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燕归来 5

  针对当前普朔乡部分贫困群众仍存在“等靠要”思想、缺少内在发展动力等思想顽疾,顾轩奇和其他村委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以思想引导固本,积极搭建“精神扶贫”的有效载体,从抓好示范引领、加强政策宣传、倡导新风正气等多方面精准发力,以思想道德润心,以精神文化铸魂,激发广大村民“我要脱贫”的动力,引导群众树立自立自强、不甘贫困的意识,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内生动力。
  “脱贫先立志,致富靠自己”“不等不靠不要,美好生活自己创造”……现在的普朔乡贫困村里,通俗易懂的文字标语和文化墙上生动的图画随处可见,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这些标语和图画就像脱贫攻坚的“讲解员”,提振着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顾轩奇还借鉴城市中一些公司和企业评选“每月之星”的做法,树典型、作表率。
  普朔乡武焦村村民宋成爱就是武焦村周边的“自立脱贫户”,也是普朔乡乃至整个Y县的“脱贫之星”,是普朔乡“精神扶贫”的最佳写照。
  今年年初,宋成爱凭借5万元精准扶贫贷款,种植了12亩中药材,并收购了15吨黄芩、柴胡等中药材,经过分类挑选后转卖到D市平陇县西峰镇,当年就获利3万多元。过了元旦假期,2014年春节的脚步临近,宋成爱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有把握在年底摆脱贫困,彻底摘掉头上的“穷帽子”。普朔乡的扶贫工作中,宋成爱经历了思想上的重大转变,最深切的感受就是“贫穷不可怕,关键是要有脱贫的想法和信心,人要动起来。在咱们农村,只要勤快些,敢闯敢干就能致富。”
  Y县东亭镇孔峡村驻村第一书记申富春现在身兼帮扶工作队队长一职,这个队长是顾轩奇亲自任命的,在扶贫工作中申富春也是颇有感慨,“群众思想不脱贫,积极性不高,仅靠外力推着干,脱贫攻坚就难以形成合力。”孔峡村是普朔乡下面几个村里较为贫困的村落之一,顾轩奇决定进行重点攻坚,由队长申富春牵头,成立“打好扶志扶智攻坚战”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在全村范围内开展政策宣讲、感恩教育、宣传引导、技能提升、典型引领、移风易俗、巾帼建功、文艺润心、文明志愿服务实践及普法和违法行为惩戒等十大活动,现初见成效:两个月来,孔峡村刊发主题宣传稿件18篇,开展文化润心活动43多场(次)、政策宣讲和感恩教育活动250余场(次),大大地激发了贫困群众立足自身实现脱贫的信心和决心。
  顾轩奇善于总结,也知道自己还年轻,因此乐于听取和采纳他人意见。组织学习时,有村委提出,移风易俗、涵养乡风文明,是脱贫攻坚面临的重大课题,是能致富、不返贫的基础所在。顾轩奇深以为然,如果在各村乃至全乡倡导移风易俗,必能增强“我先脱贫”的底气。
  说干就干,11月中旬,顾轩奇在普朔乡启动“培育文明乡风营造脱贫氛围”主题活动。在培育文明乡风方面,进一步健全完善村规民约,规范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红白理事会,开展移风易俗,积极创建文明乡镇、文明村和文明家庭。围绕“知恩感恩报恩”教育,紧盯村内重点部位,充分利用户外广告、宣传牌、橱窗、年历画、村规民约、村务公开栏、LED屏、文化墙等载体,广泛宣传脱贫攻坚正能量,不断淳化乡风民风。
  倡导移风易俗的过程中,顾轩奇依然树榜样、立标杆。Y县东亭镇麦池村村民刘瑞珍就是村里移风易俗、抵制高价彩礼的榜样,村上抵制高价彩礼的宣传会刘瑞珍一次不拉,很有感触,明白了“人穷不能志穷,不能靠着女儿的彩礼钱过日子”。国庆假期中刚刚出嫁的二女儿彩礼钱只要了6万,回礼2万,除去嫁女儿的花销,所剩无几。她的这一行为,让女儿和女婿新婚的生活完全没有负担,放手去为生活打拼。
  孔峡村、麦池村等好几个村的驻村书记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共同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规定:山区婚嫁彩礼不得高于8万元,川区婚嫁彩礼不得高于5万元。村里还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统一办事标准,以前那种攀比的不良风气一去不复发,村民都拍手叫好。
  如今的普朔乡,移风易俗、勤俭节约、喜事新办,厚养薄葬、和谐文明的文明乡风正在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