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座山雕
姜彪子手脚及其利索地从炕上跳下来,急匆匆跑到院子里。
“哎呦喂,原来是五爷大驾光临。半拉子,告诉灶上多杀几只跷脚子扁嘴子,五爷就好这一口儿。”姜彪子喊道:“五爷,屋里请,台上拐子。”
“跷脚子是鸡,扁嘴子是鸭。台上拐子就是屋里炕上做坐。”高老四解释说。
五爷?岂不就是座山雕?
关世杰明白了,高老四把他们带到这里的用意,就是跟座山雕见面。或许是座山雕怕泄露山寨的具体位置。
座山雕家中排行第五,绿林道上的人都喊他五爷。后世的电影电视剧里,胡子们也都这样称呼座山雕。
关世杰心里清楚,并没有再问,他只想看看事态如何发展。
“四哥在哪旮瘩呢?”
“俺在这儿。”高老四应了一声,随后对关世杰和吴彦章说:“实在是对不住,俺路上没说实话。是威虎山大当家的让俺拉你们到这里的。”
“没关系,也省得咱们多走路了。”关世杰说。
关世杰心里在嘀咕,这个座山雕的行事风格,小心谨慎,还真够狡猾的。也难怪张作霖和日本人拿他没办法。
鹰目秃头的人,听到高老四的声音后,径直走了进来,他身后人都留在院子里。
姜彪子尾随在这个人的身后,刚跨过门槛,这个人冷冷地说道:“姜掌柜的,你去忙你的吧,我找四哥唠唠嗑。”
姜彪子一愣,脸上随即堆上了笑容说:“好说好说,俺去灶台上瞅瞅,饭做得了就喊五爷。”
“有劳有劳!”
这个人敷衍地说完,背着手走了进来。
“四哥,别来无恙!”这个人抱拳拱手说。
“还好,还好。”高老四也跳下炕,抱拳回礼道。
这个人眼睛望向关世杰和吴彦章。也许是这个人身上的杀气太重,关世杰感觉冷飕飕的,浑身上下都不舒服。
“大掌柜的,这两位就是来和你谈生意的老客。”高老四介绍说:“这位是新京来的皮货商行的关掌柜和吴掌柜。这位就是威虎山大当家的。”
关世杰和吴彦章也都赶忙站起身,抱拳拱手说:“久仰久仰。”
座山雕张乐山说:“两位老客请坐,咱们先不急谈生意,我有点家事要处理。处理完了,咱们再扳浆子(喝酒)细谈。”
关世杰仔细打量其座山雕来。这是一个刀条脸,鹰眼,鹰钩鼻子,下巴上留着一撮花白的山羊胡。大手,大脚,身材适中,浑身上下都是肌肉。
座山雕身上也穿着一套黑色的丝绸裤褂,脚上穿着一双千层底的黑布鞋,腰上系着一条牛皮板带,皮带上别着两把德国镜面匣子枪。
“大掌柜的,咋的了?”高老四问道。
“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座山雕端起一碗茶,犹如牛饮一般咕咚咚喝了下去,一抹嘴说“痛快!”
这时,大门外又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仅仅从扬起的漫天灰尘,就不难看出,这是几十个人的队伍。
“好戏开始了。”座山雕自言自语道。
关世杰和吴彦章两个人,虽然不知道座山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从座山雕一脸严肃的表情也能看出,即将发生的事儿非同小可。
外面又来的是什么人?
一个身穿黑色裤褂人,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说:“五爷,穿山豹来了。他们好像反火了。”
“慌什么?”座山雕大马金刀地盘腿坐在炕上说:“让他来见我。”
院子里涌进一群人,身上穿着土黄色的军装,帽子上的帽徽和肩章,正是满洲国的五色图案。
一个大概在二十五六岁的样子,面白无须,长相颇为端正的年轻人率先走进了院子。
姜彪子忙不迭地从灶房跑出来说:“豹子兄弟,你可来了。”
“我干爹呢?”
“俺在这儿呢!”
“干爹,你出来吧,呆在屋里多闷得慌?”
座山雕阴森森地一笑道:“看看,还是俺干儿子心疼爹。”
座山雕跳下炕刚要往外走,高老四拦着他说:“大掌柜的,你不能出去。”
“四哥,你放心好了。小黄嘴儿斗不过老家雀儿。”座山雕说:“四哥,你照顾好两位老客,别让那些王八羔子伤到了。”
座山雕说完就走了出去。
此时,院子里的气氛非常紧张,四五十个身穿黄色军装的人和十几个座山雕带来的人,相互持枪对峙着。
大门外的杖子空隙,也都架着一杆杆的长枪。从穿着上看,也是这个被称为穿山豹的人带来的。
“豹子,你出息了。敢让人拿枪对着你干爹了?”
“干爹,现如今俺是海林保安团团长。俺还是那句话,你是跟我去海林享福呢,还是让俺给你送终?”
“日本人给了你多少好处,让你出卖你干爹?”座山雕问道。
“步枪120条,子弹三十箱,大洋五千块。”穿山豹洋洋得意地说。
“姜彪子,你又得了多少好处?”座山雕又问道。
姜彪子吓得一哆嗦,随后稳定住心神说:“五爷,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你年龄也不小了,也该为自己打算打算,去城里骑洋马挎洋刀多威风啊?”
“你他娘的少啰嗦!说说你五爷的脑袋值多少?”座山雕问道。
“五爷,不是我贪财。你看现在整个中国都快变成日本人的了……”
座山雕不再理会姜彪子,他自言自语地说道:“想当年,朝廷悬赏五千龙洋,老帅和少帅出价一万大洋。日本人给你们这么一点小钱儿,就能让你们把五爷卖了?”
“来人!把座山雕码上!”穿山豹不容座山雕再说话,口里发出命令说。
两个喽啰走上前去,刚接近座山雕,就被座山雕一拳一脚打翻在地。
“窝囊废!豹子,有种你过来把五爷绑上!”
穿山豹恼羞成怒,他拔出抢走了过去,把枪顶在座山雕的脑门上说:“再他娘的逞强,老子就一枪崩了你个老灯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