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商税风波 四

  “苛捐杂税,猛于虎也!”
  听到杨翰舟说要征收商税,在场的各家族和商家代表都有些愤怒,美其名曰叫规范管理商业,实际上就是与民争利,甚至是夺利。
  每个月至少要把盈利的百分之十交给官府,这让这些人怎么能接受。
  阆州虽然人口不如利州和兴元府,但那只是户籍人口,不在籍的也不少,而且因为地处嘉陵江旁,阆州的商业很发达,甚至可以说是山南西道商业最发达的一个州,即便是兴元府,也不如阆州。
  虽然牛勖上台后,也在收苛捐杂税,但是阆州这边并不买账,作为节度使的杨翰舟也拿这些大家族没辙。
  这不,听说要收税,这些人就开始闹了,其中闹得最凶的就是跟跟陈家有关的人。
  阆州李氏虽然根基深厚,加上也算是皇族的旁支,所以一直很低调,不像陈家在下新任家主上台后,就越发嚣张,仗着在阆州的影响力,没少让杨翰舟这个刺史难堪。
  “诸位,请听杨某一言。这只是规范税收,怎么叫苛捐杂税,根据节度使府制定的条例,以后只收取这一种税收,相当于是把税收由以前的散乱征收,变成统一征收。
  这是为了大家的方便才是。
  而且这个征收商税一事,不仅仅是我们阆州,整个山南西道都在开始,兴元府、利州、洋州,都已经征收。集州、巴州这些地方都在推行,所以杨某奉劝大家一句,还是听从命令,积极缴纳商税。”
  看到这些家族代表的反应,杨翰舟便意识到这个事不会顺利,特别是陈家的人闹得那么凶,肯定会让那些本就不情愿之人,更加有恃无恐。
  “杨刺史说的倒是好听,你们官府哪一次不是这么说?可每次收了税之后,就又收。
  而且我们经营店铺这些,以前都不交税,现在突然要加税,而且还五税一,这难道不是苛捐杂税?”陈家代表不客气地说道。
  杨翰舟对于各行业的税率有着一定的了解,陈家有个大酒庄,还有较大的珠宝店,按照新近颁布的税法,这些都属于高税率的,也就是对方口中的‘五税一’。
  要是旁人,他还能理解,但是陈家是本地第一大家族,家财何止万贯,以前赚那么多钱,现在交点税就怎么了?自己好说歹说,谁想到,居然一点面子都不给。
  “杨某只是好言相劝,并不是诓骗诸位。兴元府等地已经施行,而且那些抗税的人,也多被处置,店铺被查封,家产被没收。到时候若是诸位落得杨某口中所说的下场,可不要怪杨某没有提醒你们。”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既然这些人把他的话当成耳旁风,他何必去热脸贴人家冷屁股,到时候落得凄惨下场,可不要怪他没有提醒。
  今天的这次面谈,注定是没有结果,有着陈家人的带头,不少商铺的人都表示反对征收高额商税。包括本地其他一些家族,像罗氏、王氏、韩氏等一些中小家族的代表也都站在陈家一边,就不同意缴纳商税。
  至于李氏则是没有表态,当然杨翰舟也能看出,李氏的代表对于商税一事也有些微辞,但是没有出来起哄。
  “大人,这么多人反对,这商税还推行的下去吗?”
  在各家族的代表离去后,幕僚来到杨翰舟身边,担心道。
  “推行不下去也得推行,寿王殿下这次应该是铁了心了。没见把李振从利州派来了吗?听说其还带来了一支骑兵,想来也是知道阆州这边的反对声会很大,这支骑兵就是以防万一的。
  这个时候,我要是不好好推进商税,寿王的刀可就要砍到我的脖子上了。”杨翰舟幽幽道。
  从寿王入主兴元后,他便发现这位亲王野心不小,先是把整个山南西道的军队做了很大的调整,削弱各州兵力,加强天策军。典型的强干弱枝,让各州没有作乱的实力。
  这个时候,要是有人不识趣,什么结果可想而知。杨翰舟能当刺史,就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趋利避害。
  而且对于寿王,他也挺佩服,起码不会亏待自己人。就像肖荣,从巴州刺史转任渠州刺史,虽然还是刺史,但是巴州乃下州,而渠州是却是上州,一下变成跟其平级。
  当然他心里也有不满,不过也知道自己已经是从三品,山南西道也没地方安置自己。至于外调,那就不是寿王说了算的了。在这山南西道一亩三分地,自然是寿王当家,出了山南西道,就没人买他的账了。
  “派人去通知一声赵防御使,就说我找他有事相商。”
  杨翰舟想了一会儿,便做出了决定……
  就在杨翰舟做出了决定的时候,阆州城李家的宅邸中,李家家主,还有几个家中比较有地位的老人也都在,也在考虑对于这个商税一事,做如何态度。
  “家主,这个寿王是不是吃相太难看了,五税一都敢征收,也不怕这些商贾闹事。这相当于我们赚的钱,要缴纳五分之一给官府,这未免太多了点。”
  一个稍微年轻点的男子说道,不过这年轻,只是与旁人相比而已,但看起来也快四十了。
  “按照辈分,寿王还算是我们的长辈,说话的时候,还要是尊重点。”李厚臣提醒道。
  年近天命之年的李厚臣,也在思考这件事,相比于其他族人,他知道的要多点,前不久,他的胞弟就从巴州派人送回一封信。
  巴州刺史李易就是他的胞弟,之所以其能担任刺史,也是阆州李氏想跟寿王交好,并且借寿王来壮大自己。
  自己这个胞弟,是要比他能干,不到三十就中了进士,不过没有门道,所以仕途并不顺畅。寿王提拔其担任巴州刺史,他自然也得考虑在商税一事上是否支持寿王。
  商税一事涉及较大,这看似庞大的阆州李氏,内部也有些复杂,而且涉及钱粮之物,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长远的目光。所以他才把族中比较有威望的几人叫来,共同商量此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