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纪伊国屋

  在本学者大前研一的《低智商社会》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华夏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量只有本几十分之一,是典型的“低智商社会”,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
  这句话估计会让很多国人士极度不适。
  这里姑且不说单凭量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是否靠谱,看过这本书的人会发现,在大前研一看来,2010年前后的本也进入了“低智商社会”。
  让大前研一产生“一代不如一代”的感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本国民量的下滑。
  在2010年,本成年人年均量在20本书左右,居亚洲首位,是华夏的五倍,韩国的两倍。看上去还不错,然而对比十多年前,这个数字缩水将近一半。
  截止1997年,本人的年均量接近40本,仅次于以色列、俄罗斯、德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是名副其实的读书大国。
  然而也正是从1997年开始,本出版业迎来了自二战后的首次负增长,全年出版物营销总额比上一年减少了0.7%。
  而到了1998年上半年,下滑更加明显,较上年同期减少了2.7%,特别是今年六月,夏季书刊退货率一度高达5%。
  这可把本出版界急坏了。
  其实早在三月份,本公正交易委员会就发表了“关于出版物定价制度的解决方案”,在出版物统一定价制之外,许经销者根据况采用诸如限时特价、折扣定价等定价方式,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激活图书市场。然而图书市场上半年的表现证明这项举措并没有发挥多大作用。
  于是,到了七月,以出版社为中心的“本读书促进活动协会”成立了,希望联合起来商讨对策。
  出版社在挣扎求存,而书店也没闲着,林海受邀前往纪伊国屋,就是去商谈新书发布的事。
  纪伊国屋书店是本最大的连锁书店,在本有多达五十多家分店,在海外也有多家分店。
  纪伊国屋在新宿有两家店,一家是1996年开业的南口店,另一家则是位于新宿三丁目的总店——因为临近新宿站东口,又叫东口店。
  这家老店始于1927年,当时只是一栋两层木楼,1945年被战火焚毁后,由本现代建筑界的领军人物前川国男cāo)刀设计,于六十年代建成了一座地上九层、地下两层的大型建筑。
  以上两家店,合计藏书超过两百万册,数量称霸首都圈,号称没有买不到的书。
  对于书之人来说,纪伊国屋总店无疑是个好去处,而对于一个新人作家来说,能够受邀商谈书籍发布事宜,无疑是莫大的荣幸。
  村
  上树当年可没有这个待遇。
  说起来,村上树上大学的时候,就曾在附近一间餐厅打工,在《挪威的森林》和《1Q84》里,也特意提到主角常去纪伊国屋。
  ……
  能见里香开车将林海送到纪伊国屋。
  为什么不乘地铁?
  开玩笑,以林海如今的度,要是敢随随便便出现在公众场合,恐怕手掌都会被搓掉一层皮。
  说起来让人哭笑不得,根据读卖新闻在东京街头做的调查,林海目前是“大众最想遇到的艺人”的榜首。大部分受访者都表示,林海上有“神明加护”,和他握手会带来好运气。
  是的,你没听错,本人就是这么迷信。
  或者说好奇心太强?
  就连后来担任东京都知事的石原慎太郎年轻时都曾专门组织探险队去寻找尼斯湖水怪,普通人把林海当成吉祥物,似乎也不奇怪?
  总而言之,为了不引人注意,两人都做了精心伪装。
  然而还没进门,林海就被认了出来。
  认出他的是一名着职业装的年轻女,她主动迎上前来,行礼道:“林君,感谢你的到访,请随我来。”
  看上去是书店方面安排的接待人员。
  跟着对方走进员工专用电梯,林海忍不住问道:“你是怎么认出我的?”
  他不但戴了墨镜,还粘了假胡子,就这还被认出来了,让自以为变装能力满分的林海很受伤。
  女人轻声笑道:“我是通过你的材认出来的。”
  这就厉害了。
  林海的材固然很好,但是和他材相仿的路人一抓一大把,单凭材确认一个人,这眼神着实了得。
  简单聊了两句,女人名叫早良智子,在纪伊国屋负责访客接待等工作。大约是见得名人多了,智子谈吐十分得体,看林海的眼神虽然带着好奇,但是并没有让人尴尬的举动。
  智子带着林海来到一间会客室。
  走进会客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齐码放在办公桌上的足有半米高的两沓书。
  “欢迎造访!”
  一个看上去五十岁上下的男人笑容满面的迎上来,林海注意到,他的手中拿着一本书。和桌上的书一样,正是即将发售的《流星之绊》。
  “这位高井董事,他主要负责新书宣传等事务。”
  “您好,很高兴认识你。”
  林海向对方行礼。
  高井还了礼,的请林海坐下。
  智子给大家倒茶,而后在高井的示意下,坐在他旁边。
  林海注意到,她给自己倒的是白水——这不是失礼,相反,这证明她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
  几人落座后,高井很是麻的夸了林海一番,接着和林海聊起内容。
  听得出来,高井是真的很仔
  细的看过这本书,刚才倒不只是把书拿在手里装样子。
  “真是了不起,你让我相信这世界上真有天才存在……如果不是亲眼得见,我真得很难想象,你现在才十六岁……”
  面对高井的称赞,林海笑道:“这本不是由我,而是由故事中的人物们自己写成的。”
  “这句话说得好!”
  高井赞了一声,扭头对智子说道:“这句话记下来,宣传语就用这个了!”
  说完,他转向林海,说道:“前天拿到书,我就开始为宣传语发愁,你倒是帮我解决了一个难题……”
  说到新书宣传的话题,高井认真起来,他详细向林海介绍了书店对这本书的安排。
  林海听过后,感到很惊讶。
  书店决定将新书放在重点推荐的位置,并制作宣传册和横幅,这已经很让人吃惊了。更让人吃惊的是,书店居然还联系了一些有影响力的媒体和文艺评论家,对进行点评和造势。
  这种待遇,别说新人作家,对已经成名的作家都是不敢奢求的。
  最最重要的是,宣传费用都是书店承担的。
  至于原因,高井直言不讳的表示,是看重林海的人气。
  不得不说,林海赶上了好时候。
  早几年,图书市场还处在升温态势,书店不会把一个新人作家当回事;晚几年,大家都接受了一年不如一年的现实,也没有心气再垂死挣扎。
  当然,林海的话题度,也是书店看重他的原因。
  ……
  “林君有新的写作计划吗?”
  高井充满期待的看着林海。
  “呃,暂时没有。”
  林海感到非常无语。
  事实上不知高井这样问,双叶社那边也给他打过电话,问过类似问题。
  怎么说呢。林海能理解他们的心态,他们希望通过一本畅销书救市——一本书的销量对整个市场而言固然是杯水车薪,借此营造欣欣向荣的景象才是根本目的。
  但是,理解归理解,这种东西又不是大风刮来的,就算林海脑袋里有存货,要转化成文字,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高井对林海的回答并不意外,紧接着充满惑的说道:“林君有出写真集的打算吗?”
  “哈?”
  “你本就是艺人,形象又好,出写真集的话,销量肯定不差……最重要的是,写真集的制作时间很短。”
  高井巴拉巴拉说了一大通,最后一句才是关键。
  或许这才是他见林海的根本目的。
  ……
  高井的建议很突兀,但林海仔细想想,发现的确是个不错的建议。
  不说别的,林海手头缺钱是不争的事实,而一本写真集的价格,可比一本高多了。
  毕竟是全彩印刷嘛。
  一念及
  此,林海没有故作姿态,而是肯定了给出了答复。
  高井很高兴,说道:“纪伊国屋也有自己的出版部,如果你愿意交给我们制作的话,在版税方面,我们会表现出最大的诚意……”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林海只好点头。
  ……
  回到事务所,林海和大岛晓美说起写真集的事。
  “这种事,你自己拿主意不就好了?”
  “你当初不是说过,自己最大的梦想是当个服装设计师,现在机会来了。”
  林海说道:“咱们现在有钱了,我可以帮你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不过能见警部离职了,除了你,我实在信不过别人,只能委屈你再给我做一段时间经纪人……”
  林海还没说完,就挨了一记脑崩。
  大岛晓美没好气的说道:“你就这么迫不及待想赶我走?”
  林海慌忙解释道:“我不是那个意思……”
  “你的好意我心领了。”
  大岛晓美板着脸说道:“我才刚刚熟悉了经纪人工作,可不想半途而废。至于服装问题,我试试看吧,但是你不要抱太大希望……”
  她说完,借口井上义久有事找她,离开了社长办公室。
  出了门,大岛晓美手按口,感觉心跳的厉害。
  “除了你,我实在信不过别人……”
  大岛晓美轻声复述着林海的话,板着的脸顿时如花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