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亭长 下
如今正值春末夏初之时,正是上好时节,秦军驻扎在陈县已经长达一个月,这个月之中萧璟一直跟随大部队驻扎在陈县,直到楚国与秦国签订了合约,成功将楚国十城归于秦国之手。
“萧璟!”
晃夫伍长的声音远远传来,萧璟连忙赶到晃夫伍长面前,拱手道:“拜见伍长!”
“不必多礼,从今日起,你也是伍长了。”晃夫摇了摇头,笑着开口道,“就你透个底吧,不久后你会被任命为铮阳亭的战时亭长。”
“战时亭长?”
萧璟愣了一下,这是什么玩意儿?
“战时亭长,就是在战争之时临时担任的亭长。”晃夫缓缓开口道,“不需要通过主吏的考核开心嘛?”
开心,贼他妈开心。
萧璟虽然内心这么想,但还是规规矩矩的开口道:“虽说无需主吏的考核,但璟认为还是备上几本《律令》为妙。”
“别傻了,你真以为你是去当亭长的?”晃夫似乎没有那么拘束,笑着开口道,“将军只不过让我们找个合理的借口留在这里,亭长之责则是由县主吏派人主持的。”
萧璟又与晃夫聊了一会儿,知道了敢将担任自己的亭佐后,他就彻底傻眼了。
亭佐是干什么的?协助亭长处理日常事务的,这种职位大多都是交给伶俐精明之人。
萧璟怎么看都觉得敢和这个成语不太搭边儿,一个老实巴交的秦卒怎么能帮助萧璟处理日常事务?
同时,萧璟还了解到了一点。
他一直以为亭长是一个类似派出所所长的职位,如今才明白,本负责缉捕盗贼的“游徼”才是传说中的派出所所长。
而这个“亭长”却是一个镇长+镇公安局局长的组合体。
当然,萧璟并不知道“亭长”有三种。
第一种亭长是府门亭长,就是负责府门治安、守卫的队长。相当于保卫科科长。
第二种乃是都亭长。古代将城内划分为若干个治安区,每个区设都尉一人。每个区又被划为若干个亭,设亭长一人,负责治安、巡逻,相当于派出所所长。
第三种亭长是将方圆十里划为一个行政区域,称之为亭。设亭长一人,管理百姓治安、税收。
刘邦便是如同萧璟一般,属于第三种亭长。也就是权力最大的一种亭长。
至于萧璟伍长的身份,他并不是担任关中子弟的伍长废话,他这一个炼骨境一重天,也就只能在关中当杂兵。
他是担任一伙南郡秦卒的伍长,带着这伙南郡来的更卒在这个萧璟也不知道在哪儿的铮阳亭待上几个月。
萧璟赶往陈县县城内,与晃夫一同等候王贲的到来。
萧璟仔细观察了一眼四周,在这里集结的秦卒足足有二百余人。根据晃夫之言,这二百人皆是战时亭长。
萧璟也在人群之中瞅见了张骍,但二人只不过用眼神交流了一下,并没有说话。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王贲才姗姗来迟,不过萧璟却可以清晰地看见王贲双眸之中的血丝。
“诸君,请。”
王贲有气无力,对着在场的众人道。
“王将军请!”
萧璟等二百余人不敢托大,连忙对着王贲拱手道。
王贲摆了摆手,随意扫了场内众人一眼,却在萧璟的身上停留了一会儿。
这让萧璟心脏骤停,吓得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生怕自己因为身份暴露而被王贲一指轰杀。
王贲很快就把目光收回,毫无不妥之处,只是在心中喃喃道:怎么还有一个炼骨境一重天的?罢了,能站在这儿,应该有些本事。
随后大手一挥,一股真气登时涌入萧璟体内。
萧璟大惊失色,还以为自己暴露,王贲想要灭杀其之。但这股真气速度极快,轻而易举的涌入萧璟体内,朝着丹田方向猛然窜去。
一股热流流过萧璟体内,萧璟只感觉丹田一阵胀痛,随后突然一股强烈的冲击,萧璟顿时感觉舒服极了,仿佛便秘之人拉出了排泄物一般舒畅。
萧璟感应着自己,浑身充满了活力,四肢也有了力量。
萧璟不傻,自然知道王贲给予了他一股真气,助他强行突破了炼骨境二重天。
“谢王将军,麾下愿赴汤蹈火,报王将军之恩!”萧璟当即朝着王贲行军礼,恭恭敬敬地开口道。
“不必多礼。”王贲气色不是很好,只不过摆了摆手,接着开口道,“尔本就到达了炼骨境一重天巅峰的境界,只差临门一脚罢了。本将见在场诸君数君修为最低,顺手之劳而已。”
王贲这么一说,倒是让萧璟有些尴尬。
整个场上,二百多人竟然数自己修为最低尴尬啊。
不远处的张骍松了口气,萧璟之所以可以当选这个战时亭长,全靠张骍以及众多魏间合力,打通了关节。
这样做极其容易暴露,因为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对于官吏贪污受贿这样工作管理极严。
秦国可以容忍军队破城后偷偷带点私活,但绝对不允许官吏以权谋私,做一些假公济私之事。
但世上总少不了贪财之人,也少不了多少顶风作案的人。
虽然极其困难,但张骍还是找到了门路,买通了一波。
一个亭长而已,又不是什么大事儿。
王贲又例行训话,训话结束后萧璟便踏上了往铮阳亭的道路。
王贲倒是想的周到,将同路的亭长安排在一辆马车上,让他们一同前往,节省一些开支。
不要以为马车是指电视剧里的那种,这个马车真的只是马车。
如果找个东西形容知道什么事拖拉机嘛?这就是马拉拖拉机,说声马车都是抬举他了。
亭长的人手都在当地等候着诸位亭长,也就是说萧璟只要等候上任就成了。
萧璟在马车上与其他炼骨境三重、四重的亭长谈笑风生,试图想要知道他们的目的地。
被萧璟询问的那名亭长一脸无奈,最终还是挨不住萧璟的询问,开口道:“铮阳亭在新郑,你难道不知道么?”