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我们的同志遍布五湖四海
这是汉代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里的记载。
四年前,腾率军十万打了场闪电战,攻破新郑,韩王安投降,韩国灭亡。
就在秦军伐楚之前,韩国公子信、公子涵在新郑内捣乱,想要复国,结果被王贲轻而易举的收拾了,韩王安也被这两个不省心的亲戚连累至死。
在这种情况下,不用说都能知道,颍川百姓肯定是恨极了秦军,那么萧璟这个铮阳亭长岂不是要凉凉?
路途遥远,十多天的时间过去,其他的亭长纷纷到站下车,车上就留下萧璟一个倒霉蛋。
“人生啊”
萧璟悲哀的发现,原来去新郑的真的只有自己一个人,这就十分尴尬了。
新郑原为韩国故都,如今也是颍川郡的治所,里面的化神多如狗,炼骨满地走。
萧璟这个不过炼骨境二重天的弱鸡能分配到这里,也算是个纯血统的非酋。
“上造大人,到了。”
在车夫的恭恭敬敬地呼喊声中,萧璟这才回过神来,对着车夫象征的行了一礼,正欲离开,却被车夫拦下了。
“不知阁下有何指教?”萧璟微微一笑,没有什么恼怒之色,开口道。
“派给你的消息,拿着。”
车夫低吟一声,将声音压的极低,就连萧璟都差点没有听清车夫说的什么。
在无法察觉之中,萧璟感觉自己手中突然被塞入了一个薄薄的东西。
萧璟心中一冷,他完全感受不到这车夫的气息!不光是他,连车上最强的那位炼骨境巅峰,将要为假县尉的那位五百主都没发现这车夫!
这车夫,起码也是一个化神!
但萧璟并没有什么害怕的神色,因为车夫用的是三晋语,再结合他的话可以得出,他肯定是反秦阵营中的一员。
三晋语,是指韩国、赵国、魏国三国的语言,由于他们所在的位置差不多,而且前身都是晋国。
所以,韩国、赵国、魏国的语言都是差不多的,但也有一些差别。就好像是英式英语、美式英语、澳式英语一样的区别。
正在萧璟愣神的时候,车夫已经消失不见了,留下萧璟在车水马龙的大道上淡淡站着。
“上造,上造?”
一名秦卒上前来,轻轻将萧璟唤起,道:“这是新郑,请不要妨碍我军维持秩序”
他的秦腔很不标准,有一股浓厚的南阳郡韩国风格。不出意外,此人应当不是关中秦人。
“抱歉,璟失态了。”
萧璟连忙告罪,将手中的东西偷偷藏起,拱手道。
“上造多礼了,我连个公士都不是,值不得上造向我行礼。”那秦卒惶恐,连忙朝着萧璟行礼。
萧璟连忙摆手,又假装闲聊后便入了新郑城。韩国的新郑城,人山人海,倒是繁华一片。
萧璟的目标便是前往主吏府,接到主吏下达的文书,然后前往铮阳亭,开始自己的临时镇长生活。
萧璟拐到一处无人的角落里后,悄悄地将手中的物品拿出一道薄薄的玉帛。
玉帛上用着简体中文写着一句话:黑袍使有令,让你有事儿找新郑城里的张子房,他是新郑反秦负责人。
张骍留。
看完之后,萧璟默默用真气将玉帛粉碎,若无其事的扔掉后,开始盘算起了接下来的计划。
张子房,这个名字莫名的耳熟啊。
萧璟无奈的想着,可是自己好像有些忘了是谁不过不出意外,应该是一位青史留名的大人物。
接下来,萧璟决定前往内吏府,接到自己的调令后,前往张子房住所,寻找一波抗秦义士。
来到主吏府,萧璟本以为主吏将会召见自己一波,然后自己安稳的回答一波。
结果没想到自己连主吏的面儿都没见到,就被一旁的官吏给了一卷调令打发走了。
萧璟也乐的清闲,出了门后,开始跟门卫套起了近乎。
“兄弟,知道铮阳亭在哪儿么?”萧璟对着门卫开口道。
“上造,铮阳亭在新郑西三十二里,大约”
门卫开始为萧璟指路,侃侃而谈,似乎是个话唠。
萧璟见到上一个话这么多的,是已经战死的慧明可惜了这么好的一个人儿啊。
“咳咳,我想问一下,新郑城内有哪些大人物?”萧璟轻咳两声,对着门卫打探道,“初来乍到,还是想要了解一下当地的大人物你懂的。”
新郑城是反秦敌后大本营,本来的能力还是很强大的。然后就被韩信给毁了
(此韩信非彼韩信,这是韩国贵族,也就是之前说过的公子信。)
所以,一些大人物自然都是反秦大本营中的暗棋,根据他们所指,应该就能得出这个张子房的地址了。
不过张子房这三个字儿怎么这么耳熟呢?
“要说颍川郡,最有名的就是张家了。”门卫也挺上道儿,一开始就讲出了萧璟想要听的内容,“这张家啊五世相韩,虽说是韩国已灭,但这张家可”
萧璟越听越熟悉,这个张家似乎是有点太过耳熟了。
“不知张家当代家主是哪位?”萧璟试探性地开口,生怕有人看出什么不妥来。
“张家当代家主?”门卫愣了一下,但随后也给出了答案:“乃三代相之孙、张平公之子,张良张子房是也!”
“张子房张良多谢兄弟了。”
萧璟念了几句后,朝着门卫道谢,心中颇为激动。
这可是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的人物,汉高祖刘邦曾评价他: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后又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帮助吕后扶持刘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为留侯。
他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据说晚年跟随赤松子云游。张良去世后,谥为文成侯。
这是汉朝开国功臣里,为数不多几个可以善终的臣子,人称“谋圣”!
有这等人物指挥新郑事宜,大事可成也!
这可真是应了一句话,我们的同志遍布五湖四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