟然关注到了一个普通的年轻人。要知道,她们小姐可不是普通人,在这京城之中,可是很少有人能入小姐的眼的。
所以,她觉得,这个年轻人,实际上可能并不普通。
果然,那名女子在听到丫鬟的话之后,只是轻轻摇了摇头。
看待事物,可不能只看表面。她刚才看的,可是宝庆王对那年轻人的态度。
宝庆王这个人,她有所了解,虽然性格喜好玩乐,但实际上却只流于表面,并不会与人深交。
更何况,此人竟然能与宝庆王同乘一辆马车?可她从未见过,也未听过此人。
莫非这京城始终,发生了什么事,竟然是连她都不知道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